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庄公率着败军终于回到了临淄。在临淄城外,他见到了一位披素戴孝的女子,正在大军必经之道上哭得很是伤心。
齐庄公命人询问情由,才知原来这女子是已经阵亡的大夫杞梁之妻。
杞梁之妻已经知道丈夫殉国了,但丈夫的尸体却不能回归,故在城门外痛哭。
齐庄公非常伤感,他很了解杞梁,这是一名真正的勇士。但在首次授爵中,有两个人没有被授予勇爵,那两个人正是杞梁和华周。
杞梁和华周是过命的好战友,每次从军都乘同一辆战车,而且非常勇猛,是军中公认的勇士。
按理,齐庄公应该授勇爵给他们,但齐庄公考虑到一次性授爵太多不是很妥当,便暂缓了对这两人的授爵。
齐庄公没想到的是,但凡是勇士,对于荣誉那可是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
杞梁和华周认为自己没有被授勇爵是耻辱,所以这一次随国君出征,表现得非常英勇。
尤其是齐军撤退回国时,遭遇莒军阻击,齐军对莒作战初战不利,杞梁和华周自告奋勇率小股部队前去引敌,结果杞梁战死。
杞梁之妻叫孟姜女,此时在临淄郊外哭夫,这是一个女子对夫君的哀悼。
只是因为她是杞梁之妻,是齐庄公认为有亏欠的勇士夫人,身份特殊,所以齐庄公顿生恻隐之心。
他吩咐侍从对孟姜女说,自己要前去慰问孟姜女并吊唁杞梁。谁料不多久,侍从回报说杞梁妻不接受这种形式的慰问和吊唁。
孟姜女认为,自己的丈夫是为国牺牲的,而不是犯罪而死的。对为国牺牲的将士,国君如果要吊唁的话,那也应该去他的家里吊唁,这才是符合礼数的。
当时的礼数实在太多,齐庄公在路上碰到了在临淄郊外痛哭的孟姜女,派人前去慰问。这个合礼的。
但要去吊唁,必须去亡人家里才对,而不是临时在路上就可以吊唁。
齐庄公听后感觉杞梁之妻孟姜女有道理,于是他便不顾自己大腿受伤,回宫前专程亲自去杞梁家吊唁。
如果齐庄公碰到的是一个一般的哭灵情况,他应该是不会这么注意,拖着一个受伤的身子还要亲自去吊唁。
但这是齐国的一位大夫,一位叫杞梁的大夫。
在齐庄公心里,他觉得欠着杞梁一个大大的情,那便是应该被授于勇爵而没有被授予的勇士。
这里,正式出现了孟姜女这个人。
是不是很熟悉?
应该很熟悉,因为这位孟姜女与她的哭,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最为经典的传说之一。
这个传说叫孟姜女哭长城,只是我们所熟悉的孟姜女确实只能说是个传说。
史料记载的孟姜女是事实存在的,而且,就是出现在这里。
所有的历史文化传说,那都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得以演绎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最初版,便是孟姜女哭夫。
孟姜女的丈夫,叫杞梁,而不是我们后来熟知的范喜良。
前面我们讲过,齐庄公授勇爵,当时军中知名勇士中许多人都获得了这个荣誉,但杞梁没有。
据说,当时杞梁很难过,回家后不吃不喝,生着闷气。
杞梁的母亲就责备杞梁道:“一个勇爵算什么?人活着,要讲道义;死了,要讲名声。
如果你做到了这样,那即算你没有获得爵位,也要比那些生而不讲道义死而不顾名声的人要强得多。快吃饭吧,吃完饭你才有力气去做讲道义的事!”
母亲的责备令杞梁非常惭愧,所以他后来参加战斗更加勇敢。
杞梁与战友华周在与莒国的战斗中,保护着齐庄公左突右杀,杀敌无数,两人均身披数伤。
古时的战场,但凡是勇士,不但自己人很欣赏,连敌人都很欣赏,如莒国国君对他俩就非常敬佩。后来,他俩又主动请缨,为齐国大军顺利撤退掩护。
尽管这支齐军部队仅三百士卒,但在杞梁与华周的身先士卒勇猛冲杀下,这支部队与数倍于己的莒军交战丝毫不惧,竟然将莒军杀得连连后退。
莒军见状,在城门预先挖好的一条长沟里倒上了炭火,使齐军根本无法逾越。
他们的车右叫隰侯重,见状大声道:“将军,我听说古代的勇士敢于冒死赴危难,现在,这样的勇士又出现了。来吧,就由我帮助你们冲过去!”
随后,这位叫隰侯重的齐国小将就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他将自己的盾牌铺在炭火上面,但火渠还很宽,隰侯重就自己趴在火堆上,让杞梁、华周二人踏着他的背攻向莒城!
