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青苗

第15章 宰相的宴请

青苗 闲散匠人 1951 2024-11-15 08:52

  进士科考完张榜后,京城便进入了达官贵人嫁女和各种招待宴请的时节。此时,门阀举荐的仕途之路已完全被堵死,想做大宋朝的官儿,就必须通过科举取士。这倒不是因为大宋朝廷能够推陈出新、蔑视门阀,而是因为大多数门阀已经在唐末和五代时期被灭门而不复存在了。既然旧的门阀世族已不在,新的世家大族还没有产生,科举取士就成了大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仕途第一次向平民子弟敞开了大门,然而步入仕途的他们内心都极度缺乏安全感,所谓伴君如伴虎,上级的心思既猜不透,也极不稳定,爱恨只在一线间,没有门阀的照应不就成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了吗?

  姻亲和同年的关系便成了官场上互相照应、相互取暖的重要关系,上至宰相下到知县,无有例外。高官当然希望女儿还嫁给高官,前途无量的登榜士子就成了不二选择。官员与士子之间、士子与士子之间的同乡会、交流会此起彼伏,成了汴京城中的一道风景。

  没有了久居北方的门阀势力的干扰,施行全国统一考试,南方的考试成绩一年比一年好,这年江西籍的进士就不少。宰相晏殊看到这么多家乡籍的考生中了进士,心中很是欢喜,便邀请了所有江西籍的新晋进士晚上一起吃饭。士子们也都盼望着结交权贵,一步就面见了宰相,更是难掩欣喜之色。

  晏殊对这次晚宴也没有草率,早早就安排了“四司六局”来具体操办。四司六局倒不是大宋朝廷的衙门,是汴京城中的一种经营服务,专业的为客户操办宴请。四司分别是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有了四司六局的专业布置,士子们都大开眼界,似乎都梦想着未来的仕途生活就如同四司六局布置的宴会精致而高雅。

  晚宴上,士子们一遍一遍的朗诵晏殊的词,一杯一杯的敬晏宰相酒。有明着夸的,有暗着夸的,每个人都把晏殊哄的很高兴。而晏殊整晚都瞥着一言不发的王安石,发现这个人不喝酒、不敬酒、不说话,只用筷子夹自己前面的菜。

  晏殊见状自己端着杯子,走到这个年轻人的身边,说道:“介甫,少年才俊!今晚的饭菜不合胃口?”

  王安石忙说:“晏相公的酒菜甚为可口,有幸得见相公荣幸之至。”王安石不给晏殊敬酒,晏殊还举着酒杯,亲自走到王安石身边,大家都向王安石投去羡慕的目光。

  晏殊问王安石:“介甫啊,喝得出来这是哪里的酒吗?”

  王安石忙回答:“回晏相公,刚听说了,是茶酒司从樊楼带来的美酒。”

  晏殊微笑着摇摇头:“非也!非也!这可是老夫早早的购置的仁和酒肆的酒哦!”在座的士子们都发出了惊呼声,仁和酒肆的酒只在传说当中,今天竟然真真切切的喝上了。

  晏宰相高兴的说:“来!老夫敬你一杯!”晏殊用的是彻彻底底的谦辞,宰相对新晋进士用“敬酒”,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然而,这样的谦辞没有让王安石尴尬,尴尬却是老宰相。

  王安石面无表情,恭敬的回答:“我从不喝酒。”

  现场的气氛凝固了。当朝宰相拿着酒杯,亲自走到新科进士身边,举杯竟被拒绝了,整个大厅落下一根针的声音都听得到。其实,很多官员都很讨厌和上级喝酒或者各种宴请,除了酒对身体的刺激令人反感之外,更令人反感的是酒桌上的虚伪,那些毫无实际意义的套话、大话、谎话令人不胜其烦。

  王安石或许是从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宴请,对饭局上的这一幕也不曾想到,毫无准备。王安石便如此生硬的拒绝了宰相的酒,然而这一拒也成了王安石的标志,既然宰相的酒都拒了,那什么三司使、枢密使的酒还有什么不能拒的呢?

  晏殊只好缓和尴尬的气氛,说道:“不喝也好,不喝也好,专心思考做学问。”好端端的酒宴就此蒙上了尴尬的阴影。

  晚宴结束,晏殊一一送走宾客,送别王安石的时候,语重心长的说:“年轻人,你将来也能做到我这个位置,但你锋芒太甚,要栽跟头的!下次我单请你吃饭。”

  王安石十分不以为然,但嘴里却说:“相公指点的是,指点的是,再说,再说……”似乎一分钟也不想再待下去,忙退了出来。晏殊摇摇头,看着这个远去的年轻人的背影,心想:“又来一个范仲淹、欧阳修!”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角色日后比范仲淹、欧阳修还要狠!

  晚上王安石躺在床上想:“这宰相怎么这样做官?君子的气节哪里去了?儒士的风度哪里去了?酒桌上马屁声不绝于耳,他竟然欣然笑纳了!”王安石也摇摇头进入了梦乡。

  与其说王安石做派奇怪,不如说他涉世未深,不谙为官之道。儒家的君子理想纯粹是糊弄百姓的,虚伪有余。官场之道是法家的那一套——法、术、势,充斥着阴谋诡计、两面三刀、仗势欺人。此时的王安石对此还很陌生,他也听不懂晏殊语重心长的告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