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齐国风云

第134章 齐庄公紧急联楚抗晋

春秋齐国风云 千里草人 2489 2024-11-15 07:31

  孟姜女的哭,哭倒了莒国城墙,令莒国人非常惊惧。

  莒国立即派人送还了杞梁的尸体,并向齐国表达了求和的意愿。

  齐庄公同样是惊惧的,但他的惊惧主要是担心害怕晋国人的报复。

  他知道,晋国人肯定会来报复的,此时既然莒国来求和,何乐而不为呢?

  与莒国达成了和平协议后,第二年夏,齐庄公立即派人去楚国,向楚国表达了愿意与楚国互结友好同盟的意愿。

  齐庄公还表示,自己将亲自朝见楚王。

  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康王听后大喜,能够与东方大国齐国结盟,那齐国南可以牵制那该死的吴国,西可以有效制约强大的晋国,这严重符合楚国国家利益!

  楚康王立即派出太宰蒍启强出使齐国。

  从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上考虑,齐庄公此举绝对是正确之举,毕竟,齐国在这一次的伐晋中表演得实在是太不光彩了。

  首先,是破坏了晋国主导的两次会盟精神,商任会盟、檀渊会盟,都明确规定,中原诸侯不得接纳晋国被排挤的栾氏。但齐国却表面答应,暗中支持栾氏。

  第二,鼓动栾氏造反,目的便是将晋国引向内乱。而且齐国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晋国因栾氏之乱,栾氏被灭族,牵连的士族大夫不知有多少。

  第三,趁晋国内乱而行讨伐。可以说,如果不是栾氏叛乱很快被平,或者齐庄公当时当机立断进攻绛城,很有可能晋国确实是要改天换地的。

  这样的仇,中原霸主晋国能不报复?

  所以,齐国必须要联合敢与晋国一争高下的楚国!

  但既然要与楚国结盟,那应该要有诚意。一开始,齐庄公还是有诚意的,他表示自己将亲自去朝见楚国国君。

  要知道,楚国国君楚康王可谓引领以望,苦苦等着你齐侯前去朝见呢。对楚国来讲,这可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但齐庄公去了吗?

  没有,关键时候,他犹豫了。

  因为他想起了曾经的宋襄公在与楚成王会盟时,居然当场抓捕了宋襄公。

  如果自己贸然前去楚国,说不定也要被楚国人给抓起来要胁齐国,那真是要命。

  楚康王派出重臣来朝见齐庄公,本意也很明确,既然你齐侯说要来朝见,那不谷便派出一位重臣来,具体商谈齐楚两大国国君会见事宜。

  但齐庄公却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结果堂堂楚国太宰在齐国呆了好几个月,这事都没谈成。

  你这边没谈成,那边晋国终于处理完了栾氏叛乱所有的后续事宜,腾出手来了。

  其实,在晋国终于要对齐国算账之前,晋国已经命令鲁国等国先讨伐过齐国了。

  当然,对鲁国这样的国家,齐国从来都是不怕的。你鲁国既然敢来骚扰我大齐,那我大齐不报复才怪哩。

  史料记载,齐庄公命崔杼率兵讨伐鲁国。

  崔杼领兵出征了,鲁国人一开始很担心,有人便提出欲向晋国求援。但很快,崔杼便撤军了。

  崔杼很清楚,这样的出兵讨伐鲁国,只是做一个样子而已,目的是告诉那些个小诸侯们:你们不要以为仗着晋国便可以对咱齐国乱来,只要晋国不来,咱大齐是分分钟可以讨伐你们的。

  齐军讨伐鲁国只是象征性的,齐庄公无非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安慰他那颗被晋国吓坏了的小心脏而已。

  晋国人终于要来了!

  公元前550年秋,将秋粮收割完毕后,晋国在晋国的夷仪召开了联合国大会,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共商讨伐齐国大计!

  消息传到齐国,齐庄公终于有些后悔与楚国没及时结盟了。

  他一边派出大夫田无宇随已经滞留齐国数月的楚国太宰蒍启强出使楚国,向楚国申请搬救兵,一边部署防御相关事项。

  只是令全世界始料不及的是,一场天降大雨让晋国刚刚组建起来的联合国军泡了汤。鲁、郑、卫包括晋国自己在内许多国家受了洪灾。

  眼看百姓遭灾,此时还要出兵讨伐齐国当然是不妥的。就这样,联军只好暂时解散。

  但联军迟早是要重新组建起来的,这一次晋国已经对齐国恨之入骨了。

  齐国,终究会为自己的愚蠢行动,迎来一场由晋国发起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对齐国来讲,这个时候,来自楚国的援助显得格外重要。

  齐庄公下了血本,给了楚国使臣蒍启强大量的财物。

  齐国最不缺乏的是钱财,自管仲以来,齐国确实够富足。只是齐国过一段时间便乱一次,然后把整个国家给乱了套。

  接受了来自齐国大量财物后的楚国,当然不能白要人家的东西。

  再说,确实楚国也需要北上了,楚国的北上,第一目标肯定是郑国。

  尤其是听说这一次中原各国都遭了洪灾,晋国自顾不暇,这种大好机会,对不讲多少周礼的楚国来讲,那是特等机会,不抓住太对不起急欲争霸的大楚精兵了。

  楚军出动了,目标是郑国。

  郑国慌了,立即向晋国求援。

  唉,晋国当个中原霸主也算是可怜,小弟太多。

  这些个甘愿当小弟的中原列国诸侯,平时好吃好喝供着你晋国老大哥,现在小弟有难了,你晋国老大哥得来救助啊。

  晋国没办法,必须得救郑国。就这样,晋军出兵援救郑国,与楚国终于又对峙了起来。

  但纵观整个春秋史,虽然自晋国当上中原诸侯联盟盟主后,与楚国打了几次仗。但总体而言,无论是楚国还是晋国,都不想两国正面交战。

  晋楚两国的争霸模式,说到底打的都是代理人战争,从中受苦的往往是郑国、宋国这样夹在中间的中原列国诸侯。

  但不管如何,齐庄公终于松了口气。好了,现在就看晋国两个大国的表演喽。

  齐庄公呷了一口秋茶,他准备坐山观虎斗。

  晋楚两虎斗起来了吗?

  没有,因为楚国没有打赢晋国的把握,而晋国手头也有一大堆破事要处理,实在没精力与楚国正式打一仗。

  晋楚两军对峙了几天后,最终心照不宣,各自撤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