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彼汾玉人

第198章 强国 5

彼汾玉人 汾畔程玉 3948 2024-11-15 07:59

  赵衰道:“微臣深知自己谨慎不及栾枝,谋略不如先轸,胆识不及胥臣,请吾君让贤者担此大任!”

  “好!既然如此,寡人命栾枝将下军,先轸为副将。”

  栾枝、先轸出列应命。

  文公:“寡人命子余为大司马,荀林父、胥臣御戎(护卫国主戎车之职),魏犫为车右。”

  “微臣听命!”

  委任完毕,三军统帅各领军队开始操演磨合。

  文公隔三差五到各军营地视察检阅,观看士兵排兵布阵、演练射御,奖励各项军事训练竞赛之佼佼者。

  一日饭点,文公军账内几案上摆满丰盛午膳,文公只看了看,然后问大司马赵衰:“上午的演练比赛获奖者有几名?”

  赵衰答道:“禀国主,共有十九名。”

  “把他们都叫来,在寡人军帐就餐。”

  “是,国主。不过,他们吃饭那是一人顶仨!要不要加菜?”

  “嗯,当然要加!吃好吃饱才会更有力气训练。”

  赵衰见文公往帐外走,问道:“国主不在帐中进餐吗?”

  “寡人去其他军营看看。”文公说完,领着随从走进普通士卒军营,让司厨给自己盛了一份和士兵一样的份饭,坐下来一面吃一面和士兵谈心,问他们是否能吃饱,对饭菜质量是否满意,当问到他们最大的心愿时,有个胆大的士卒说道:“我们出身低贱,最大的心愿自然是能有自家土地。”文公点头记在心内。

  士卒们见国君如此平易近人、谦逊随和,异常感动,训练愈加投入。

  不久,文公下令:“此次出征,不论出身贵贱,将按军功大小,赏田于首功将士。”

  此令一出,三军上下欢呼雀跃,士气大振,士卒训练更加勤奋刻苦。

  到总阅兵之日,文公及众臣在看台观望。

  中军元帅郤縠登坛发令。

  敲过三通军鼓,郤縠挥动手中令旗,开始操演阵法。

  只见场上年轻士卒在前,略微年长的士卒在后,开合进退,非常默契。有个别违规的,就出列另教,实在教不会的,以违令处罚。一连操演三日,郤縠兵法变化无穷、指挥进退自如,令人叹为观止。众人见郤縠宽严得体,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阅兵结束,郤縠正要鸣金收兵,忽见台下掀起一阵狂风,狂风携沙走石,十分强劲,大家纷纷闭目掩面之际,忽听“咔嚓”一声,郤縠身后的大帅旗杆竟被狂风吹折为两段,大家一时瞠目失色,错愕不已。

  众人一起朝元帅望去,却见郤縠面无半点惊慌之色,笃定而从容说道:“帅旗吹折,主帅当应验之,说明本帅将不能长久与诸位共事。但是,国君必成大功!晋国必定大捷!”

  台下众将士举兵械齐呼:“国君必成大功!晋国必定大捷!国君必成大功!晋国必定大捷!”喊声如雷震天,响彻云霄。

  下来后有人细问缘由,郤縠却面沉似水,默而不答。

  …………………………………………………………………………

  夜里,文公听到瑄夫人有些轻微咳嗽,问道:“你这几日是不是太累了?要适当注意休息才是。”

  瑄夫人说道:“嗯,臣妾知道。对了!我让君上看一样东西!”她打开一个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件毛茸茸的虎纹织物,展开让文公看。

  “像不像老虎皮?”瑄夫人问。

  “像!太像了!这是从哪里弄的?”

  “是宫里的织工织的。不过,我觉得这张还是小了点,赶明儿我让织得大些,吾君在战场上就可以假乱真了!”

  “战场上用,那得织多少啊!怪不得你咳嗽,不必这么费心!万一用不上岂不白费功夫?打仗有寡人、有将帅、有士卒,你还是好好歇着吧!”

  “我不累,这点小恙何足挂齿?况且我又懂些医药,吾君不必挂心。”

  文公当然相信妻子,见如是说,也就不再担心。

  过了半晌,他对夫人说道:“今日阅兵,好端端地,帅旗被风吹折,这是不是……不祥之兆?”

  瑄夫人说道:“不会,这个季节本来风大,也许是那旗杆恰好不结实,吾君不必多想。”

  躺在床席上,文公握着夫人的手,突然说道:“若有来生,我们还会生而为人,对吗?”

  “不知道,或许会吧。”

  “那我们还是在小时候就遇见!到时你可别不认得我。”

  “有这一世的相知相伴,足矣!”

  文公动情说道:“若有来生,不求位高权重、大富大贵,只求岁月静好,与你相知相伴,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嗯!”

  文公又说:“若不能生而为人,变成两棵树也行,不求相依相偎,至少也比邻而生,每日一起听百鸟欢唱,一起看流云缱绻、日升日落,也是一大幸事!”

