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朱祁镇凯旋而归的第四日。皇帝大胜的消息也随着京城四散开来。
京师,西市,西牌楼下,百姓云集,原来今日便要在这里斩首之前午门献俘的俘虏。
这些俘虏在押送至刑场的路上,道路旁全是围观百姓,他们甚至早就准备好了烂鸡蛋、烂青菜等物,一路砸向囚车中的俘虏,嘴里还破口大骂,宣泄着情绪。
而此刻朱祁镇也在西牌楼下围观的百姓中,看着押解官一路鸣锣开道,刀出鞘,箭上弦,将俘虏押至刑场。
将数百名俘虏一一押至刑场之上跪向百姓的方向,不一会儿监斩官喝到:“午时已到,即可行刑!”随后便丢了一个令牌至台下。
而刑场之上的刽子手在的到命令后便当众将酒喷至鬼头刀刀刃之上。在一个个步骤中现场气氛推动至高潮,最后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血溅四周,这些俘虏也一命呜呼。
而在场的百姓也无不欢呼雀跃,心中顿时出了一口恶气,似乎都有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朱祁镇也在这行刑完毕后,离开了西市,在京中逛了起来。
而朱祁镇身边则由数十位亲卫扮做普通侍卫家丁模样,与朱祁镇一起行走在大街上。
来往的百姓一看,便是觉得许是一位达官贵人家的年轻公子出来游街。
走在街道上朱祁镇看着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而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景色的。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而后朱祁镇便随便进了家茶楼,走至茶楼门口处,那店中小二便立马迎了过来,而朱祁镇一行人便由店小二一路带着二楼,朱祁镇就在二楼选了一靠窗的位置,就便让店小二下去准备些点心茶水。
而离开的店小二此刻也甚是疑惑,这一行人一看就来头不小,尤其是那中间的年轻公子,原以为会选择三楼雅间,没想到只是在二楼入座。
在二楼,朱祁镇也入座后,也听起了身边众人的讨论。
“哎,听说了嘛,今日在西市朝廷斩杀了那些俘虏。”
“你这算啥,我都刚看完回来,那数百号人那,血都流了一地”
“在我看来,那是活该,我们这叫血债血偿”
“这些算什么,我听说,陛下直接在大同杀了两万多俘虏,祭祀战死的将士呢。”
“哈哈哈哈,还真是大快人心呐,就应该如此,让这些蛮子血债血偿。”
“陛下如此杀戮过甚,须知杀俘不详,对于蛮夷我等应布以仁德,以彰显我朝礼仪之邦之气度。”
“哼,仁德?气度?那些死于边疆百姓找谁要仁德?找谁要气度?”
“可是……”
“可是什么?我看兄台不似我北方之人吧,怪不得会如此。”
“哼,有天若是你的父母家小死于这些蛮夷之手,我看你能不能讲出仁德二字。”
“……”
朱祁镇则在一旁听着这二楼众人在讨论着,此刻心中至少对京城或者是北方的百姓有了了解。
随后朱祁镇便吩咐一旁侍候的怀恩:“去查查刚才那辩论的士子是何人”
而后便带着一行人起身向楼下走去,而待朱祁镇下楼之事那名辩论的士子也转头看向了朱祁镇这边。
这名士子便是随着朱祁镇之前秦朕土木堡的兵部一七品小京官邓业。
此刻的邓业也看到了朱祁镇,只不过之前亲征之时也是在远远间看过朱祁镇,此刻的他只是觉得刚刚下去的那人眼熟,但是邓业也不会想到,刚刚下去那人便是紫禁城中哪位皇帝。
而朱祁镇自茶楼中出来后,在京中逛了一会儿便回了皇宫。
……
而在此刻,远在千里的宣府。
此刻的杨洪与陈懋已经整顿完宣府的边军。
“陈将军,让锦衣卫传报至京中吧”
“宣府各军堡卫所原有两万人,现在册一万三千四百人”
“待陛下派人过来后我等便西行”
“好的,本将这就令锦衣卫传报”
这时杨洪看向西方,杨洪此刻明白,自己这一路过去将有不少将领轻则降职调离,重则撤职查办、人头落地。
但是此刻他别无他法,因为自己本来就有罪于皇帝,若是这件事都办不好,那后果是自己无法承受的。
同样,杨洪也明白,此去关西,自己大概率会一辈子待在关西,直到死去。但是那又如何呢?至少比起大同的那些人来说,自己至少还活着。
紫禁城,乾清宫。
待朱祁镇回去不就后,去组建监察卫的袁斌前来求见。
乾清宫,雍肃殿中。
“微臣,监察卫指挥使袁斌参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朕安,平身”
“袁斌如何?监察卫可组建完毕了嘛”
“启禀陛下,已经组建完毕,人马也已经准备就绪。”
“好,那朕便令你去暗查第一件事,就是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等地的盐政”
“从北到南一一查下去”
“微臣领旨”
“好了,退下吧,而后让曹吉祥前来觐见。”
不一会儿曹吉祥便前来觐见。
“微臣曹吉祥参见皇爷”
“曹吉祥,东厂之前不是探查到京中百官和勋贵家族行商之事嘛。”
“回皇爷的话,之前奴婢接收东厂之时,确实有京中百官和勋贵行商的事。”
“好,这几日你且令东厂细查下。”
“朕要知道他们在京中具体做的什么行当,每笔收益如何,年利润如何,这些详细信息。”
“奴婢遵旨”
“好了,那且去安排吧。”
而后曹吉祥便退了下去,待曹吉祥离开后,朱祁镇便对身旁吩咐的怀恩说到:“怀恩且去司礼监,将今日的奏折送来”
“奴婢尊令”
而此刻的朱祁镇也准备,看下这两日的奏折,虽说以现在大明的内阁制度,只要没有王振那种捣乱的,每天那些朝政内阁基本可以搞定,除非有重大事件,内阁才会亲自前来求见。
但是作为皇帝,可不能将手中权利彻底下方给朝臣。还是得看看奏折,批阅下奏折,了解每日朝中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