第472章 死里逃生
一名普通的士兵,没有显赫的战绩,也没有引人注目的才华,他的存在几乎不为人所知。也许正是这种平凡,成为了凶手选择他的缘由。
这样的隐匿反而为模仿者提供了便利,因为即使有些小破绽,也难逃旁观者的法眼。
然而,真相的线索指向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凶手必定是那位士兵的影子,潜伏于他的日常生活中。
这一发现如同破晓的曙光,指引着刘邦下达了全面调查的命令。
那位长官已预见到这一步,他的行动比命令更为迅速。
刘邦对此表示认可,安静地坐下,心中的焦虑被理智所平复。
他知道,在大海中寻找一艘船的希望渺茫。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派遣了所有可用之人,去执行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
咸阳城,张策的消息被三层铁令封锁。
然而,这场可能是预谋的暗流涌动,即便是细微的波动,也能成为掀起大秦波澜的风。
谣言开始在咸阳的街巷间游荡,而那些悄无声息播种恐慌的人,却像是空气中的尘埃,无法捉摸。
官方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个传递消息的士兵身上,但他就像是被锁在时间的牢笼里,一举一动都在严密的监控之下。
他不是泄密者,那么必然有其他的人。
当这个消息传到始皇帝耳中,他的愤怒犹如火山爆发,命令如雷霆般下达:封锁消息,揪出幕后之人。
封锁一个消息似乎并不复杂,但已经种下的恐惧之种在人心中生根发芽,无法用武力铲除。
大秦的官员们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将这股毒雾限制在咸阳城内,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果断。
那些事先或不经意提前得知的人,被大秦官府以铁血的警告封口:一旦秘密溢出他们的嘴唇,无论情节轻重,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普通百姓虽不敢明言,却在心底默默权衡。倘若这只是一场虚惊,知晓又有何妨?只需张策一现,所有流言必将烟消云散。
然而,官府的异常重视反而播种了疑虑,这是否预示着某种真实?
他们不再言语,但内心的恐惧如影随形。
若是大秦的皇帝真有不测风云,这片土地又将何去何从?
消息被封,始皇帝的旨意紧随其后,要揪出那些散播谣言的罪魁祸首。
陈平在行动之前,已将此事上报,始皇帝的心因此乱了节拍,这是他难以承受之重。张策的安危牵动着始皇帝的心弦,他无法坐视不理。
无论张策的命运如何,他现在的使命是与陈平三人携手,维护大秦的秩序。
……
在岭南的某个宁静渔村,一个身材雄壮、气宇轩昂的男子正悠然撒网。
他的衣着简单,却掩盖不了那股子英武之气。
他便是张策。
当天他推开王沅和赢乾之后,就被风暴卷走,最后被海流带到了很远的地方。
张策早于众人抵达彼岸,原本怀揣着急切的心赶往岭南港口,期望从那里启航,穿越汹涌的大海,与他的队伍重聚。
然而,在通往岭南的路上,吹来了大秦帝国内部暗流涌动的消息。
这场酝酿已久的阴谋,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笼罩着整个帝国的安宁。
尽管市井小民未必知晓事件的全貌,却也能感受到暴风雨前的压抑气氛。
张策将零散的谣言和片段拼凑成一幅清晰的图景,洞察到大秦正站在风暴的前夕。
他没有匆忙揭露自己的身份,而是耗费数日,悄无声息地搜集情报,直到确定了一切。
那些潜藏的敌人,若是真心破坏大秦,本可以选择在他远赴异地时行动。
他们对他的离去和归来,计算得如此精准,布下了这场局。
现在,只要他们点燃引线,大秦就会陷入无尽的混乱。
张策洞悉了敌人的真正意图,并未急于触发这场灾难的序曲。
根据现在情况而言,一切似乎已经准备就绪,然而,预期中的爆炸并未出现。
张策沉浸在思考中。
两天后,他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惊人的想法。
大秦即将面临的混乱将是新旧力量的对决,新兴的资本主义理念挑战着根深蒂固的旧秩序。但现实的天平严重倾斜,新兴势力尚且稚嫩,不足以与老旧派抗衡。
若是此刻引发暗藏的火种,激烈的碰撞不可避免,但结局早已注定——旧势力的胜利。
这一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实力的差距摆在那里。
张策意识到,背后的黑手可能将他也算作其中的一枚棋子。
他推动的改革,如今成了博弈的筹码。如果他回到大秦,那时引爆这一切,又会如何?
他自问,无法坐视新兴势力被压制,毕竟它们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旧势力之所以排斥,是因为新兴派的崛起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他们绝不会容许新力量的成长。这一点,张策看得比谁都清楚。
张策明白,帝国的转型如同季节的交替,需要时间的孕育与缓慢的绽放。
大秦,这个曾经的辉煌,如今正处于风口浪尖,摇摆不定。
但是,黑暗中的策士们却在窥视着时机,他们欲将这过渡期的紧张弦绷断,让新旧思想的碰撞成为毁灭的序曲。
他们渴望的不是战争的硝烟,而是混乱的蔓延,足以侵蚀大秦的根本。
张策洞悉了这一切,决定隐忍不出。他曾考虑暗中联络信得过的盟友,但最终选择了等待。
他要编织一场无人能识破的幻象,以此引出潜藏的阴影。他知道,只有他的缺席,敌人的计划才能成形。而他的消失,必将被误认为海上的灾难,为阴谋者提供绝佳的契机。
那些阴谋家们,心中充满了对张策的恐惧与嫉妒,他们设计了一场精巧的戏码,只为等待张策步入舞台中心,然后一举将他拉下神坛。
他们梦想着一个没有张策的大秦,那将是一个比任何矛盾都要来得彻底的新世界。
然而,张策并非棋盘上的无知棋子,他是那掌控游戏规则的手。当他遭遇海难的虚假消息传遍咸阳,他知晓这是敌人布下的又一场罗网。
但他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击破谣言,而在于在最合适的时刻,以最完美的姿态,重现于世人面前。
于是。
张策选择了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化名一位渔夫,融入了小村落。
他力大无穷,无论是耕田还是打鱼,他都游刃有余。
村民们对他的敬爱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早已将这位外来者视为村里的珍宝。
张策以一颗平常心,默默承担起日常的劳作,成为了小渔村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对于那些偶尔被海浪推送至岸边的陌生人,渔村的人们见怪不怪,因此张策的存在并未激起任何波澜。
而在遥远的海面上,寻找张策的士兵仍旧在徒劳无功地航行。
纵然沿岸的搜寻行动如火如荼,这片遗世独立的村落依旧如幽灵般隐匿于视野之外。
张策毫不为所动,他的存在就如同埋藏于深海的珍珠,永远不会被世人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