  想到国君即将出征打仗,凶险难测,瑄夫人忽然湿了眼眶,将头扭向一边,说不出话。

  文公将瑄夫人紧紧拥入怀中。

  “一定平安归来!”子瑄哽咽道。

  “嗯!一定!”

  …………………………………………………………………………

  宋国被楚军围困,情急之下,宋君频频遣使向晋国求援。

  文公与主帅郤縠面对中原地图商议对策,郤縠说道:“微臣知道,国主因与楚王交厚,所以并不想与楚军正面交战。”

  “是啊!寡人一言既出,怎可轻易违诺!”

  “国主不必担忧,我军完全可以避实击虚,以‘曲线救宋’之计破解。”

  “曲线救宋?”

  “对!”

  “愿闻其详。”

  “首先假卫道以伐曹。”

  “伐曹?”

  “嗯,微臣听说吾君昔年过曹、卫两国,卫君、曹君都曾无礼,是否?”

  “是!可那是私仇,不见得要举国军力去公报啊!”

  “吾君听我说:其实‘假卫伐曹’只是借口,我们主要对付的是楚军,曹、卫两国皆为楚国同盟,伐曹、卫,楚军必来相救,此举可解宋围!”

  文公恍然大悟:“郤帅之计高妙!可是,卫国与曹国关系和睦,假卫道以伐曹,卫国不见得会答应吧?”

  “微臣要的就是卫国不答应,如此一来我们就绕道走黄河以南,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卫境,这个胜算我们势在必得。等打败卫国后,再趁势伐曹。曹君一向不得民心,又听说卫国已败,定不敢负隅顽抗。”

  文公一展数日愁容,欣然道:“子余说得没错!郤爱卿真乃深谋远略啊!寡人这就遣使,到卫国致以‘假道伐曹’之请。”

  ……………………………………………………………………

  卫都——楚丘宫内。

  卫成公接见晋使后,大夫元亘劝谏道:“当年重耳逃亡路过卫国时,先君执意拒之门外,甚至遭城卫百般羞辱,怎料他数年之后竟复国为君,且晋国日益强盛,如今他来假道伐曹,微臣以为吾君务必答应,否则,卫国危在旦夕!”

  卫成公思忖半晌,说道:“谬也!我国与曹国共服于楚,若借给晋国伐曹之路,恐怕还没来得及讨好晋国,就已经惹怒楚国。惹怒晋国,我们还有楚国可以仰仗;若是惹怒楚国……我们何国可依呢?寡人觉得,这道儿万万借不得!借了,卫国才真的是危在旦夕!”

  元亘:“可是不借就成了由头,如果晋军因此伐卫,如何是好?”

  卫成公:“晋侯意在伐曹,不能假道卫国,他们还可走大河以南。况且,目下楚军正在围宋,离卫国不远,万一卫国告急,楚军旦夕将至,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元亘见国君执意不肯借道,只好作罢。

  使臣返晋复命,文公说道:“果然不出郤帅所料啊!”

  于是晋军迂道南行。

  过了大河,走到卫国五鹿附近的郊野,文公感叹道:“此处正是当年子推‘割股奉君’之地!若不是子推,寡人早就……丧命于此!”说着,不觉黯然泪下。

  郤縠及众将皆下马除冠,肃然低首,为子推默哀……

  “也怪当年卫国拒入,致使吾主困顿。”

  魏犨擦掉眼泪,出列请战:“国主,与其在此哀伤,不如让我等突袭卫国,拔城取邑,为国主雪……雪当年之耻!”

  先轸亦请命:“魏大人说得对,微臣愿率本部之兵,独取五鹿!”

  魏犫:“微臣愿助先副帅一臂之力!”

  文公点头:“好,去吧!尽量用最少的损伤夺城!切记夺城止战,不可屠城滥杀无辜!”

  “微臣遵命!”

  先轸与魏犨领命,率一支军队向齐国五鹿进发。

  先轸让军士多带旗帜,凡是经过的山林高坡之地,便叫悬插旗帜,且务必要高出林表坡地。

  魏犨莫名其妙,问道:“我听……听说‘兵行诡道’,打仗带兵要善……善于隐匿踪迹,让敌方捉摸不定才对,你却到……到处张帜扬旗,这不是让敌人有备而战吗?”

  先轸笑道:“卫国从前臣服于齐国,如今改事楚国,国人必不顺服,早已料到中原之国将来讨逆。寡君欲承继齐桓称伯,就要声势逼人,让他们感到震惊和害怕!”

  却说五鹿黎民百姓没想到晋兵猝然而至,登城瞭望,只见城外旌旗连绵,漫山遍野,铺天盖地,不知到底来了多少伏兵。于是,晋军之数量愈传愈大,晋兵之神勇愈传愈猛,五鹿黎民无不惶恐,因而不论城内城外居民,纷纷争先出逃,最后连守城的士卒也跑光了。先轸率兵到达五鹿城时,竟连一名守城将士都没见到,于是未伤一兵一卒便轻松拿下五鹿,同时派人传捷报给文公。

  文公听后大悦,下命留老将郤步扬屯守五鹿,大军移营,屯兵卫国敛盂。

  偏偏此时,元帅郤縠突然病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