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行军数日到达靖边,在这里等待西河郡的军需供给。匈奴人此刻也得知了匈奴四万精锐全军覆没的消息,逃回来的溃军对汉人无一没有惧怕之情。
呼泉厨继任了匈奴单于,得知汉军进军靖边,意在奢延,很是惶恐。
匈奴大帐,呼泉厨满脸焦急的原地踱步。
“怎么办,怎么办?这该死的於夫罗死也就死了,怎么还带着四万精锐和子拖将军!现如今,谁能救我?”
底下一人叹了口气道:“大汉乃礼仪之邦,单于不若先派人前去诉明匈奴乃是大汉的臣属,再行打算。”
呼泉厨脸色难看道:“这李怀瑾已经打到靖边来了,恐怕不能善了。”
另一人说到:“单于,情况已经不能再差了,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们退出上郡,守着大草原活。”
呼泉厨眉头紧皱,他也不想退出汉境,于是犹豫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大败他?”
底下的人全都沉默了,忽然先前那个人站了出来道:“正面交锋恐怕没有机会,但是如果借助地利就不一样了。”
呼泉厨来了兴致问道:“说来听听。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拱手道:“末将贴弟,曾阅读过汉人的兵书,倒也能分析一二。”
“李恪狂妄,咱们不如先退出靖边,然后抽调后方草原上的青壮来助战,李恪军至红柳河,咱们半渡而击之!定能大获全胜。”
呼泉厨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说:“贴弟将军,现在本单于任命你全权负责与汉军作战。“
贴弟大笑道:“遵命!”
当晚一个匈奴信使前往靖边,李恪他们乘夜行军打算给匈奴打一个措手不及。
“林七,你等下绕过红柳河断了匈奴后路,听说新任的匈奴单于呼泉厨就在这里,抓住他可是大有好处。”
林七率领攘外军先行一步,李恪在后面连夜行军。
半夜时分,李恪进入奢延,发现城内除了一些匈奴百姓之外一点军队的影子都没有。
李恪一开始认为这是空城计或者要火烧汉军,经过半夜的折腾,李恪发现,真的什么问题都没有,就单纯的是一座空城。
李恪自嘲一笑:“你还指望匈奴能使出什么高深莫测的计谋啊!”
然后匈奴的信使就来到了奢延,他本来只是想到奢延歇脚,然后去靖边找李恪,没想到李恪进展如此之快,有些惊讶。
信使道:“下臣见过朔候。”
李恪坐在最上边冷笑道:“说罢,呼泉厨有什么话?”
信使清了清嗓子道:“我南匈奴自古就是大汉的属国,甚至提大汉攻打过北匈奴,朔候怎么能...”
没等他说完,李恪看向史阿道:“把他砍了,然后人头送回去。”
信使大惊:“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啊,朔候!”
李恪嗤笑道:“你们也配和我交战?”
史阿直接砍下了他的头颅,然后出去送首级去了。
刚刚渡过红柳河的林七却发现了事有不对,这里怎么如此多的匈奴军队,难不成李恪那边已经打赢了?
林七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会,惊呼:“他娘的,匈奴人玩起计策!”
遇见这种情况,林七恪不惯着他们,随即挥师与匈奴交战。
隔着老远的铺天盖地的箭雨就够匈奴人喝一壶了,呼泉厨大惊:“汉人怎么在身后?”
贴弟也大惊失措,慌忙命令部下与林七交战。
但是他们匆忙间有岂能干的过林七?匈奴这三个瓜两个枣的,很快就被林七的攘外军打得溃败。
另一边出城的史阿注意到了这个情况,飞奔回了奢延城内,告知了李恪。
李恪了然,原来真有坏点子,只不过没到李恪的层次。
“出击,彻底驱逐匈奴!”
城内的汉军紧急集合,然后渡过红柳河去与匈奴交战,混乱之中呼泉厨趁乱逃跑了,贴弟战死。
匈奴大败,李恪借势率军奋起直追,直到匈奴人彻底离开了汉境,李恪还在追。
这时,呼泉厨叫来的匈奴最后一点援军也到了,没等开打,就先和呼泉厨一起跑路。
“林七,攘外军骑射,不要吝惜箭矢!”李恪见攘外军有着连弩之利和骑射技术精湛的优势,竟然都一箭不发,有些不爽。
林七得令五千攘外军开始倾诉箭雨,追击敌军。
呼泉厨看着左右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很是心慌,对旁边的士兵问道:“还有多远到达定远?”
士兵摇头,被惶恐的呼泉厨一刀斩于马下,扭头再去问另一个,另一个士兵慌忙道:“还有二十多里。”
呼泉厨稍稍心安,但是那士兵也是害怕死亡,才编这么一个数字,其实他根本不知道。
匈奴的这支军队已经偏离定远上百里了!
呼泉厨一直逃,李恪一直追,很快就天黑。
呼泉厨口干舌燥的停下了马,然后气喘吁吁的倒在了地上道:“我们投降。”
李恪追到他们的时候也累的不像个样子,但是他们的补给还很充足,倒不至于像呼泉厨他们一样。
呼泉厨用着标准的汉话说到:“将军,我投降!”
李恪没有下马,对着身后的侍卫道:“绑起来。”
“有些事,我们必须问明白,你是代表你的部落投降,还是代表整个匈奴投降?”
呼泉厨赶忙道:“匈奴,匈奴。”
说的有些模糊,但是李恪听懂了,说到:“那有些条件必须要说一下。”
“随军的刀笔吏过来,记录。”
“匈奴人衣食住行等习俗随汉族,与汉人通婚,并在草原上建汉人的城池,匈奴融入汉族,并由我大汉驻军防守。”
呼泉厨满脸犹豫,他也不傻,听出了如果这样,那么匈奴就算是亡族了,但是呢,谁让他们现在已经将匈奴国内的兵力消耗殆尽,而且国内的经济因为李恪的大兴边贸也汉化了。
呼泉厨咬了咬牙道:“能不能容我回去商量一下?”
李恪不言语,直接拔剑,要砍了他。
呼泉厨吓了一跳,在李恪的剑刚刚落到脖子上时大喊:“同意!同意!我同意!”
李恪冷笑一下,让人将他绑到马上,准备去定边接受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