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站起身,揉了揉李承轩的头,笑着问到:“徒儿不妨和为师说说,你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呢?”
“我和母亲从晋阳到长安的路上,看到很多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他们穷困潦倒,饥寒交迫,没有目的的四处游走,我眼睁睁的看着和我一样大的孩子饿死在母亲的怀里,还有为了家人能够活下去,选择自杀的人,我和母亲一路上一直在救人,一直在分发食物,可是我们救不了那么多人,所以我想要学到能够让百姓变得富有的方法,这样他们就不会挨饿受冻了,学到能够让百姓明白事理的学问,让他们有目标这样就不会四处游荡,盲目被动的选择救济,还有我想学到能够让天下所有的地方没有难民的方法。”说着说着李承轩想到曾经那些像人间地狱一般的景象,不由得流下眼泪,看的紫阳心头一阵阵的刺痛,这是一个三岁小孩纯洁的愿望。出乎李渊和长孙的意料,紫阳对着李承轩深鞠一躬,说道:“这一礼是为师送给你的思想的,为师希望你能一世不忘初心,只要你能记得,为师就一定会助你完成你的梦想。”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渊,长叹一口气,对李承轩说道:“想不到啊,想不到啊,这么多年,朕还不如自己的孙子,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轩儿一言,让朕知道朕将来要如何去做这个皇帝了,哈哈哈。”
……
翌日,皇家宗祠。
李渊带着李建成、紫阳、李承轩以及一众皇室宗亲,李渊对着众人说道:“三年前,朕与紫阳仙长约定,在轩儿三岁之时拜紫阳仙长为师。而到了今天,正是三年之期,朕,在皇室宗祠,为孙儿李承轩完成拜师礼。”说罢,对着宗正寺卿示意宣读圣旨,宗正寺卿对着李渊点了点头上前展开圣旨对着下面的众人宣读了起来,“前隋大业十一年,朕尝与紫阳仙长约,三年为期,师与新丰王李承轩。今,正值三年,于宗祠完礼,以告先祖。武德元年,九月十六日。”
宣读完圣旨的宗正寺卿,收起圣旨躬身退至一旁,李渊笑着上前,说道:“朕宣布,吾孙拜师之礼正式开始。”
……
一通礼仪下来,可让三岁的李承轩吃足了苦头,待主持拜师礼的官员喊出了礼成之后,李承轩瘪着嘴,可怜巴巴的跟着师父出了祠堂,紫阳见到李承轩的样子,也只是微微一笑,揉了揉李承轩的头,并没有说话。
等到众人回到皇宫时,紫阳向李渊要了一间屋子,单独将李承轩叫来,在李承轩行过礼后,满脸严肃地对李承轩说道:“今日,既然已经完成了拜师礼,那你就算某得徒弟了。入某这一门,你须知以下几点,其一,与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其二,如某这一门,不可为恶,须知与人为善;其三,为人做事可要正派……以上几点你要谨记在心,不可或忘。你可知道?”李承轩跪坐在下首,身板挺得笔直,微微前倾,做出聆听的姿态,听到紫阳的问话,板着小脸认真地回答:“师父教诲徒儿谨记在心,日后定不会有负师父所望。”听到李承轩认真的回答,紫阳很是满意,接着说道:“三日之后,为师要带你外出游历,你要在这三日里做好准备。去吧,天色已晚,为师要休息了。”李承轩起身对着紫阳恭敬的行礼告辞以后,回到承乾殿,将自己与紫阳的问答过程事无巨细的告知了长孙,“轩儿,不如娘亲去与紫阳仙长说说,你还太小,四处游历,身体怎么能受得了。”长孙很舍不得儿子,心怕三岁的李承轩太小吃不了那么多苦,便想求一下紫阳。
“母妃,孩儿愿意跟随师父出去游历,请相信孩儿一定能行。”李承轩一脸坚定的对长孙说道。
长孙知道既然儿子已经有了选择,自己就不能再去阻拦了,所以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红着眼眶,将李承轩抱在怀里,轻柔的抚摸着李承轩的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