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季汉不可能会灭亡

第145章 谋河东

  “子瑜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刘谌问道。

  关瑾思虑沉吟片刻,说道:“臣的想法与平襄侯相同,潼关、武关防备深刻,而河东居高临下,进可入河北,退可守关中,是个好选择。”

  “嗯?”

  刘谌抚须看向关瑾,说道:“子瑜,这有什么依据,或者说是因为什么?”

  关瑾很清楚未来历史上的所有行进方式,东出的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潼关~三秦~南阳这一条路。

  也是刘邦、秦朝东出之路,但如今这条路几乎被摸透了。

  于是说道:“高祖东出之路,世人皆知,天下未有人不知者,而如今潼关有山岭地势,有重兵四五万人,而且距离弘农近太多了,晋军进退有路,非用兵之上选。”

  “而观看河东郡,蒲坂津、安邑先有白波贼乱,后有威侯(马超)三攻河东,导致如今河东破败,虽然晋亦有陈兵,但相较三秦之地,河东更易尔。”

  “善!”

  刘谌轻抚桌面,说道:“既如此,当与大将军书信支持,让其按照先前,攻打河东。”

  随后又拿起一封军报,上面是新立越州的情况,再看一次信息,还是让他眉头紧皱。

  “霍督今年以来时常多病,他上书说恐怕不能再为大汉尽功了,越州五郡有十万俘虏,又有蛮夷无数,东吴虎视眈眈,若是霍督真不假天年,恐怕越州如今情况当被毁于一旦。”

  言语当中是对越州的无尽担心。

  关瑾一时也沉默异常,霍戈今年以来病的多这个情况,他也很清楚的,相较于历史上的霍戈,如今他还是多了几年的寿数了。

  可人总有一死,当今汉室二代确实没有能接任霍戈的人存在。

  “霍督可有言,他之后南中越州何人可承担重任?”

  刘谌将手中竹简递给了关瑾。

  拉开一看,确实有几个人,一个如今的庲降副都督孟琰,一个事龙编太守杨稷,还有一个是马融(马忠二子,马修之弟)

  “越州五郡,新立不过半年,其中内情的复杂,可超过整个大汉的复杂情况,毕竟又是俘虏,又是蛮夷,又是东吴的,说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了……”

  “霍督威仪具备,所以汉夷皆服,今此三人后继者,历事情少,不老成持重,东吴不出今年,恐怕还会来犯,到是恐怕会出大问题。”

  刘谌点了点头,他和关瑾的想法差不多,三人能力不够,“三人之中,孟琰有先大蛮王之风,行事威而严平。”

  “杨稷则有霍督之风,处事却有威亦仁,可惜资历有些不够。”

  关瑾捏了捏眉心,深思之后说道,“南越总督,不如在霍督百年之后,将其裁撤了,重启庲降都督、新立越州都督,让孟琰、杨稷分之,以平情况。”

  刘谌点了点头,这再他的备选之中,等后面过尚书台再说,他接着关瑾的话说道。

  “至于马融,能力不如前二位,以仁儒而治,是治世的能臣,可惜东吴虎视眈眈,马融绝对制不住东吴虎狼的……”

  君臣二人对东吴攻打越州已经成了定局了。

  而这个推论是根据汉十三盐行的消息,孙皓不知道发什么疯呢,同时和汉室、晋国断连了。

  一心只想拿回越州五郡。

  而后面的进犯绝对不再是小打小闹了,没有霍戈的存在,如果仅仅只是马融的话,越州一定会被东吴再拿回去的。

  “所有也有官吏上奏说,应当停止关中的行动,先将越州的战火给扑灭,攘外必先安内,这样才能稳固。”

  “子瑜你对此怎么看?”

  关瑾皱眉深思,“马融确实不适合做越州统帅,但河东之事不能止,晋国雄据中原,人口千万,只要给他们时间,兵马也只不过是挥手而出。”

  “臣的意思是,河东和越州的攻防应当同时进行,不必有什么先后的分别。”

  刘谌提起精神来,问道:“子瑜还请细细说来。”

  关瑾仔细思索,整理思绪,“想要谋划河东,当要让晋兵将大意,不再着重观看关中兵马。”

  “而越州开战,对于晋国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我军不如放出消息要用重兵囤越州,向东吴复仇,实业就是用寡兵守越州,迷惑司马炎。”

  “到攻伐河东之时,司马炎以为大汉大军正在南方,倒时候关中又发生内乱,或者有大将叛乱等。”

  “有步阐叛吴之事再前,定然会让卫瓘派大兵作为接应,平襄侯或设伏晋军接应,或袭河东,都会容易三分,也更容易成功。”

  “等到河东形势巨变,司马炎定然头痛,为求关中稳定,定然会让大兵出河东。”

  “到时候臣可从汉中出兵,攻武关,或者攻上庸,作为牵制之用,至此大势可成。”

  “至于相关内情,还需要仔细商谈,深思熟虑,方能保证大势万无一失。”

  “虽然名义重兵向越州,可是越州实际上就是寡兵,万一越州当真丢失若何?”刘谌很清楚有霍戈的南越和没有霍戈的南越完全是两个概念。

  关瑾思虑而答话,“东吴出兵越州已在朝夕,霍督虽身不郁,料想尚能坚持。”

  “况且河东与越州,陛下思谁重?”

  “唉——”刘谌叹了一口气,七十多岁的霍戈,他是真心觉得心酸啊,但正如关瑾所说,河东才是最重要的。

  “这声东击西的计策虽然很好,但司马炎生性多疑,如果不信我军南下为实,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关瑾确实止不住的冷笑,“司马炎以臣关中封王来诓骗离间陛下,如今我被召回成都,指不定他心中这时得意成什么样子呢。”

  “陛下为何不再多添上一把火,顺着他的心意,表示就是中了他的计策,将所兵权军职全部下了,调入益州,用其他的职务给我,这样的话,司马炎定能信九成!”

  这是战略上的欺诈,调离自己,明升暗贬,让司马炎等中计,是自己成为河东大略的最初始一环。

  而这也是形势所迫的不得已为之,天下大势步步威逼,必须要这样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