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建文四十年

第4章 以水攻沙

建文四十年 顶顶猫头 2717 2024-11-15 08:52

  朱允熥长得猥琐,行为举止却十分正经,慢步走到朱元璋身前,跪拜了一番,起身手一挥,朗声道:

  “取舆图来。”

  小太监哼哧哼哧抬来一副大大的地图,上面画有纵横交错的山川水道,没有后世地图那么精细,大体还是能判断得出东南西北,岭河走势的。

  朱允熥伸展手脚,开始指点江山:

  “黄河水患,不过两个字,一个名疏,一个名堵。

  依孙儿看,如今疏堵二字要都用上,先疏通在贾鲁河处旧道,黑洋山处继续加筑堤坝,则原两岸百姓皆有水可用,今明两年收成就坏不了。若是灾荒不止,朝廷下旨令周边省份调些粮去,借与百姓,来年再还则可,此乃救急之策。

  远了来看,需多挖湖来当水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则两地百姓全年皆有水可用。若是集结民力,打通徐州、海州之水道,既能引水入海,又能衔接京杭运河故道,这,这..”

  正说到关键点,朱允熥口齿结巴起来,眼神也变得迷离,身子摇摇晃晃马上就要倒的样子。

  周围人想上前搀扶,朱允熥狠狠摇了摇脑袋,眼神重回清明。

  沈溍当即接过话:

  “允熥殿下的‘北岸筑堤,南岸分流’之法甚妙,倒是点醒了微臣,若是用此法,只需再将汴河水道打通,实可保黄河百年无忧啊!”

  朱允熥说的内容显而易见,底下大臣听后纷纷点头赞同,有几人看朱允熥的眼神也变化许多。

  朱元璋脸上肉眼可见的喜悦,轻松的姿势依旧潇洒,不禁赞叹:

  “没想到咱老朱家竟还出了个治水大师,好,好!当赏!”

  朱允熥昂首挺胸:“能为皇爷爷解忧,是孙儿福分,岂敢贪赏贪功。”

  朱廷在一边点头赞叹,朱允熥的方案确实不错,可行性也高。

  但可惜,不是最优解。

  只要三个字就能把这个方案给毙了。

  没钱啊!

  新朝初立,内忧外患,前元踞北,对南虎视眈眈,大明的钱多用于军费开支,一年下来剩不了几个子,依靠滥印宝钞和超支征民役才勉强过活。

  朱允熥的计策中,又是挖水库又是通水道,所耗民力不知几何。

  只要朱元璋听过秦始皇嬴政和隋炀帝杨广的故事,都不会选择这么做,过度劳民伤财的结果就是百姓揭竿起义造反。

  所以说沈溍这个工部尚书做得一般,想的主意不切实际,真要办起来,到处都是雷点。

  要问解决方案,也不是没有。

  治水之法,合流最省钱省力,合流唯一问题就是泥沙淤积,若是能解决泥沙问题,合流当之无愧是最优解。

  朱廷对一位治水高人记忆颇深,现在距他出生还有百余年,那人正是华夏历史治水能人、大名鼎鼎的潘季驯。

  潘季驯用的方式新奇,乃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大致意思就是把水聚在一起,借积势良久的水力冲散黄河上的淤泥沙土,有点以毒攻毒的味道。

  这种手段颇有奇效,一直延续数百年,清朝也用的是这个法子,直到后世依旧作为参考方案之一,可谓农业文明下最优解了。

  另外治河不能只治标,还要在上游处多种树来保持生态,减少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最后就是黄河需要改道,主干道走东汉故道,也就是往济南方向走,从渤海出,一来是这条道留有故汉遗迹,不需花费多少人力,二来是为将来迁都北京做准备。

  朱廷练就一身熬鹰的本事,腹藏妙策而不言,只顾点头赞扬朱允熥的主意好。

  蓝玉眼珠子一转,不怀好意喊道:

  “允炆殿下有没有好法子,一并说来听听如何?”

  这杀招来得突然,黄桥修想救驾,奈何让他说一些之乎者也没问题,要说治水的话,肚子里墨水就不支持他这么做。

  黄桥修朝周围扫了一眼,同为允炆党的同僚们脸上纠结扭捏,无一人能言,急得他有些气喘。

  百官在场,众目睽睽之下,若是朱廷出了洋相,日后定无太孙之席。

  朱廷内心得意一笑。

  就等着你们来问了!

  他猛然转头,不料转的太过,扭到了后脖子一根神经,先前那股低血糖的晕眩感再次袭来。

  朱廷短暂失去了意识。

  ...

  不知天地何物,当朱廷再一次清醒,见到的还是衮衮诸公和位于上座的朱元璋。

  脑袋隐隐抽痛,朱廷强忍不适,搜刮回忆,想到现在自己应该把治水的方针说出来了。

  然而在场诸大臣的脸表情各个凝重,作深思状,以至于有些痴呆模样,其中当以沈溍和蓝玉为最盛,一副吃了屎模样。

  朱廷纳闷,看向朱元璋,朱元璋的神色更为夸张。

  放松的姿态全然消失,腰板挺得笔直,双眼蕴藏隐隐激动,远甚于刚才听朱允熥说的解决方案,笑得嘴角都要咧得跟眼角相贴了。

  “咱有允炆,堪比颛顼有禹啊。”

  沉寂半天的大殿,朱元璋冒出这么一句话。

  他说完愣了愣,陷入沉思状,过一会问黄桥修:

  “黄爱卿,颛顼是禹的爷爷吧?”

  黄桥修狠狠点了把头,他笑得更开,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赤红的牙龈和微黄的牙齿暴露在空气中。

  朱廷更纳闷了。

  朱元璋咋成颛顼,自己咋成大禹了!

  还没汇报方案呢!

  运酿一番情绪,朱廷刚想开口说话,被朱元璋按住脑袋。

  只见朱元璋站起身,伸出双手,一左一右摸了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个头:

  “沈溍,你都听到了,就按允炆说的去做,到年前这段时间主要就做这件事。

  记住,哪里遇着阻碍,直接给咱上书,有疑惑问允炆,钱不够问户部要,官不够问吏部拿,人不够就让兵部调些丘八过去给你使唤。

  等黄河的事结束了,咱看你这个工部尚书要不歇一歇,给咱两个孙子来当吧。”

  沈溍有苦说不出,看朱廷的眼神十分复杂,只好强笑领命。

  黄桥修又站了出来:

  “若是照陛下所说,工部尚书也要分一个左,一个右了,适逢礼部尚书职缺,沈大人过去补缺,倒也不会闲着。”

  此言一出,朱元璋率先大笑,满堂大臣跟着笑了起来。

  朱廷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根本笑不出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在笑什么东西,自己怎么又成工部尚书了。

  笑了一阵,朱元璋低头看着朱廷:

  “允炆呐,你立有大功,说,想要什么,爷爷无不允准!”

  一旁,朱允熥嫉妒的眼神,几乎都要把朱廷给吃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