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苦一苦官员
熊仲麟见朱载坱语气坚定,只能低头用双手接下。
“多谢主子...”
“这就对了。”
朱载坱欣慰地点头,跟着又取了两锭递向卢儒翰。
言道:“卢先生,本王赏罚分明,这是你的奖励,不准拒绝。”
“是。”
卢儒翰家中拮据,朱载坱今天的赏赐,够他全家一年生活,遂躬身大方接下。
朱载坱最终看向宁蓁儿,微笑着说:“你也像他们一样,自己取五十两用,其余出力的婢女,也看着也发点,剩下的仍由你保管。”
“这...这么大数目,不交给长史司么?”宁蓁儿吞了吞口水。
朱载坱轻轻摇头,“只有户部发的岁禄,才让长史司去打理,其余钱款一律留在后院,这千余两算什么大数目?以后会多得数不过来...”
“啊?那奴婢...奴婢可没这本事打理...”宁蓁儿谦虚地低下头。
熊仲麟见状打趣:“你就先过过瘾吧,以后想管都没机会,听说礼部那边已经议定,下个月给诸王选王妃,到时自有王妃给主子打理...”
“我...我本来就...”熊仲麟低情商的话,让宁蓁儿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朱载坱解围安慰:“好了,你们都是本王身边人,王妃如果能与本王同心最好,若是不能还得仰仗诸位。”
卢儒翰见状,连忙拱手进言:“殿下,切莫如此悲观,未来的顺王妃,必然贤良淑德...”
“无妨...”朱载坱轻轻摇头,他对此根本没有烦恼。
王爷的正妃是皇帝、大臣定的,朱载坱才不会奢望第一个就是灵魂伴侣,反正自己现在拥有亲王的身份,以后绝不可能只守着一个女人。
如果对王妃不满意,朱载坱以后可以自己挑侧室,至于多少就看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按现在病恹恹的状态,朱载坱估计一个都应付不了。
熊仲麟见朱载坱兴致不高,忙站出来献计。
“主子,您对王妃有什么要求?下个月诸王馆就会选秀,奴婢可以托人去打听,留意到好的就记下名字,到时候以您卓越的智慧,或许可以心愿得偿...”
“算了...”朱载坱表情严肃,跟着反问:“裕王、景王会如此么?”
“这...”熊仲麟语塞。
卢儒翰附和曰:“殿下所言极是,婚姻乃父母之命,民间尚且如此,何况皇家姻亲?若殿下过分出格,难保不会再出现,王府‘银荒’同样的麻烦...”
熊仲麟听得一激灵,连忙解释:“奴婢胡言乱语,殿下就当没听见...”
“呵呵...”朱载坱轻轻摇头,突然发现宁蓁儿欲言又止,于是追问:“蓁儿,你还有事?”
宁蓁儿拱手请示:“殿下,现在王府‘银荒’已解决,请问王府后院的开支...”
“当然一切照旧,只要没有大的花销,总能挺到明年发岁禄吧?”朱载坱表情很轻松。
宁蓁儿皱起蛾眉,担忧地说:“王府‘银荒’人尽皆知,如果现在突然恢复,会不会为外人说三道四,毕竟咱们手段不太光彩,如果被宫里知道...”
“有什么不光彩?咱们不偷也不抢,卖人参得来的银子,本王还不能花了?”朱载坱不以为意。
“可我们...那郑家生药铺...”宁蓁儿嘴上说不出,但脸上的表情显得内疚,心说虽然不偷不抢,但也坑蒙拐骗了,也不知那奸商气死没有。
朱载坱仰首大笑:“哈哈哈,你知道本王为何选中郑家生药铺?”
“那掌柜好骗?”
“非也,是因为郑腾云比其他人都要贪,这种人绝非什么良善之辈,你怎么知道他做没做过亏心事?我可是让熊二打听过,此人在京城药材界名声不好,恐怕赚过不少黑心钱...”
“啊?”宁蓁儿一惊。
熊仲麟立刻出来作证:“当日我给人参询价,多次有掌柜提醒我,要小心郑家生药铺,主子的猜测必然不假。”
卢儒翰此时也站了出来,“宁姑娘,殿下猜测不差,我在京城住了十余年,听过郑腾云几桩恶事,此人以前因逃税被罚,也因售卖劣质药材吃死过患者,后来被苦主告到衙门,却因证据不足而收场...”
“什么?这厮竟这么坏...”宁蓁儿很激动。
卢儒翰点点头,“当时殿下要算计他,我是非常乐意帮忙的。”
“真可惜,骗少了...”宁蓁儿望着朱载坱嫣然一笑。
朱载坱摇头叹息:“生意人很聪明,如果数目实在太大,对方的警惕程度会更高,也就更难设局成功,反正他还在京城开药铺,说不定后面还会碰上,咱们不急慢慢来,对了,母妃那些首饰,你抽空还回去。”
“诺。”宁蓁儿轻轻点头。
朱载坱又望着熊仲麟,满脸严肃地问:“熊二,那牌子你处理干净没?”
“嗯,奴婢放在厨房灶里,亲自守着烧成灰的。”熊仲麟答道。
朱载坱满意地点头,跟着扫视了众人一眼,正色嘱咐:“这件事到此为止,本王不希望再听人说起,如果前院或宫里人问起用度恢复,只说懿妃娘娘资助的本王,都听明白了吧?”
“明白了。”三人异口同声。
王府‘银荒’没闹几天,朱载坱又恢复了往日的富贵生活。
最为显眼就体现在饮食上,他在永宁宫吃久了清淡菜,搬入王府后味蕾才被打开。
厨房里鲜活的食蔬不断,夏季多汁的西瓜等水果,多贵都会买回去享用。
顺王府表面上过苦日子,但苦的只是前院长史司的官员们。
宁蓁儿按朱载坱的要求,只给杨国臣交了五两银子,光是买办公用的纸墨都不够,更别提日常的茶水、点心。
朱载坱在后院大鱼大肉,虽然每次到茶室听书时,都把嘴边的油擦得干净,但却买瞒不过医所的医生,他在定期诊脉时发现情况异常,便向郭可鸣做了汇报。
郭可鸣在王府当差凄楚,每天下午都饿着肚子回家,当听了医官汇报的情况,当即与杨国臣一合计,联名写了封奏疏呈送西苑。
九月中旬,诸王馆选妃结束,京师十四至十六岁,共应征了三千余名秀女,礼部最终选了四人,把名单送至内阁。
新入阁的徐阶,与内阁首辅严嵩拿上预选王妃名单,并郭、颜两人的顺王府奏疏,联袂来到了西苑精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