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军在鞍地之战败于晋军,齐顷公无奈率齐军退回都城临淄。晋国率诸侯联军长驱直入齐境,包围了临淄。
史料记载了齐顷公率败军回城的一个小故事。
齐顷公是从徐关进城的,当时在徐关城门下有许多迎接齐军回城的民众。
齐顷公站在战车上,对民众高声道:“寡人无德,对不住齐国,对不住齐国百姓,这次出战,败了。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我们一起奋斗,齐国的发展壮大,还需要大家的支持啊。”
城门下站着一位女子,女子拦下了齐顷公的战车。
齐顷公并没有丝毫的不悦,他问女子:“您有什么事吗?”
那女子道:“小女子就是想问问国君,您还好吗?”
齐顷公道:“寡人没受伤,劳您关心了。”
女子又问道:“那小女子的父亲锐司徒怎么样?”
齐顷公向左右了解了一下情况,答复道:“您放心,锐司徒也没受伤,他也回来了。”
女子松了口气道:“既然国君和父亲都没事,那小女子便放心了。”
言罢离去。
锐司徒是当时齐国一位掌管刀剑戟矛等锐利类兵器的大夫,那女子正是那位锐司徒的女儿。
我们讲春秋故事,往往只是讲在春秋舞台活跃的那些个牛人们的事。其实,战争这样的大事,何尝不牵动着参战将士家人甚至普通老百姓的心呢?
史料记载了这件事,正说明了当时齐国人民对国家对国君以及对自己家人的关切。
这是一个细节,也从侧面反映了齐顷公深得民心。
前面说过,齐顷公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他战败回来,面对齐国民众,并没有气馁,也不掩饰,直接告诉自己的子民,自己失败了。
不但坦言失败,并且勉励大家:虽然败了,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齐国一定有希望。
这既是对民众的希望,也是齐顷公满满自信的表现。这个自信,当然是他这一路回来痛定思痛的结果。
实事求是,面对现实,不文过饰非,坦荡自信,这便是齐顷公!
既然打不过,那便求和吧。
齐顷公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自己作为国君,得为整个齐国负责。败了便是败了,这很正常。接下来要做的,是败了以后齐国到底该怎么做。
晋国中军将郤克见齐国求和,直接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割地归顺。要求齐国将侵占卫国、鲁国的土地全部归还给两国,并服从晋国的领导。
第二,齐国境内的田垅必须全部改为东西方向。
第三,齐顷公的母亲萧桐叔子必须被带到晋国作人质。
齐顷公一听便火大了,他当场就发了飚,大怒道:
“其他的都好谈,要让母后做人质,免谈!
不就是继续打么?
那就继续打!他们要打几仗,寡人都陪他们打!
哪怕是败了,败一次,再来一次,再败再来,直到整个齐国无兵可打为止!”
发了一顿火后,齐顷公冷静了下来,对上卿国佐道:“就请爱卿全权处理谈判事宜吧,多带些玉器财帛去,一切由爱卿决定。除了绝对不能让母亲去晋国外,其余的爱卿看着办就行。”
国佐是齐国两大卿大夫世家之一的国氏家族宗主,也是当时齐国的执政大臣,此次受命与晋国谈判,压力可想而知。
任何外交活动,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为基础,那是注定要屈辱的。
齐国,正是在已经被打败了后面临国家危亡之际,无奈与晋国谈判。
齐顷公是作好了最坏的打算的,但国佐却不能把齐国的利益谈到最坏!
郤克在中军帅帐里会见了国佐,重新提了那三个条件。
对郤克来讲,前两个算是为公,那最后一个是为私。堂堂晋国执政大臣,怎么能够忍受一个娘们的侮辱,这个仇今天是必报不可的。
三个条件,第一个是两项具体内容。一项是齐国今后服从晋国的领导。这一项,国佐立即答应了,反正对你晋国咱齐国暂时硬不起,那便服软就是。
另一项是归还前期从鲁国和卫国侵占的土地。这是国佐代表齐国也答应了,这是当然,此次鞍之战,鲁卫两国也参战了。
而且,战役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齐国侵占他国的土地,鲁国卫国向晋国求援,这才导致的鞍之战。
第一个条件,郤克得到了满足,鲁国和卫国都很满意,齐国也愿意。顺利谈成。
第二个条件是齐国境内的田垅必须全部改为东西方向。
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晋国地处齐国之西,如果齐国境内的田垅从原来的以南北向为主改为东西向,那就意味着田间的道路主要的也要转为东西向为主,当时可没有什么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什么的,除了田间道路外,其他的就是马路。
这一次,晋国召集了北狄、鲁、卫等国讨伐齐国,当战车进入齐境时发现齐国的道路基本是南北向的,这样一来便对自西而东进的晋军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郤克的意思很显然,你齐国既然归顺我晋国,那今后就允许晋国的战车很轻易进入齐国境内。
说得再干脆一点,那就是你齐国如果再不听话,那咱晋国就会随时讨伐你教训你。为了教训你更加方便,所以你们得将道路重新修筑一下,修成东西向。
这样的条约,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讲,那当然是不平等条约了。
国佐当然不肯答应,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自己如果签了,那就会成为几千年后的晚清军机大臣李鸿章一样,受尽千古骂名。
国佐不能答应的还有一条,那正是第三条,把齐顷公母亲萧桐叔子送到晋国为人质。
这是国君的底线,国君是一位至孝之子,谁拿他母亲来作文章,他便会不顾一切跟你死磕到底。
但对方提出了三个条件,按照买卖双方价格谈判的基本套路,最多免除一个。要人家晋国免除两个,这个难度系数不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