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李渊的书房。
李渊与紫阳相对而坐,李渊试探性的问到:“仙长,轩儿的面相到底……”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李渊想问的已经很是明显了,紫阳抚着花白的胡须,回忆着说:“当初,贫道在昆仑山与袁守城道长论道,袁道长夜间观星时,见到天上有一对星辰一起坠落,但是在半路上却分开了,一个落在当初的唐国公府,另一颗落向了山东齐州。袁道长赶忙将贫道叫来,我两人一起推演了一番,却没有算到这两颗星辰的丝毫预示,于是贫道便与袁道长分开行事,贫道选择了李府这颗,而袁道长选择了山东齐州的那颗,当贫道见到承轩时,只能看出承轩命格高贵,却不能得到以外的东西,前几日贫道接到袁道长的来信,信中袁道长说他也找到了那颗星辰,同样是一个人,只不过不同的是,那个女娃娃出生之后便身体羸弱,袁道长找到她的时候,就已经奄奄一息了,也是巧合,不擅长医术的袁道长正与神医孙思邈道长结伴而行,那女娃娃方能得救,不过那女娃娃是先天之症,袁道长收了那女娃娃为徒,便被孙道长带去昆仑山治疗了,袁道长也给她看了面相,最后的结果却是袁道长看不出那女娃娃的命格,但能看出命中却有一个贵人,贫道今日要求带承轩外出游历便是带他去寻袁道长,方能知道,这其中能有何玄机。”李渊听完,面带微笑着说:“要是让秀宁丫头知道了,估计朕又不得安生喽。”李渊顿了顿继续说:“秀宁丫头最是疼爱轩儿,要是让她知道轩儿将要离开宫里又得鸡飞狗跳的。”紫阳听到李渊提到李秀宁,眼中闪过一丝挣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心里想道:“袁守城道长在平阳公主小的时候曾见过她一面,与贫道说过平阳公主有早亡之相,但贫道前几日见到平阳公主却发现平阳公主命相有了转机,她命中应有一次死劫,但是却出现了一次机遇,没有想错的话,可能就是与承轩和那女娃娃有关。”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李承轩与师父紫阳站在长安城门口,与亲友告别,李秀宁扶着眼睛红肿的长孙,忍着眼泪和李承轩说道:“轩儿,路上记得照顾好自己啊,有空闲给姑姑写信,报个平安。”李承轩中规中矩的给家人行礼道别:“轩儿晓得,祖父,母亲,姑姑记得保重身体,轩儿会努力跟随师父学习,争取早日归来。”
紫阳对着李渊行过礼,又与众人道别,带着李承轩缓缓的远离长安城。
岐州城外,一个须发尽白的道士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童站在一片农田边,看着田里的老农一边和妻子吆喝着,一边在泛着黄的田里劳作。道士幽幽地说着:“徒儿,这天下如今乱战横生,幸亏这岐州离长安不远,没有受到影响,难得的能看到有农民在田里耕作。”李承轩接过话头:“这天下,最是善良,最是淳朴的便是百姓,百姓辛苦劳做,给统治者纳税,供养着他们,而这些统治者又有多少会为了他们着想呢。”紫阳凝神盯着李承轩,淡淡的说道:“徒儿,为师问你,你要如实回答。”李承轩心中一惊,心知自己太过得意忘形了,很害怕被紫阳看穿自己是个穿越的人,但是师父已经说了话,李承轩也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为师从你出生就发现你来早了近一千四百年,是也不是?”
李承轩顿时冷汗直冒,还未等李承轩说话,紫阳又开始说了起来:“当初为师以为看错了,但从你一直以来的一言一行为师发现你根本就不像一个三岁稚子,再加上袁守城道长传来的消息,为师才得以确定。”
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三年的李承轩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时代,有时都会忘记自己穿越者的身份,现在被紫阳一语点破,他很害怕会失去现在的一切。李承轩在现代是一个从小就生活福利院里的人,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和亲情,让他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紫阳的话,让他害怕这一切都是梦,他怕梦会醒来,害怕失去这一切。他的身体开始颤抖,“噗通”一声,紧张的李承轩跪在紫阳面前,眼里含着泪的哀求紫阳:“师父,徒儿的确如师父所说,但是徒儿不能说,师父……”紫阳赶忙扶起李承轩,安慰道:“轩儿,为师既然和你说了,就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另外,道家一直都在寻找能让天下安定下来的方法,当年袁守城道长曾推测,你与那女娃娃是个……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