齐军将士们踏着隰侯重越过火沟,杞梁和华周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这位年轻的勇士。
隰侯重的身上已经燃起了火,这位英勇的齐国小将,就这样活活被烧死于莒城城下!
杞梁和华周都痛哭失声起来,许多齐军将士都痛哭起来。
他们一边痛哭着,一边将悲愤之情化为杀敌的勇气,向莒军冲杀而去。
莒军哪里见过这等英雄壮举,败退回城,紧闭城门。
莒国国君见此两人如此壮烈,很担心他们就这点兵力,再拼下去,肯定将全部壮烈战死,非常不舍得。
所以莒国国君在城头与他俩对话,还给出了重礼,希望他们不要死战,只要放下武器投降便可以保全性命。
但杞梁和华周不愿投降,杞梁道:“叛国投敌,那是不忠;接受敌人赏赐,那是不义。感谢君侯好意,但外臣不能为。”
莒国国君又道:“那寡人愿意与将军盟誓,寡人不愿与将军交战,只要将军不进攻莒国,咱们便可以避免战争。”
杞梁和华周也不同意,他们对莒国国君道:“外臣在夜里接受命令,不能在天亮时便放弃使命。外臣的使命是深入敌阵,多杀敌人,否则便是无信之徒。”
据说,杞梁和华周一不愿投降二不愿谈和,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全体齐军将士,这支齐军小分队士气极其高涨,战斗力高得令人可怕。
但毕竟寡不敌众,后来,莒军全线出击,杞梁和华周率军奋勇杀敌,可谓以一挡百。其中杞梁独自一人杀死莒军将士二十七人,最后身中十余箭,壮烈牺牲!
到后来,华周率小部分战士突出重围,将杞梁战死的消息告知了杞梁之妻孟姜女。
孟姜女知道丈夫死得壮烈,放声痛哭。她先在家里哭,再到国都临淄城外哭,并遇上了齐庄公。
然后又一路哭着跑到杞梁战死的莒国都城外,在莒国都城下一连哭了三天三夜!
所有人,无论是齐国人还是莒国人,都为孟姜女的哭而动容,连苍天都为她而感动!
据说,孟姜女哭到第三天,天空炸了一声惊雷,然后是暴雨如注,似乎苍天以雨为泪与孟姜女的悲伤共和。
更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猛听得莒国城墙哗一声巨响,只见东南处的城墙,居然坍塌了下来!
史官当然不会忘记将这一幕给记录下来,这便是孟姜女哭塌城墙的来历!
是的,孟姜女没有在大秦帝国哭,她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大秦帝国三百年之前的大周王朝哭的。
孟姜女也没有去过长城,更没有为丈夫送什么寒衣。她是在春秋时期的莒国国都城下哭的,哭塌的不是长城,而是莒国都城的城墙!
城墙能被哭倒吗?
答案是肯定的。能!
因为陪同孟姜女一起哭的,还有苍天!
苍天用惊雷和暴雨,在孟姜女的哭声中,惊雷劈向本已受损的城墙一角,使城墙坍塌了!
春秋的历史为什么那么吸引读史的人?
那是因为那些人那些事,总给人以震撼,令人的情绪总不自觉地被数千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感染,令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那些人那些事给人感官上情感上最强烈的触动!
这便是孟姜女和她的丈夫杞梁的爱情,是孟姜女的忠贞,是杞梁的壮烈,给了中国历史文化无限的创作空间。
所以,任何一个关于孟姜女的传说都是对的!
有传说,孟姜女哭倒莒国城墙后,立即投河殉情以示她对爱情的忠贞。
还有,我们熟悉的那个传说,孟姜女千里送寒衣至长城,发现丈夫已亡,她的凄厉的哭声哭倒了长城,终于发现了被埋在长城里的丈夫。
还有的传说,是说孟姜女因为杞梁被莒军俘虏后受刑而死,她对莒国擅杀俘虏非常悲愤,最后只身赴莒国都城哭夫,导致莒国都城的城墙倒塌。
杞梁的战友们对杞梁怀着深厚的兄弟之情,他们自觉组织起来,护送孟姜女至莒国都城。
孟姜女哭倒了莒国都城城墙后,他们趁势攻占了莒国都城,为杞梁复了仇!
所有的传说,都是对的!
所有的传说,确实是来源于齐庄公在伐晋后又与莒国开战的这一段历史!
读史的我们,除了再次感受孟姜女的哭外,还要记住一位同样被史料记录的烈火英雄:
甘愿将自己在烈火中燃烧,为战友完成使命而壮烈牺牲的齐国勇士隰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