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周瑜双手捧着热茶,时不时轻啜一口,说道:“天气严寒,凉州又民风彪悍,多悍勇之辈,这些都是麻烦。但更为重要的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而且此番真正能打的还是司马徽的麾下,据说司马徽编练这支兵马比荆州黑甲还要早些年。”
“如果下面的将领对将军的命令阳奉阴违,这将必是大灾。此事,将军还需探一探司马徽的口风,听一听他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孙权默默点头,“公瑾一针见血,明日我就去拜会一下司马徽。本就准备这两日去见见,西征之事,总还是要听一听他的意思的。”
“至于其他的,将军倒是不必担心,后勤辎重司马徽看来已经安排的妥妥帖帖的了。”周瑜说道。
张昭问道:“司马徽准备派遣何人为军师,你们两个知不知道?”
周瑜没说话,看向了鲁肃。
鲁肃苦笑,“你们都别看我,这我还真不知道,兵部并没有接到相应的命令。不过,我倒是听了一些小道消息,有可能会是吕蒙和陆逊二人中的某一人。”
“他们两个……”张昭的脸色微微一变,“你这个传言,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周瑜呵呵笑了一声,“你下手过于狠了些,江东四大族,被你差点连骨头都给拆了。他对你和将军心有怨言,是肯定的,乃至于应该的。但陆逊这个人,我也了解,在大义和私仇面前,他还是会选择顾全大局。”
“但这个人,必然会倾尽全力的倒向司马徽,这个必然的。司马徽如果真派遣陆逊,必然也是这么算计的,让他钳制将军。”
鲁肃紧随其后,幽幽说道:“公瑾这话我倒是赞同,但这个仇显然已经是结死了。陆氏家族在与孙策将军的对战中,死伤过半。如今又被将军您给砍杀了一轮,好好的一个大族,如今算是真正的人丁凋敝,不复曾经了。”
张昭也感到分外的头疼,早知今日的局面,他绝对不会主动去瓦解江东的士族势力。
这完全就是给现在的自己找事儿。
妥妥的自讨苦吃。
但现在他又能有什么办法,谁知道司马徽从那个角落里知道的陆逊,竟然要起用他。
就跟他娘的故意这么搞似的。
这个想法,从张昭的脑子里诞生之后,就怎么也挥不出去了。
他猛灌了一口酒,脸色间带着这一丝狠劲说道,“你们说,司马徽这是不是故意的?”
“很有可能!”鲁肃点头。
“可能性不大。”周瑜却说道。
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开的口,但却是完全两个答案。
鲁肃疑惑问道:“公瑾,你为何会认为没有什么可能?”
“司马徽任人唯才!”周瑜给出了非常简洁的答案,只不过在随后却又解释道,“看看司马徽起用的这些人就知道了,他的身边可没有一个废物。他用官,宁缺毋滥。这便是我因何觉得司马徽不会是故意为之的原因。而且,陆逊之人我也颇为了解,他是有大才的。”
孙权低叹道:“希望如此吧。”
周瑜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书,递给了孙权,“将军,这是下官殚精竭虑,为将军筹谋的西征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待兵马在长安聚齐,将军就可以考虑开始练兵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兵,留给将军的时间可能并不会太多,练兵能早需早。”
“不过,练兵之法我并没有写。我写的远不如荆州军,将军不妨设个宴,令荆州军的将领训练整顿新兵,我想他们应该是不会拒绝的。天下兵马,原本水军在江东,骑兵在凉州,可如今这两者最盛的皆在荆州。”
“让他们练兵,是我认为最为稳妥的办法!”
孙权无比郑重的从周瑜的手中接过那个册子,颔首说道:“公瑾有心了。”
“这是我能为将军所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了。”周瑜心绪有些沉重的说道。
人生的际遇大概好像就是如此,在这大争之世,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今天还在饮酒作乐的人,转眼可能就驾鹤西去了,身首异处了。
他并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反而还有些庆幸。
庆幸自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如果一直留在江东,他可能已经死了。
在战场上,他必然会和江东共存亡,而不是投降。
他倒不是怕死,只是如果能好好的活着,谁愿意去死呢?
在这个世道,活着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张昭以为孙权会直接打开周瑜给的建言,可他却并没有,而且非常郑重的将那本册子放到了不远处的博古架上。
“我本想等一等刘备,让他与我做个伴,看来暂时是等不到了。”孙权怅然说道,神色间稍稍有些落寞,没人陪的异类,在旁人的眼中表现尤为突出。
刘璋、张鲁如今都被幽禁。
好端端活在外面,甚至还当上了将军的,好像唯有他一人。
“刘皇叔可不是什么好人,将军还是别等了。”张昭颇为无语的说道。
为了等个伴儿,竟做出如此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这让他很是意外。
意外之余还有些无奈。
既然已经战败,那就应该有战败的觉悟。
现在这才是机会啊!
若他和刘备一起投降,以刘备的钻营手段,那还有你孙权什么机会?
张昭算是发现了,他之前说的那么一大堆的话,这位旧主恐怕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他确实不能算是好人,可他与我如今也算是同病相怜。”孙权叹道,“也不知道交州的战事打的如何了,他若是投降,我二人在这朝中也能勉强算是一个盟友。”
张昭诧异的看着孙权,你还真这么打算的啊我的主公。
“曹操和司马徽,出兵十数万攻打交州那弹丸之地,刘备战败绝对是迟早的事情。即便刘备身边有关羽、张飞这等骁勇之将,可黄忠、曹仁、徐晃这三员大将任何一个都不是简单的角色。更何况,诸葛亮和庞统,还是司马徽的弟子。我也未曾听到这二人与司马徽反目的传闻,兴许,刘备会遭受不小的打击。”张昭有些阴险的笑了,“将军,刘备的结局说不定会比我们的更惨。”
“而且,将军想要和刘备在朝中当盟友,我总觉得这个想法,稍微有些不太理智。刘备,一个落魄的皇室宗亲,却硬是把自己的身份抬到了皇叔的地步,他若投降,将军做事恐怕会更不好做。”
孙权看了一眼张昭,说道:“那就到时候再看吧。”
张昭颔首。
“周公瑾以此浊酒一碗,为将军践行!祝将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周瑜端起了他倒了好一会儿的满满一大碗酒,那大海碗足足装了半坛子酒。
刚刚孙权还有些纳闷,周瑜把酒往那大碗里面倒是要干嘛。
结果没想到用在他身上了。
“你这碗,是不是有些过于大了。”孙权看着那汪汪一碗酒,胃里已经开始翻腾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司马徽写的一首诗,今日下官借用一下,以此诗慰勉将军。这碗大,只是因为下官对将军想表达的意思很多,说也说不出口,就索性不说了,都在这碗酒里了。”周瑜一脸严肃,说的情真意切。
孙权:……
深吸口气,他撸起袖子喊道:“来人,准备三个大海碗,要比他周公瑾的大!”
张昭的脸刷一下绿了,一脸难受的说道:“要不然……我们喝老酒吧?”
以前的酒,这一碗他还是喝的了的,可荆州的酒,还是算了。
这小半碗他都不一定喝得了。
“不行!”周瑜沉喝。
“不行!”孙权和周瑜的声音交叠在了一起。
鲁肃笑吟吟的看着张昭,“我也觉得不行。”
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