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圣主

第14章 苦一苦百姓,朕不答应!

大明圣主 二仙二仙 2979 2024-11-15 08:52

  朱阳愣了愣,这是你一个礼部官员敢提出来的问题吗?

  永乐一朝,勋臣旧部无数,文官士大夫也在稳中向好,既得利益者那么多,你张嘴来一个不想要那么多。

  以当今的利益集团来看,就是朱棣都说不出要精简勋臣文官来。

  说白了,朱棣你是一介藩王造反成功,靖难之役,乃一地区叛臣进攻大一统的王朝,世上从未有见过有谁成功的。

  昔年汉时七王之乱,大唐时期安史之乱,都以失败告终。

  这些反叛的人,哪个不是皇家亲眷,哪个不是地方豪阀,论府库之丰兵力之强战争烈度,哪个不比朱棣强。

  但他们都失败了,朱棣面对比他们难的局面,却偏偏成功了,说一千道一万,不还是捡了洪武朝的便宜。

  自朱元璋从被横征暴敛近百年的土地上,再度恢复华夏衣冠,建元洪武,定国号为明时,所谓的神州大地上,固有的世家豪阀都不复存在了。

  纵然有那么几个姓氏望族,也因为没有站队老朱,所以遭受了冷落。

  洪武一朝,老朱最大化的完成了集权,勋贵功臣该杀就杀,文官贪污尽皆重罪处罚,到后来的四大案更是把这新形成的世家连根拔起,让淮西旧部无人敢言掌权,士族文官惧怕酷刑到尸位素餐。

  总之老朱把所谓的世家望族全给削了个遍,让年幼的建文帝可以安稳的接过皇权。

  唯一留下能形成士族势力的,倒只剩下老朱家自己人,也就是镇守各地的藩王了,但建文帝急不可待的开始削藩,那这片土地上的世家,也就是老朱家的一众儿子利益受损时,那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朱棣就当了这个出头鸟。

  建文帝看似一统的王朝,在各地的世家门阀,也就是大明藩王全投了朱棣后,建文还能有什么优势?这仗怎么打?

  试想要是大唐安史之乱,安禄山不仅得了河北世家的支持,连陇西贵族也支持他,那迎接大唐的,也只有灭亡。

  所以朱棣身边,形成了一众藩王做辅助,新崛起的豪族也不得不押宝朱棣,希望他在得了皇位后,改变老朱时期的‘苛政’。

  当天下各地的势力都支持朱棣时,那建文就只有正统的名头了,手里哪怕固有的军队,也会临阵考量他们这些军中自然,要不要站在天下大势的对立面。

  有了这种顾及,建文大军出工不出力也实属正常,这也才有了朱棣一路南下,直取京畿了。

  理清楚这种理念后,朱棣身边,有功的有各地藩王,也有这些纷纷来投的势力,你现在跟我说朱棣想减少这些既得利益群体,他怕是昏了头了。

  面对一众藩王,他连一千五百年前的推恩令都没给实施,你说他会出手动这些推他上皇位的兄弟亲族吗?

  更别说那些地方势力了,稍有不慎便是民乱四起,他朱棣好不容易积攒的名声,辛苦那么多年挽回的颜面,就会有了倾覆的危机。

  他永乐朝可不想来一个治国不当,激起叛乱。

  好好的去北伐漠北,其他的事少打听,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小子,答不上来吗?”

  朱阳摇摇头,“做不到,起码在永乐朝,谁也开不了这把刀!”

  朱棣神情一暗。

  奏疏上所言的,取利者众,然王朝无三百年国祚,何尝不是各地的利益集团有了分歧,让庞大的帝国陷入内乱,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

  他虽然读书不多,但纵览史书,都只说百姓没了生计开始造反,可当皇帝的,哪能不知道皇帝最想做的,就是让百姓有生计。

  让百姓没了生计的,分明就是这些利益集团。

  上奢下贪,耗尽民财,民不得利,天下不治。

  朱棣是认同这些说辞的。

  “那无法对这些利益集团开刀,如何于民取利,你这奏疏不明不白的,我交上去,如何能脱罪!”

  朱阳叹息一声,“老头,这世上又不是没有我在意的人了,什么都敢豁出去说。”

  “我无罪证坐实,还有挽救的机会,你也别问太多,六品官在京师,真算不得什么?”

  “要不还是说说如何让民负债,随后驱动国家发展?”

  朱棣摇摇头,“你此策略甚为歹毒,我读书人,做不出此等害民之举!”

  气氛有些僵,朱阳也说不出话来。

  朱阳所谓的让百姓负债,其实也是有为大明考虑的。

  要知道后世到了万历时期,因为大明律规定土地为民所有,经历了万历中兴后,民间经济繁荣,这催生了万历朝最为恐怖的高利贷现象,家中但凡有资财者,无不将家中余钱放给耕种之民,随后以债务无法偿还吞并耕种者田地。

  也就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导致万历朝后,国府税收锐减,各大圈地的豪商门阀,又贿赂官吏避税,国府收不上税,让朝廷也只能跟着出了官府高利贷,也就是所谓的皇店,这一通操作,更是在财政崩溃上添了一把火,导致大明快步走向灭亡。

  现在才永乐朝,若能以国府的名义向百姓发放债务,哪怕是国家债务来提供,也能快速的让大明恢复经济,并且稳定民生。

  而老头想的只是给百姓发,全然忘了各地藩王也是在这行列的。

  毕竟后面的大清,不说火耗归公,在驭民上,简直就是典范。

  大清百姓辛苦劳作一年,交了赋税后,一年能挣三十二两银子,但因为前期置办田产,自己身上有了负债,每年会多一二两的利息存在,为了不让债务让自己失去田产,他只能来年继续努力耕作,争取早日把利息还上。

  长此以往,民间安定。

  朱阳可以不用此法,他需要的就是让老头交上去,随后陆征再跳出来详细说明,债务有很多形式。

  比如征伐漠北,你可以用国家债务来筹集军饷,等关税收上前来,再返还给百姓,百姓自然能从中得利,既了了国仇家恨,又让利于民,两全其美的事。

  说白了就是画饼,满足你朱棣征伐漠北的家国要事,之后不忙了再搞钱。

  画饼这招,有用的很。

  可惜了,老头子不配合,这就难办了。

  要是施行得当,陆征可以凭借这一仗,让他名声大噪,他朱阳脱罪离开诏狱也会加快进程。

  可惜啊!

  不知过了多久,朱高炽扶住朱棣肩头,“爹,看来小兄弟也是没招了,你坚持住,我明儿必定上下使钱打通关系,让你能平安出去。”

  朱棣也无奈一叹,“罢了,小兄弟为了救咱们一家,做的已经够多了!”

  其实有了出口关税,不出三日国朝就能收一批钱上来,但你朱阳身负才学,父子俩都不相信你就这么点手段。

  想以势套一波话,没想到落了个空。

  就这还急匆匆的去把陆征拉来,整了个雷声大雨点小。

  朱阳最听不得这些,他想再苦一苦百姓,无奈老头想苦一苦豪绅,这话题谈不拢的,一不小心说错话,别这诏狱没出去,他跟老头这些人就不明不白没了。

  “那这样吧,老爷子你要有心让永乐皇帝下决心征缴豪阀富商的钱,我倒还有一策?”

  朱棣顿时坐直了身子,“但说无妨!”

  “唉,也不知老爷子这一策上去,是功是过了!”朱阳挠了挠后背,没准是牢里的虱子爬身上了,一边轻描淡写的说道:“可知巧立名目,拉拢豪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