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422章 善解人意的荀氏

  看着荀棐那副苍老的面容,司马徽对之前的事情忽然产生了极度的怀疑。

  这事……隐约又不对劲了。

  原本刘放一口咬死,这是他自己想嫁祸的计划。

  还是在他的循循善诱之下,刘放才终于找到了方向,开口咬了荀棐和荀恽。

  结果……

  这怎么还成真的了呢?!

  司马徽陷入了沉思……

  曹操也觉得分外牙疼!

  荀棐这一句话,无异于一道晴空霹雳,把曹操给憋得完全无话可说了。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司马徽问道。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问问,就清楚了。

  荀棐冷眼看着司马徽,呵呵冷笑了一声,苍老塌陷的嘴角满是嘲讽,“太尉大人这话问的就稍显无趣了,这天下士族,在你的眼中,都成了可随意斩杀的草芥,我们反抗难道不是应该的?”

  司马徽颔首,“是应该的,你这个说法,我非常的赞同。但有件事,我还是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要刺杀司马懿呢?你们派人直接刺杀我多好。”

  “派了,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动手。”荀棐很耿直的说道。

  司马徽:……

  “所以你们的目标,是我荆州系的所有人?”司马徽沉吟着问道。

  “算是。”荀棐说道,“能拉拢则拉拢,不能拉拢则尽早除掉。”

  在这一点上,司马徽倒是没有太大的意外。

  天机楼暗中布控的名单,已经厚厚一摞了。

  有些是已经找到了背后的家族,有些人是暂时还没有查清楚。

  但数量相当的庞大!

  换句话可以说,但凡跟他司马徽牵扯上关系的人,现在都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

  “为什么要找刘放?”司马徽审视的看着荀棐。

  年纪大的人,往往会有两个极端。

  有些是直接撒手,什么也不管,一心养老等死。

  有些是年纪越大越爱管闲事,而且还无比奉行自己的老一套行事作风。

  显然,荀棐应该就是后者。

  他和荀彧是同辈,但在年龄上比荀彧还要长几岁。

  没有荀彧的本事,却好像有一颗以天下士族兴亡为己任的博爱之心。

  荀棐看了一眼放在两侧的椅子,说道:“年纪大了,太尉应该不介意我坐下说吧?”

  司马徽眼帘轻垂,点了下头,“请坐。”

  荀恽这一次很干脆的没有去搀扶,甚至好像还有些刻意与荀棐拉开距离的样子。

  荀棐颤颤巍巍的走过去,费了不小的力气这才坐了下来,喘匀了那一口气候,说道:“不是我找他们,而是他们找我。我们荀家的门槛一向比较低,哪怕只是一个寻常的士子,他也能成为了我荀家的座上宾。”

  “太尉于荆州举事之后,就有不少的士族呼朋引伴的前来,想让我们荀氏主持个公道。呵,但那时吧,山高路远,我荀氏振臂一呼虽然兴许有些作用,但又能拿太尉大人您如何呢?”

  “可随着益州和北方诸郡的事情接连爆发,我荀氏的门槛,就被人踩得更低了。每日间,车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呵呵。”荀棐低头自嘲的笑了一声,“太尉大人应该很难想象那个场面。有人说天下士族是一家,这话老朽倒是颇为赞同,但也就是现在赞同。”

  “可在太尉大人没有举起您的屠刀之前,他们个个勾心斗角,争的你死我活,老朽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争什么,权、名、利此三样,能保自己衣食无忧,能保后代有个不错的出路,就足矣了。”

  “但这也仅仅只是老朽的一面之词,个人有个人的盘算,也有个人的立场,也不是我一言就可以断之的。”

  “但在太尉大人举起您的屠刀之后,天下士族好像真的成了一家人了,他们团结起来的样子,令老朽都感到恐怖。每到夜深人静,天地安逸之时,我就在想啊,他们要是早能如此团结一心,这天下,岂会成今日这般模样?”

  “想来想去,大概倒是有了点答案,不过是亡的是刘氏江山,跟他们这些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罢了。反而,乱世,更能让他们争到更大的好处。但现在,亡的可是他们呢,他们也就急了,慌了。”

  司马徽的手指无声的敲击在桌案上,微垂的眼帘中泛着点点精光。

  荀棐看来是别有打算。

  他应该并非是真的参与了刺杀之事。

  “你不想为自己辩解几句?”司马徽沉声问道。

  荀棐笑了笑,干瘦的脸上红光弥漫,“辩解什么?我今日前来就是为认罪而来的!”

  “可你没做。”司马徽豁然抬头。

  “不,我做了!”荀棐说的很坚决。

  “那你刚刚的那一番话,其不是在放屁?”司马徽的面色渐冷。

  “太尉大人,也可以如此认为。”荀棐自嘲的笑了起来,“太尉大人,我对您并无好感,但我觉得你做的事,是对的。可荀氏如今手中攥的权利和名望太大了,不死几个人不合适。”

  司马徽:????

  老小子,你当劳资是傻的啊?!

  这种被人当面秀智商的事情,太可气了。

  荀棐目光淡然的看了司马徽一眼,接着说道:“我们荀家的门槛过于低了,他们出出进进,进进出出,个个都是有求与我们。他们需要我们荀家给出一个态度,太尉大人也需要我们荀家给出一个态度,既然如此,刺杀之事我荀家到底是参与了还是没有参与,有关系吗?”

  “有!”司马徽淡淡说道。

  他确实需要身为北方士族代表之一的荀氏给出一个态度。

  但却不是这样的表态法。

  如此一来,原本占据着主动地位的司马徽,反倒是成了被动的了。

  相较于荀棐的选择,他更喜欢荀彧做事的态度。

  那才是正确的选项。

  “老朽觉得并没有,这是司马太尉对我荀氏开刀的最好机会,也是我荀氏向丞相和太尉所代表的朝廷臣服的最佳时机。老朽虽是寂寂无名之辈,但好在在荀氏辈分算是高的,有这一辈分,我若死了,也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荀棐缓缓说道。

  “抱歉进来的时候瞪了太尉大人一眼,不瞪两眼,老朽担心这番话我说不出来。老了老了,那黄土都已经埋到脖子上了,可还是怕死,不想死。”

  曹操轻叹口气,看向了司马徽,“你看着办吧,我倒是赞同荀棐的做法。就算是不按着他说的办,我看就他这样子,也活不了几个年头了。他的死,会让天下士族门阀胆寒,震惊,然后好好做出自己的选择。”

  “若你答应了,我会给他一个体面的丧事,向陛下请命赐下东园秘器,厚葬!”

  荀棐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竟是满脸的激动,“下官,拜谢丞相。”

  “长倩,替我为丞相大人磕个头。”

  荀恽:???

  大爷们,你们这到底是在说啥呀?

  他听的极其认真,话都听懂了,可却始终没想到明白。

  照这么说,刺杀之事到底跟他们算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

  他心中惴惴的跪了下来,认认真真给曹操磕了个头。

  司马徽却摇了摇头,“我还是更喜欢荀令君的做法。世人称我司马老魔,我也是要点脸的,这种事,我是不会做的。”

  “可刘放已经供认了,不是吗太尉大人?”荀棐反问,“此事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幕后主使,并不重要。有这一纸供状,足够了。”

  司马徽摇头说道:“荀老,你也是久经阵仗的老江湖了,应该知道,我所求的是什么。荀氏的善解人意,令我很是意外,我也不是好赖不分的主。那么不妨将话说到明处,荀氏,必须做为表率。但,有一个表率就足够了。”

  “若此事您老当真参与了,那我自然不会手软。可您这样搞,我不要脸的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