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化十九年
时间悠悠而过。
转眼,便来到了成化十九年的八月初九。
这一天,是癸卯科的乡试。
蒋芳找到正在鸡圈里的胡锋,有些愤怒的道:
“你堂兄现在已经在省府参加乡试了,你怎么还在这儿?”
“我……我喂鸡啊!”
“你……”蒋芳被气到了,“你怎能如此玩物丧志?如何对得起我和你爹?”
她看了一眼鸡圈里这几十只鸡,极其失望的道:
“你堂兄若是此次考中,那就是老爷了!
你呢?
真就忍心辜负这么多年的苦读?”
“娘!举人没那么容易考上。
天下读书人那么多,有多少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依旧是个秀才。
儿之所以养鸡,只是为了留条后路。
就算将来考不上举人,但能养鸡卖钱,咱们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蒋芳扫了一眼鸡圈里这几十只鸡,冷笑道:
“你养了这么长时间,养出什么结果了?
一百多只鸡仔,现在就只剩下这些了。
那么多粮食都被鸡吃了,难道你直到现在,都还不醒悟吗?”
蒋芳又气又急。
之前胡锋说得天花乱坠,好像只要养鸡,就一定能赚钱一样。
但这大半年以来,银子不仅没赚到,反而还贴进去不少。
养鸡没那么简单。
从修建鸡舍、购买鸡仔、购买原材料、配制饲料,到后面的疾病预防,出栏售卖,整个一条线,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
而因为胡锋以前从没养过,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
胡锋买来的一百多只鸡仔,在运输过程中,死了一些,养了没几天,又死了一些。
尽管胡锋及时对饲养方法进行调控,但在第一批鸡仔彻底出栏时,数量却从最初的一百只,减少到了六十三只。
胡锋被指责,脸上却很平静,他道:
“娘,这批鸡虽然没赚什么大钱,但也绝没亏本。”
蒋芳嗤之以鼻。
胡锋见了,却依旧平静,他继续道:
“算一笔账!
现在还活着的,一共有六十三只鸡。
这六十三只鸡,几乎都是三斤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四斤。
鸡肉市价是十三文~十四文每斤。
也就是说,若按每只三斤计算,这六十三只鸡,可以卖到两千四百五十七文~两千六百四十六文。”
“而我购买鸡仔,五文钱一只。
所有的鸡仔加起来,是五百四十文。
而这半年来,消耗了饲料七百五十六斤。
其中,大部分是麦麸、料豆、谷糠。
料豆是在红光村买的,两钱银子一石。
每斤才合一文钱。
而料豆是饲料中最贵的成分。
像麦麸之类的,一文钱能买两三斤。
所以喂鸡消耗的粮食和饲料,满打满算,也不到五百文。”
蒋芳的脸色,渐渐变得和暖了一些。
胡锋继续道:
“所以,若不算儿子耗费的时间和力气,这批鸡若卖出去,至少也能赚一千文。
而这,还不包括鸡蛋。
这段时间,家里吃的,您拿到市场上卖的,那也有不少了吧?”
蒋芳道:
“你耗费了大半年的功夫,也就赚了一两多点银子。
而你堂兄,若是能考上举人,你觉得他还会缺银子花吗?
你想想,你考上个秀才,朝廷每年给你发的廪膳银都是十二两。
而你耗费了大半年光阴,却只赚了这么点银子。”
“娘!现在只是初期。
初期的收入肯定低,但只要再给我一年,明年肯定能赚更多。
您看,现在我们的鸡能下蛋……”
“行了!”蒋芳咬牙吼了一声,“难道你真的想逼死娘吗?”
胡锋一时僵住了。
蒋芳道:“你爹这辈子,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秀才,现在却来养鸡,你知道村里人怎么笑话我们家的吗?”
这件事,胡锋自然知道。
现在,别说村里人,就是宗族里的族人,也都在笑话胡锋。
认为胡锋不成器。
考上个秀才,不想着好好刻苦努力,却跑来做这等低贱之事,简直是有辱斯文。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胡锋并没有放弃举业。
相反,他虽然专注于养鸡,但是在读书刻苦用功上,比起以往,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胡锋也给胡庆和蒋芳解释过,但这二老却根本不信。
只觉得胡锋是着了魔,甚至请一些道士来给改八字,想借助“神仙”的力量,驱散胡锋养鸡的想法。
胡锋叹了一口气。
他坚持了这么久,眼看就要赚到大把的银子。
现在这批三黄鸡已经开始下蛋,只要鸡蛋孵化出小鸡。
那么后续会出现上百只、上千只、甚至上万只的鸡。
因为缺少了购买鸡仔的投入,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后续的利润会增加。
所以只要坚持养几年,等胡锋参加乡试之时,多的不敢说,几百两银子,他应该还是能赚得到的。
到那时,就算乡试不中,凭着这笔钱,他家的日子难道还会差?
可是现在,蒋芳是铁了心不想让胡锋继续“胡闹”。
怎么办呢?
胡锋叹了一口气,只能妥协道:
“那好!
我不养。
不过娘,你们来帮我养。”
——
癸卯科乡试结束。
胡锋没想到的是,胡石居然考中了。
大坝村,一时间热闹非凡。
吴钩县的知县、主簿,县城里的缙绅,甚至连绿林里的李伟、周钰等人,也都来大坝村胡石家贺喜。
那叫一个热闹至极。
“宋老爷到!”
胡锋只听见一声高喝,门外泼喇喇来了一大帮人。
当中一个轿子上,走下来位精神抖擞、目光犀利的中年男人。
旁边有人议论:
“天爷!居然是县里的宋老爷!
他家可是腰缠万贯啊!
据说家里的仆人有好几百呢,田地更是千亩以上。
而且据说府里的推官大人和宋老爷关系莫逆,这可是个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真是没想到,他居然会来咱们大坝村。”
胡锋看见胡云海略有些拘谨的迎上去,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显然,他对这位宋老爷很是敬畏。
要说这位宋老爷,胡锋也是认识的。
倒不是因为这位宋老爷权势惊人,作为县学里的生员,尤其是像胡锋这样极年轻的生员,他对未来想象得太美好,所以并不太把宋老爷的权势看得太重。
他之所以关注这位宋老爷,原因是宋老爷有位千金叫宋琳。
在县学里读了这么段时间的书,房舍里那几位,几乎天天晚上都要讨论这位宋小姐。
胡锋虽然不讨论,但他脑海中,也经常萦绕着这位极漂亮的千金小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