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为汉帝

第14章 张文远的烦恼

我为汉帝 薄荷热豆脑 3031 2024-11-15 08:08

  同一片星空下,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日前,远在鲁郡的张辽,听闻下邳城破,吕布被杀,大为吃惊。

  此时的鲁郡,大半土地被曹袁两家吞并。

  张辽这个鲁国相做得颇为窝囊,哪怕后面又摇领了个北地太守的虚职,可土地是实打实被人占去了。

  而吕布一死,失去靠山,他算是完完全全成了孤魂野鬼。

  从早年的丁原,何进,董卓,到如今的吕布,张辽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克主的属性。

  可话又说回来,几位主公从来没有重用过他张文远。

  哪怕他最为敬佩的温侯吕奉先,也因为太过刚愎自用,往往对他提出的策略,视而不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温侯也日渐没了最初跟随时的热血,转而是深深的失望。

  温侯喜怒无常,又爱猜忌他人,绝非良主。

  也对,高孝父的兵权都能被剥夺,他若不是因为带兵在外驻守,现在说不定也是个光杆将军。

  这样的主公,哪能抱什么希望?

  只是,主公究竟是主公,哪怕温侯对他不甚重用,这些年终归是一路相伴而来,张辽不愿背主。

  可温侯现下已死,张辽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做打算。

  曹操已经发下檄文,温侯旧部,降将可活命,执迷不悟者皆斩。

  张辽在犹豫,要不要投降曹操,但又怕这位曹将军出尔反尔。

  这年头,真真假假尔虞我诈,张辽见得太多,有些时候不得不防。

  好在曹操这人,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但对降将倒是没太弑杀。

  只是张辽不太喜欢曹操屠城的做派。

  身为鲁国相的这些年,张辽对底层百姓了解越多,越感觉杀戮并不是好的解决之道。

  堵不如疏。

  兵圣说,不战而屈人之兵。

  纵观历史,先贤们一向不推崇战争,古人哪怕求利,也总是先想着尽量不使用武力,以和为贵。

  曹操倒好,不但爱动武,还打出个“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名头。

  兴许真的是战略需要,但百姓却也真的遭殃。

  张辽在犹豫,这样的人,自己要不要追随。

  久思无果,他便想着去见见昔日旧识臧霸。

  黄巾起义时,臧霸曾从属陶恭祖,后发展为雄霸一方的泰山军首领,屯兵于琅琊开阳一带。

  这些年,臧霸同样依附在温侯帐下,但温侯身死,张辽和他就有了共同话题——

  是投降,还是另寻出路?

  张辽清晨出发,一边躲避曹军抓捕,一边快马加鞭赶往琅琊郡,傍晚时分,终于见到这位同僚。

  遗憾的是,两人对此有不同的主张。

  张辽主降。

  因为对他来说,鲁郡几乎被袁曹两方势力包圆,而今曹操在徐州势大,他再不降,真怕应了那句“围而后降者不赦”。

  可臧霸有其他想法。

  他的泰山军乃是徐州颇为强大的军团,粮草充足,又有徐州兵源源不断的补充,而今屯兵开阳,势力辐射北海、琅琊、泰山、东海,已然是个小霸主。

  吕温侯在世时,亲率大军攻打他尚且郁郁而归,现在让他带兵投降曹操,臧霸哪里愿意。

  且他手下几号大将,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哪一个不是顶天立地的好儿郎?

  放着山大王不当,去给曹操当马前卒?

  那是傻子!

  不过,话虽这么说,臧霸言语中却也透露出隐归的想法,毕竟曹操势大是不争的事实。

  但打不过还躲不过?

  徐州这么大,我躲起来,你曹阿瞒还能满世界找不成?

  对此,张辽颇为无奈。

  说白了,人家臧霸的确有实力,而他张文远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两人意见不和,张辽只能辞别。

  临走前,臧霸本着昔日同僚兼好友的身份提醒,不要投降,因为谁都猜不准,曹操会如何对待他们。

  这让张辽极为纠结。

  他有想过加入泰山军团,但臧霸自己都想着躲起来,与张辽的愿想差距太大,只能作罢。

  开阳城前,两人相互拜辞。

  臧霸开口:“我若收到文远兄降曹的消息,定然离开开阳,到时文远就不要来寻我了。”

  张辽听臧霸这么说,知道对方笃定他会降曹,叹息一声,抱拳道:“保重!”

  “保重!”

  夕阳下,两道身影被拉出长长的影子,而后被城墙的垛口拦腰截断,就如两人的情义,虽绵长却也到了不得不断的境地。

  这一别也许要数年后才可相见,也可能是永远。

  但最残忍的不是不见,而是哪一天,两人兴许要面对昔日友人的刀光剑影。

  世间之事,谁又能说个准呢?

  张辽最后看了眼臧霸,退后一步,正想转身,突然看到远处一骑飞骑跃马扬鞭,奔驰而来。

  只片刻,一人一骑已到城下。

  城上守军急忙搭弓,被臧霸阻拦。

  马上那人抬头,望见城上惊讶的两人,忽然开怀大笑,“文远,宣高,速开城门!”

  “高孝父?”

  “高将军!”

  张辽臧霸大喜。

  “哈哈哈哈……是我!”

  ……

  时间一晃又是几日。

  现下的开阳城内,气氛有些阴沉,不管百姓还是官吏,都有些胆战心惊。

  城内都传开了,徐州之主吕布,已经被挨千刀的曹操杀害。

  所有人都有些丧气。

  倒不是大家有多拥戴吕布,要说喜欢,肯定是当年的陶恭祖和刘玄德人气更高。

  只是比起曹操,徐州之人更愿意被吕布统治。

  原因无它,徐州之人与曹操有着血海深仇。

  曹操是谁?

  那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

  初平四年,曹操攻打徐州刺史陶恭祖。

  之后对徐州展开第一次屠城,杀死百姓共计数十万人,鸡犬不留,泗水河因尸体堆积而堵塞。

  第二次屠城,就发生在几个月前,徐州遍地残躯断臂,彭城被杀得干干净净,所过多所残戮。

  如今,所有人都怕曹操再屠一次,徐州之人真的死不起了!

  徐州开阳。

  今儿城外来了二十几个外乡人,除了为首的少年看起来弱不禁风,其他皆是高大威猛的粗糙汉子。

  一行人赶得巧,刚好是城内百姓最敏感最排外的节骨眼上。

  他们一进城门,百姓们便活络起来。

  或有人站在远处,驻足打量,指指点点,或有人躲进屋舍,偷偷观察,眼中充满警惕。

  好在城中的军老爷们似乎认识这帮人,一行人进城后,直接被军士请入内城,离开了普通百姓的视野。

  只是,大家越猜不透这帮外乡人的来历,就越喜欢往里面打听,隔壁邻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说,他们是曹操的使者,是来招降的,否则开阳也会被屠城。

  也有人反驳,说众人是吕温侯留下的后手。

  因为昨日有人看到鲁国相进了城,后来又有人瞧见从下邳逃出来的高将军,众将聚集,想必是要集结大军,为吕温侯报仇。

  但也有人不信,说这些人就是普通流民,逃难至此罢了。

  众说纷纭下,城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古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