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洪熙之虎朱高燧

第79章 如鲠在喉

  应天府,皇宫大内。

  黄子澄低着头,余光打量着一旁的齐泰。

  这几天他的心情很不好,没想到燕王居然会来这一手。

  他心中想着接下来的对策,忽听见上首的年轻皇帝叹了一声。

  黄子澄心头一沉。

  不好!

  果不其然,接下来朱允炆的每一句好都让黄子澄感觉心里不舒服。

  “唉,终究是一家人。之前朕派人去询问四叔,想知道他是如何看待五叔的。”

  说着他晃了晃手中的奏疏,眼中满是悲切。

  “都是一家人,有错当罚。我竟不知四叔原来如此仁厚。”

  说着他看向下面的两人。

  “两位爱卿,我看要不就算了吧。咱们查了这么些日子,四叔确实帮朕把北平打理得很好。咱们还是只收兵权,让他们一家好好在哪生活吧?”

  听见这话,齐泰没有多言,一旁的黄子澄坐不住了。

  皇上这是在说笑?削藩之事岂可儿戏?况且自己还指望着燕王的项上人头助自己更进一步,此时自己是决计不想就这么算了的。

  黄子澄心中大急,虽然皇帝之前下手特别狠,但是他这次好像真的动心了。

  眼看着自己的青云梯就要断了,黄子澄赶紧上前一步。

  “皇上,削藩实乃军国大事,臣请皇上以国事为重。”

  听见他这话,齐泰心中冷笑,冷眼看着这个小皇帝和黄子澄表演。

  当局者迷,黄子澄这是被功劳蒙了心智。

  上面这位要是真那么重视亲情,又何必纵容哪些人如此刁难周王?

  说到底他需要个人来挽回自己的样子,也省得后世留下一笔不容宗亲的评价。

  经过之前一事,自己已经看清楚这小皇帝为人。

  如今他每日都要去听方孝孺的讲经,平时便将黄子澄带在身边。

  齐泰虽然不赞同这一切,但也乐得如此。

  只是眼下看着两人如此表演,他忽然想起了先帝,不知他在天上看到这一幕作何感想?

  回过神来,看着上面一脸为难的朱允炆,齐泰将头埋得更低。

  “黄先生所言在理,可既然四叔已经病了,如今曹国公也接到了高炽他们三兄弟。想来北面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黄子澄闻言皱起了眉。

  这是不是有点过了,还真想让自己做哪挑拨叔侄的罪人。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小皇帝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既想着以雷霆之势削藩,又想着给后人留一个仁善之名。

  说句难听的,这不就是当了……

  想到这他赶紧止住那些不敬的念头,上前一步说起了过往旧事。

  “呵呵,既如此臣便知道该如何了。皇上所言极是,据锦衣卫所报,燕王的确将北平经营得很好。臣派人打听,百姓无不感念我大明燕王的恩德。初看到这些,臣犹记得当初先帝在位时于东角门言燕王之能。如此观之,燕王确实是我大明之幸。”

  说完太抬起头看着朱允炆,见他虽然还笑着,只可惜已经没之前那么从容了。

  “呵呵呵,黄先生说的是。皇爷爷在世的时候可是没少说夸四叔啊。”

  正说着,他望向齐泰。

  “齐尚书,此事卿觉得该如何处置?”

  “呵呵呵,皇上既然问臣,臣自然知无不言。然北平诸事之前都是黄先生在处置,微臣实在所知甚少。况且叔侄之事本是天家的家事,臣也觉得皇上所言有理。”

  齐泰说完抬起头,看着已经彻底没了笑意的朱允炆。

  只见他放下手中书卷,揉了揉眉心。

  “罢了,此事荣后再议。”

  转过头他又问齐泰。

  “湘王那边如何了?”

  “回皇上,还在筹谋。湘王为人洒脱,平日里也多是与人谈论琴棋书画。可能还要废些时日。”

  “嗯,事情总要慢慢来。一切有劳爱卿了。”

  “臣披肝沥胆,万死不辞,定不负皇上期许。”

  “呵呵,好!齐尚书有心了。”

  三人正说着话,忽然宦官陈安走了进来,在朱允炆耳边低语了几句。

  “哦?高炽他们来了?好!你去安排吧,莫要怠慢他们。”

  说完看向黄子澄、齐泰两人。

  “两位爱卿,今天就到这吧?”

  “遵命,微臣告退。”

  朱允炆目送两人离开,神情也渐渐冰冷。

  “说说看,他们最近都在干什么?”

  “回皇上,昨晚燕王世子、高阳王他们就到了。只是他们没有住奴婢给准备的屋子,而是自己在哪秦淮河上租了艘画舫,通宵饮宴。”

  “哦?有意思。”

  放下笔,朱允炆望向门外。

  目中无人?不知礼数?还是在……刻意自污。

  摇摇头,他忽然笑了起来。

  终究稚嫩了些,看来四叔教儿子这这本事确实不怎么样啊。

  想到这他再次提起笔,刚一落笔便皱起了眉。

  “他们宴饮可有邀请旁人?”

  陈安等得就是这句,连忙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

  “呵呵,原来是他家啊。”

  放下笔,他来到窗边,看着外面。

  “既然人家舅舅和外甥在叙旧,咱们自然不好打扰。你去告诉徐辉祖,让他帮朕看看,这三个外甥到底如何?顺便也看看他值不值得信任,要隐蔽。毕竟徐家也是国之柱石,不能让人起了别的心思,知道吗?”

  陈安闻言连忙称是,见皇帝不再说话,这才退了出去。

  “都下去吧。”

  吩咐完众人退走,朱允炆一个人站在大殿内。

  抬头望着上首的龙椅,双眼逐渐透出杀意。

  东角门,呵呵。

  是啊!按照《皇明祖训》,四叔确实是个好人选。

  只可惜天意如此,那时候废物二叔还在,不然还真说不好啊。

  抬起头,他望向天空。

  “皇爷爷,要是二叔走得再早些,您还会选我吗?”

  “呵呵呵,藩王继承大统和庶子扶正,您会如何选?”

  “四叔啊四叔,侄子可是想你想得紧啊!”

  迈开步子,他一步一步走上台阶,然后整理好衣衫坐在那个位置上。

  “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

  当天晚上,朱允炆做了个噩梦。

  他梦见自己身穿僧衣,站在火海之中,门外一个身穿甲胄的汉子正持刀冷冷地看着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