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圣主

第15章 夺地,取利,为圣

大明圣主 二仙二仙 2707 2024-11-15 08:52

  巧立名目,拉拢豪绅?

  朱棣眼中带着疑惑。

  听着感觉不是什么正途。

  豪绅用得着他去拉拢吗?不都是他们前来依附?

  朱棣看了眼朱高炽,当儿子的马上会意。

  “还请小兄弟细说,何为巧立名目,又为何要拉拢豪绅?”

  “事情也简单!”朱阳眉眼含笑。

  “我这一策,其实是挺冒风险的,我不知道老爷子你一个礼部官员,提出这些合适不合适。”

  “我就随性而为,你姑且听之!”

  朱棣点点头,笑道:“但说无妨!”

  朱阳酝酿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其实对于大明朝来说,我给你们的开海禁收关税,那是为国朝增加税赋,那有了钱之后,国朝其实就可以重新分配利益,还利于民了。”

  “但老爷子纠结在这钱要如何花,花了又有几成能落百姓手里,其实咱们都清楚,以当今皇帝的习惯,得了钱,还是会把主意放在漠北上。”

  “老爷子可否想过,永乐皇帝此举是意义是什么?”

  朱棣抬起头,这话题不是正中他的想法上来吗?

  “咱大明朝的永乐皇帝,想做的无非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以武功彪炳史册,成为这上下数千年来饮马瀚海的皇帝。”

  这是他胸中志向,也是一直给子孙灌输的理念。

  北元未灭,若不敲打,假以时日等他们重整兵马,明朝又将迎来一次异族南下的大战。

  异族已经品尝过掠夺华夏大地的甜头了,相比漠北的苦寒,哪比得上烟雨江南。

  朱阳点点头,“咱永乐皇帝想的深远,可在于朝堂众臣,天下百姓来说,皇帝热衷于连年征战,导致税赋一直在加,久而久之,这征伐漠北倒成了永乐皇帝为了挣面子的工程了,于社稷百姓毫无益处。”

  “老爷子也是读过书的,自诩为读书人,可否知道汉武与唐宗的区别?”

  “汉武,唐宗?”

  朱棣目光闪烁,叹息一声,“这都是我华夏神州千百年一遇的雄主,可永乐皇帝的功绩,比起他们也不差了!”

  “不不不……”朱阳打断朱棣的话头。

  “我说的这两位帝王,都有个相似之处。”

  “打通河西走廊,设西域为疆土,覆灭漠北草原,南征北战,彪炳史册!”

  “可老爷子是否想过,两人的评价却截然不同?”

  朱棣点点头,这他还是认同的,“你小子是想说,汉武大帝穷兵黩武,虽然打退了匈奴,洗刷了纳贡称臣,公主和亲的屈辱,但也落的民生凋敝,民间疾苦?”

  “那你错了,汉武大帝虽然苦了百姓,可他将大一统的理念彻底的灌输到了华夏子民心中,让今后华夏土地上的子民都以汉人居之,此等功业,不容诋毁!”

  朱阳笑道:“老爷子果然明事理,那唐宗呢?”

  朱棣略微想了一想,“这唐太宗皇帝,立国之出便也有颉利率部南下,在渭水边逼的大唐皇帝斩白马定下渭水之盟,后来倒也活捉了颉利命他到朝堂上跳舞取乐,此也是丰功伟绩。”

  朱阳提醒道:“他还被草原十八部上尊号,为天可汗!”

  这些典故自然不用朱阳多说,可朱棣略微琢磨,倒是品出一些意味来了。

  “你小子是想说,李世民征服北境之法,我大明可学?”

  朱阳笑道:“如今蒙元占领神州近百年,各族早已交杂其中,永乐皇帝不也有自己的异族骑兵和卫队?”

  朱棣皱起了眉头,仔细思考了下,汉武和唐宗,在征服异族上的确不同。

  相比汉武时期的大汉荣辱,只能与塞外匈奴决一死战,打的府库空虚民不聊生不同。

  唐宗时代,已经是经过五胡乱华的时代了。

  民族融合,倒与今天的大明有些类似。

  李世民征服漠北,但依旧有贞观之治,国家是快速的恢复中,民生也处理的很好。

  “可李世民用的,终究不是覆灭异族,而是把异族圈到一起,让他们融入大唐,但这也为大唐的覆亡留下了隐患!”

  这只要读过史书的都知道,李二来的一手,以其为降,不能诛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

  不说大唐中期的节度使很多都是胡人,搞的什么渤海国,突厥复国,安史之乱,就是贞观十三年,突利可汗的弟弟杰率社偷袭九成宫,李世民都差点被害。

  朱阳也清楚这些,但依旧说道:“那只能是唐太宗皇帝过于自负,在民族融合上选择了无为而治的念头。”

  “洪武朝就做的很好,太祖高皇帝的大明律中,就有周全的民族策略。”

  “你想说什么?”朱棣已经猜到了一半,朱阳想让他做什么了。

  朱阳轻咳一声,“老爷子你可进献一策,美其名曰到塞外开辟矿藏,让天下士绅藩王缴纳钱粮,所得矿藏,出资者可同享利益,另外征伐漠北后,凡卫所圈占之地,上其民众,下其牛羊,皆为大明所有,边地异族百姓今后为我大明子民,可设蒙学,教其华夏典籍,可设乡试会试以及殿试,以供其民入朝为吏!”

  朱棣一愣,本以为朱阳想让他效仿李世民之举,没想到你巧立名目,是从士绅豪族里捞钱来提供北伐,理由是漠北有矿藏。

  “可要是漠北没有矿藏,这如何处置?”

  “漠北这些藩王士绅去过吗?”

  “没有!”

  “那不就得了!”朱阳笑道:“可永乐皇帝是去过的,以我对那里的了解,那里的煤,倒是能挣不少钱!”

  朱棣愣住了,“难道你去过?”

  “自然去过!”

  朱高炽都有些懵,看你年岁,有这种阅历吗?

  不过若是征伐下来的土地有煤出现,那就会是一大笔财富。

  按照皇帝的性子,没准不会让其他人染指。

  朱棣倒是有些意外,既震惊朱阳说他去过的说辞,又惊讶自己打下的地方,还有这等矿藏,这他都不知道。

  朱阳看着两人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笑道:“怎么,你们不信?寻常人可能不了解,但我作为大明子民,自然清楚永乐皇帝给大明朝带来的,远远不是打到塞外的一个名头而已。”

  “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他非凡的价值。”

  “至于收纳边地异族为民,自然是为了让他们融入我大明,试想他们的儿孙,可以读着华夏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文人典籍,有了学识不算,还能通过科举参与到大明的吏治中来,试想也先想夺回这个地区,这里的异族百姓会不会答应回去?”

  “是回去继续做没学识,只知道放牧的牧民,还是在这广褒的华夏大地上,留下认知世界的一生,我想他们会慎重考虑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