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501章 基建狂魔

  阳光明媚的书房中,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雕滇零……雕零昌……雕狼莫……这不看看史书,是真瞎啊。”

  “先后七次大战,赵充国……马援……任尚……皇甫规,得,都是名将。董卓平步青云,竟也是因为攻打先零羌,哎呀,记性不好,又孤陋寡闻了。”

  “号多被候霸?”

  “我去,谁起的名啊这?!”

  “嘶……这笔法,我可去你娘的吧,真是没谁了,加个标点符号能死啊,差点以为真有人叫这名呢。”

  看着看着,司马徽就气到想撕书。

  羌人的名字本就拗口,这春秋笔法往上一整,一句话得看个四五遍才能准确断句。

  号多被候霸,他看了好几遍,还真以为有人叫这名呢。

  结果……是一个叫号多的羌人首领被候霸打败了。

  这写法真挺可以的了。

  抓了一把蜜饯在手中,司马徽复又拿起了史书。

  看吧,该看还是得看。

  看看人家的历史,再结合现在的情报,对这些屡次叩边,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邻居,了解的也就是差不多了。

  “羌人这么好收买的吗?”刚看了几段,司马徽新的疑惑又冒了出来。

  历时仅十年的先零王朝,两位王,一位丞相,竟然都被汉将收买羌人给刺杀了。

  这就挺有意思了。

  ……

  长安城的积雪,正一点一点消散在这座硝烟弥漫了数百年的大地之上。

  程昱和周瑜带着工部、户部的一群官吏,在积雪消融的午后,穿行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长安的改建计划,要开始动工了。

  工部、户部两部联手,有偿征发壮勇十万人,正式着手开始营建计划。

  “周尚书,朝廷当真有这么多的余财吗?我粗略算了一算,从城墙到民居,全部翻建,至少需要近千万钱。仅仅有零有整足足十万民夫的酬劳,每日便达到了恐怖的五十万,还不包括吃饭等等消耗。”程昱和周瑜并行,开口问道。

  周瑜微微一笑,说道:“程尚书,这个事你不能问我!朝廷在户部的存银现在确实也不少,但却远远没有达到千万钱,还差个一两百万呢。”

  程昱猛地驻足,双手一摊,喊道:“那这……欠着啊?”

  “自然不是。”周瑜摇头,继续向前走着说道,“这钱呢,是太尉大人借给朝廷的,为期三年。三年之内,朝廷把这一项债务补上去,就可以了。”

  程昱又愣住了,歪着头,一脸怀疑的说道:“等等,若还不上呢?”

  “那太尉大人就只能自己收赋税了,若两年的赋税仍旧难以补齐债务,就拿长安城内归朝廷所有的商肆补,一直到补齐为止。”周瑜说道,“这个章程是早就定好了的,程尚书没有看?”

  程昱气的都快吹胡子瞪眼了,他鼻子一掀,骂道,“我看个屁还!司马老贼这就是发国难财,瞎搞,胡作非为!朝廷正值多事之秋,他竟然借机中饱私囊,他司马徽就这么缺钱?”

  程昱忽然间来了这么大的火气,周瑜还真有些意外。

  他定了定神,说道:“司马太尉应当是不缺钱财的,荆州现在很富足。那依程尚书的意思,长安城,京师之地,是不应该修缮了?看看这断壁残垣,我是真想不到这会是我大汉京师重地啊!”

  程昱扫了一眼周瑜,“周公瑾你也别阴阳怪气的,老夫说的乃是实话。修,肯定是要修的,这地儿现在就不是个住人的地儿,可不应该是这么修法。”

  “劳役,古来有着,为何现在要弃置?反而要给民夫发工钱,这笔钱若是能省下来,岂不是要少花很多?还有,修缮城池便可,为何要连民居、商肆一起修建?”

