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夫子霸宋

第45章 肆意妄为

夫子霸宋 墨落皇朝 5563 2024-11-15 08:52

  将书信誊写完毕,赵鼎才拿起韩世忠的劄子。

  大略的看完之后,与自己信中所写没有太大的谬误,就合上了劄子。

  开口唤来御史台的杂役,将封好的书信递给杂役,送去驿站传送。

  他这才拿起劄子,施施然走向了政事堂。

  “赵中丞,可是为了杜充之死?”

  所谓御史台、政事堂、枢密院,不过是温州州治的户曹衙门。

  也就是正堂边上的一个小院,两步路,赵鼎就进了所谓的政事堂。

  进屋之后,宰相吕颐浩起身相迎,也不做遮掩,直接就是开门见山的提问。

  “杨少安肆意妄为,虐杀了杜公美,此次内引,问其斩刑如何?”

  接过吕颐浩的话头,赵鼎也做了试探,无论是御史台、政事堂还是枢密院。

  如今想杀他赵鼎贤婿的应该不少,与其让他们做坏人,不如让他这个老泰山来做。

  “元镇,斩刑还是过了。

  你是御史中丞,言事不可如此激烈。

  杨少安此人虽说有些肆意妄为,但其才博大,是将来国朝的柱石人物。

  因为一个叛将遭了斩刑,伤了国之大才,岂非我等执政之罪过?

  我意斥责一下便罢,杜充死前,他不过一白衣进士。”

  为了以示亲近,吕颐浩喊了赵鼎的表字。

  如今算是执政间的私下交流,喊表字,亲近一些。

  对于主战的吕颐浩来说,建康需要骁将坐镇。

  韩世忠就是这样的骁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但与骁将相比,帅才更好不过。

  杨博杨少安,无论年岁、才学如何,能率众歼灭宗弼部,就是帅才。

  自金宋合力灭辽,还没有人可以全歼金贼一军。

  更何况是金贼的东路主力,纵横南北的存在。

  四皇子金兀术的铁浮屠,可是威震寰宇的强军。

  此役之中,全歼威震寰宇的铁浮屠,就战果而论。

  杨少安是帅才,那是毋庸置疑的。

  “吕相公,功是功、过是过,弑杀宰执,那就该是死罪难逃。”

  吕颐浩的遮掩还是不够,大事当前总要有个红脸白面。

  自家贤婿对于朝廷而言,小了点说,是维稳两淮跟江南的柱石,大一点说就是国之柱石。

  两淮不定,杨少安是杀不得的,在这方面政事堂跟枢密院,必然会有共识。

  若自己这个白脸唱的不红不白,事情或许会多有转折。

  赵鼎不着急,将自己的理由娓娓道来。

  “宰执?

  杜公美算是哪门子的宰执?

  建康陷落,圣上跨海,归降金贼,作为罪魁的杜公美,安敢居宰执之位?

  无论是东西二府,还是枢密院,都没有杜充杜公美这号人物。

  不提他降金之事,也就一去职的官绅。

  去职的官绅因降金问罪,建康府有这等职权。

  再者,大战在即,将帅们总要杀贼祭旗。

  杜充乃降金老贼,用来祭旗,也算振奋军心之举。

  杨少安权知建康,还有江东制置使的职权,可以全权处置的。

  诸位以为呢?”