  周瑜一副赞同的模样,连连点了两下头,这才说道:“原来程尚书是这个意思。新的大汉律中,早已规定,朝廷征发,也是要给民夫发工钱的,百姓劳动了就应当获得收获,我觉得挺好的。程尚书现在反对,实在是有些晚了,这话,程尚书应该在修订律法之时说的。”

  “至于民居、商肆啊,这多是无主之地,不修一直扔在这儿不管?修了,朝廷还能拿来赚钱,京兆尹出面租赁,想必应该没有人敢赖账。”

  程昱气的面庞发紫,愤然振袖,沉声喝道:“可如此一来,整个长安城修缮下来,至少数亿钱财,朝廷合适能还的清楚?这长安城到了最后还是谁的?”

  周瑜身体歪斜,往程昱身边靠了靠,面庞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坏笑,低声说道:“程尚书,那你觉得现在是谁的呢?”

  他伸出两只手,举在面前,说道:“司马太尉做这个事,不过是左手的钱,倒到右手,过个几年再攥住,有区别吗?”

  程昱愣了有那么四五秒,忽然一巴掌拍在了周瑜的手上,爽快的笑了起来,“钻牛角尖了,钻牛角了,不应该的。这当了几天朝廷的官,还不自在了,差点就真的以为我是朝廷的工部尚书了,是我想太多了,哈哈哈。”

  程昱忽然间一个一把八十度大转弯,差点扭断了周瑜的小蛮腰。

  把这不要脸的话,说的如此冠冕堂皇的,除他程昱之外,也不多了。

  周瑜揶揄说道:“程尚书不就是朝廷的工部尚书嘛,朝廷还是朝廷,你的意思应该是皇帝的工部尚书吧?”

  “差不多就那个意思,周尚书无需在意,啊,无须在意,哈哈。”程昱顺着短而稀疏的胡须,笑的一颠一颠的,哪还有一丝刚才怒发冲冠的样子。

  说完他又忍不住感叹道:“司马太尉是真的有钱啊!”

  “那你是真说对了,听闻,襄阳城都人满为患,住不下了。”周瑜亦是一脸感慨的说道。

  这是他昨日刚刚得到的消息,初听之时,也把他给震惊的不轻。

  那么大一座城池,人住不下了?!

  这还得了。

  兴许是周瑜这番话说的太过于夸张,程昱的表情连变都没有变一下,“周尚书就别拿老夫当三岁娃娃哄了,我倒是也希望襄阳有一日真能人满为患,比肩接踵。”

  “程尚书不信是应该的,我初听之时,也不信。”周瑜感叹道,“可这是事实啊,荆州已是今非昔比喽。我怀疑司马太尉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才对长安城的修缮,下了如此大的本钱。”

  “内城三十六坊,外城七十二坊,合一百零八坊,塞个一两百万人应当是绰绰有余了。”

  程昱一怔,歪着头,斜着眼睛,难以置信的重复道:“你说的真是真的?”

  “骗你干嘛?我周公瑾,从不骗人!襄阳,如今更是有商业神都之称。南来的北往的,走过南、闯过北的,游过山,玩过水的,有胆的没胆的,但凡跟商这个字沾边的,如今都撵着往襄阳跑。”周瑜将双手背在身后,感叹之余,顺口还来了段,“不过,说真的,荆州的好东西,也确实是多。”

  “这才几年光景呐!”

  “程尚书,我现在对这天下,可是充满了信心。投降是对的,天下一统,更是应该的。”

  程昱怔怔的看着说的唾沫横飞的周瑜,一时有些回过神来。

  听周瑜这么一说,他现在就想亲自去荆州看看了。

  真他娘的有那么邪乎?

  “可我总觉得你在骗我!”程昱喃喃说道。

  “不如程尚书告个假去荆州亲自看看?”周瑜打趣道。

  程昱没有理会周瑜的故意调侃,但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来人呐,上铁尺!”周瑜站在一处残破的民居前,忽然喊了一嗓子。

  有下面的吏员,立刻奔行了过来,怀中抱着一个大箱子。

  周瑜拉出铁尺,一边丈量着,一边说道:“这就是荆州的好东西之一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