  不管是三省还是政事堂,亦或是东西二府,无非是宰相的附庸。

  吕颐浩开口,在不违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众人也不想硬顶。

  吕颐浩虽说有识才之能,但心胸并不宽广,脾气也跟李伯纪差不多,是个跋扈的。

  不是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政事堂众人,也不想得罪他。

  有了他的定性,杜充基本不算是正经的文臣士大夫了,杀了也就杀了。

  经过了初始的震惊,堂上诸人也就有了认知。

  无非杜充已死,口诛笔伐只是后续,该如何做,还是要看事情的进展。

  此时宰相吕颐浩要保杨少安,硬顶,反而给杨少安逃生的机会。

  如今局面,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观望。

  心里有了对策,政事堂所属执政,也就各自垂首,算是同意了宰相吕颐浩的说法。

  扫视一眼政事堂所属的诸位执政,吕颐浩目含威严。

  杨少安在建康,是行在的藩篱,轻易不可去职。

  原因也很简单,目前的大宋朝廷,没人有杨少安一样的战绩。

  如果张浚、韩世忠、刘光世,还有另一个张俊。

  此四人有任何一人,立下大破金贼的大功,杨少安的地位都不会那么重要。

  目前对朝廷而言,能彪炳史册的大捷,无非张俊的明州大捷。

  彼时行在近在咫尺,怎么胜的,赢的又是谁,众执政心里洞若观火。

  但凡武将们顶事,也不用他一个当朝宰相,在政事堂开小会为杨少安辩驳。

  “刑不上大夫,不杀读书人,这是太祖遗训。

  那石碑所刻,流传近百年,靖康之中已经得到验证。

  文臣乃我大宋立朝之本。

  杜公美就是再不堪,也不是杨少安区区一弱冠进士可以处置的。

  如今他敢处置杜公美,以后是不是就敢效仿霍光啊?”

  吕颐浩要开小会定调子,赵鼎自然不会让他如愿。

  回护贤婿,并不一定是要说好话的,有时候激奋之言,作用或许更大一些。

  “元镇此言就过了。

  如元镇所说,杨少安不过一区区弱冠进士。

  在朝堂之下,就是我等子侄辈的小娃娃。

  年轻气盛,在座诸位哪个没有过?

  效仿霍光,元镇,此话不可再言。

  去将枢密院诸位请来,杜公美之事牵扯甚大,还是要说一下的。”

  御史中丞赵鼎紧追不放,让吕颐浩有些不快。

  赵鼎算是当今圣上信重之臣,一力要杀杨少安,到了内殿奏事。

  圣上未必不会听从赵鼎之议,折了杨少安,东南半壁就无有宁时了。

  与吕颐浩想的差不多,枢密院那边对于杨少安也是极为推崇的。

  枢密院主管军务,张浚的枢相那是挂职,借杨少安之功,挤走张浚。

  也是枢密院上下的共识,一个不能主持枢密院日常的枢相,那就是个摆设而已。

  政事堂与枢密院达成一致,吕颐浩瞥了一眼赵鼎,也不再多说什么。

  二比一,即便御史台有弹劾之职,那也只是言官,真正做事的还是政事堂与枢密院。

  十余人的执政团队请旨内引奏事,早有准备的赵苟爷内殿接见。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赵鼎带着御史中丞权江东宣抚使的帽子,准备去建康查探杜充之死的详情。

  一切都在各人的预料之中,赵鼎此番北上,除了查杜充之死,更重要的责任是确定行在的下一步驻跸之地。

  想着择婿的赵鼎,正在筹备北上。

  他眼中的贤婿,却在建康的朱雀门前,将上官悟踩的弯腰塌背。

  “贼厮鸟,杨夫子让你半月之前下了建康府城。

  这半月时间,你就是这么操持的?

  这半截的城门,比勾栏女子的抹胸还低。

  你这贼配军,是想用这破城闷杀杨夫子吗?”

  坐在马上的杨博,脚踩上官悟的肩头,手中的葫芦金瓜挥舞。

  几次作势欲打,几次又止住了。

  上官悟虽说是个菜鸡,但一路走来算是听话。

  当面打死,杨博怕场面难看,惹得自己吐在当场。

  言语杀人,不见尸首,他还勉强能接受。

  当场杀人,脑浆迸裂,就不是他能接受的了。

  “好叫太尉知晓,非是职下操持不利。

  如今建康府城近乎一片白地,唯有府衙跟几处大宅完好。

  沿河木楼,百姓草屋,俱被金贼焚毁。

  若不是为了驻军,只怕府衙跟大宅,也要被付之一炬。

  太尉,职下进城之时,城内百姓不过数千。

  如今百姓、军属都在营造房屋,实在是没有人手,维护城防。

  府衙跟大宅,职下一处未动,全给太尉留好了。”

  听了上官悟的回复,杨博这才放下手里葫芦金瓜。

  这个理由算是可以免死的,只是这建康城防,对他而言实在是有些吓人的。

  “太尉,从黄天荡抽调五千甲士,五万壮丁驻防建康即可。

  介时,莫府山与建康城互为犄角,无虞城防失陷。”

  怜悯的望着被杨太尉踩住肩头的上官悟,岳飞这边给了杨博后续的安排。

  挞懒部援兵,数量不会太多,两万余甲士足以应对。

  如果两万余甲士也应对不了,流民再多,用处也不大。

  只要挞懒部敢于进入黄天荡战场,以万余甲士断后,岳飞有信心再打一次歼灭战。

  “非是岳都统求情,定要将你打杀在这朱雀门下。

  滚去召集军中参军、司马,安排人手立即丈量建康土地,重新登记造册。

  若建康府衙之中尚有土地策录,一概焚毁。”

  赶走上官悟之后,杨博这才带着众人进城。

  跟在他身后的岳飞多次欲言又止。

  望着杨太尉坚定的步伐,岳飞犹豫了片刻之后,也果断的开了口。

  “太尉,军中之人桀骜,莫要折辱过甚。

  以免祸起萧墙。”

  按照近期的交往,岳飞可以确认杨太尉是个有家国情怀的。

  只是对于朝廷,对于军中将领,这位杨太尉的态度有些肆意。

  靖康之后,随着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人的崛起。

  文武之间的平衡,有些不稳。

  岳飞虽说只是底层的将领,但与宗泽、杜充有过交集之后,对于这些矛盾还是可以把握一二的。

  这位杨太尉,无论是对韩太尉,还是李成、董平、上官悟,张口就是贼配军之类的称呼。

  对于后面的三者,更是如家奴一般呵斥。

  兵匪不分家,黄天荡还有一仗要打,岳飞也怕杨太尉这边祸起萧墙。

  “桀骜?

  就这等贼配军,若是真能桀骜也好。

  岳都统,他们若能桀骜,怎会有靖康之难?

  祸起萧墙?

  杨夫子等着他们!

  对内残忍,对外软弱,杨夫子最是瞧不得这种贼配军。

  那韩世忠,也就是命好,若是无杜充顶缸,杨夫子必杀他祭旗。”

  骑在马上,一边扫视几成一片白地的建康府城。

  杨博一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说到了这里,他也明白了自己对韩世忠的杀心起于何处。

  无非对内残忍,对外软弱。

  韩世忠若能在镇江死战,杨博也要敬佩他三分。

  不管不顾,直接焚城。

  是可以挡住金兀术的兵锋,可镇江百姓呢?

  就跟杜充一样,为了生路决了黄河,近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杜充一记助攻,大宋这边至少损失二十几万百姓。

  二十万人除去老弱,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至少可以征兵三五万人。

  如此厚待百姓的文臣武将,杨博看他们,也就是一堆海鲜。

  虐杀杜充之后,事情还不算了结,杜充的三族家眷,在杨博的眼中也跟海鲜无异。

  总不能两京两淮一路哭声,杜充三族个个苟活吧?

  “太尉,杨再兴的武艺出众,让他带一队甲士做护军吧……”

  扫一眼马上坐的端正的杨太尉,岳飞微微颔首,此等乱世,就需要这样杀伐果断的帅才。

  杨太尉的话语虽说有失偏颇,但乱世重典,不仅杜充说过,宗泽太尉也是一样的做法。

  只不过前两者针对的是乱匪,杨太尉则是文臣武将、义军乱匪,统统包括。

  “此事不要再提,杨再兴需要历练,教他学会带兵打仗,不要一味的冲杀。

  再者,不是我瞧不起官军。

  只要有金三娘跟我那女书史在,上官悟想要哗变,怕是自取其辱。”

  杨博的话,让身侧的岳飞深以为然。

  不是金三娘跟表小姐厉害,而是杨太尉的护军厉害。

  除了十二力士之外,尚有百余内等子,如今就跟在身后,跨坐辽东的高头大马。

  野战,百余内等子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建康府城。

  百余身着铁浮屠双层战甲,手执长柯斧的内等子相扑手,却如钢铁城墙一般。

  没有骑兵冲击,不到力竭时刻,只怕缺少弓弩的官军,真是奈何不得他们。

  “岳都统,你军中的参军、司马也一并派到建康府城。

  李娘子,将建康府城除府衙之外的土地,一并收归府衙,如何分派再说。

  让上官悟登记造册的土地也是一样。”

  扫了几眼跟废墟差不多的府城,杨博心里也有了计较。

  进城之后,建康府的土地,就算是他的了。

  有主无主对他来说无所谓,汴梁已经陷落,焚毁所有策录之后。

  只要是没有策录的土地,都归建康府衙所有。

  这也算是另类的收归国有,但这样的手段只能作为过渡。

  如何归属,还要计较一番的。

  “太尉,此事不妥,除了私田之外,尚有营田、屯田、官庄、职田、学田之说。

  如此征收土地,只怕朝野责难。”

  无奈扶额之后,李易安也给出了建议。

  杨少安如此肆意妄为,这是把自己当做了建康王。

  建康府所属土地太多,这么做,遭人嫉恨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