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日月山河

第20章 一吐为快

大明:日月山河 待孤问鼎 3683 2024-11-15 08:55

  朱允熥颤颤巍巍的说道:“父亲在时,孙儿时常偷看父亲批阅过的奏章,父亲对每一个奏章批注都很详细,故时间长了,孙儿对处理国事颇有了解。”

  “胡说!你父亲在世时,会不让你看奏章?”

  朱标活着的时候,凡是对政务感兴趣的儿子们,朱标都会不厌其烦的一一讲解。

  朱允炆也是如此,在长孙朱雄英薨后,走入朱元璋视野中。

  “回皇爷爷的话,不是父亲,是……是母妃。”

  朱允熥吞吞吐吐的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个嫉妇,差点误了咱的好孙子。”

  朱元璋把吃干净的面饭狠狠扣在桌上。

  闻声,黄狗儿带着几名太监进殿,询问道:“陛下,您这是……”

  “滚出去!”

  黄狗儿哪敢再问,慌忙退了出去。

  “前几日,孙儿觉得烦闷,在宫中乱转,正巧碰见济熺哥,济熺哥见我神色不佳,问了缘由,孙儿把这些年的苦闷一吐为快。”

  “济熺哥听后告诉孙儿,有皇爷爷在,有什么好怕的,正是因为这句话,孙儿才鼓起勇气,在皇爷爷面前敢说话了。”

  “孙儿在宫中,人人不待见,只有济熺哥愿意亲近,这才跑的勤快些,不成想,传到皇爷爷耳中,却是……”

  朱允熥恰到好处的停了下来,眼泪也止不住的砸落在地板上。

  响起啪啪声。

  “允熥,起来,起来!”

  朱元璋俯身拉起朱允熥的手,瞬间没了刚才的帝王之气,俨然一个平常人家疼爱孙子的老头。

  “这些年,你受苦了!”

  “以后,就从东宫搬出来,咱给你换个地方住,跟你济熺哥一样,住在西宫。”

  朱允熥推辞道:“不可,皇爷爷,这与礼制不合,身为皇孙,要为皇爷爷排忧解难,而不是增添麻烦,再说,二哥平日对我颇为照顾,孙儿受些气也没什么。”

  朱允熥深知朱允炆在老朱心里的形象,扯出吕氏,已是上限,万万不可在朱元璋面前说皇孙的不是。

  “好,好,真是咱的好孙子,以后那嫉妇再为难你,你就告诉咱!”

  朱元璋也发觉此与礼制不合,皇太孙是东宫之主,未就藩和未封王的弟弟们就只能居住在东宫。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意,当初,要不是看在太孙年幼,咱早让这妇人给标儿殉葬了。

  朱元璋以史为鉴,他担心老朱家重蹈历史的覆辙,害怕留下嫔妃太多导致外戚专政。

  故制定的明朝殉葬制度,是宫妃殉葬。

  此制度并不是皇帝的专属,也适用于亲王。

  当初留下吕氏,一是考虑到朱允炆年幼,又是皇太孙的母妃。

  二来吕家只有一女,没有男嗣。

  “这些不算什么,只要能为皇爷爷分担,孙儿受些罪,也无妨,而且还有二哥护着我。”

  朱元璋轻抚朱允熥的手背。

  是咱太亏欠这孙儿了。

  “皇爷爷,孙儿,孙儿想跟济熄哥去龙州。”

  朱允熥鼓起勇气说道。

  “去龙州做什么?”

  朱元璋不悦道。

  他认为朱允熥之所以想去龙州,是因为朱济熺。

  朱元璋在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王时,也怕像汉唐那样出现藩王作乱,颠覆中央朝廷的现象。

  所以在除了只给藩王军事权外,还规定没有皇帝的旨意,藩王之间不允许私下见面,只能在封地里待着。

  朱允熥若封王,他是太子嫡子,肯定是亲王。

  晋世子为下一任的晋王,也是亲王。

  朱元璋决不允许亲王之间过于亲密。

  朱元璋看着身躯颤抖的朱允熥,平心静气的说道:“允熥,你不长于军事,你就待在宫里,跟咱好好学学咋处理政务。”

  “把你这些年欠缺的东西,抓紧给咱补回来。”

  “皇爷爷,孙儿还是想去龙州!”

  朱允熥硬着头皮坚持道。

  因为朱济熄早有叮嘱,让他必须一同前往龙州。

  朱允熥也怕,如果离开了朱济熄的庇护,自己,就什么都不是。

  已经得罪了东宫,朱允熥没有其他退路可选,现在只能一条道走到底。

  朱元璋耐着性子问道:“那你给咱说说,为啥要去龙州。”

  “自孙儿记事以来,皇爷爷整日忙于政务,常常夜不能寐,有灾必赈,有贪必杀,减少穷苦人的赋税,孙儿觉得皇爷爷是对百姓最好的皇帝。”

  “可大明立国已二十七年,民间暴乱此起彼伏,未曾间断过,全州、灌阳之地未平,今龙州之地又起。”

  “孙儿不懂,皇爷爷如此殚精竭虑,为天下穷苦人着想,为什么还有人想造反,想祸乱咱朱家。”

  “故孙儿想借这次机会去寻一寻,这其中的缘由。”

  朱允熥顿了顿,继续说道:“孙儿自小待在宫中,不像父亲和叔叔们,是在大明建立的战火中长大,知道皇爷爷一路走来的不易与各种辛酸。”

  “因此孙儿想去民间走一走,了解百姓的生活,了解地方的治理与士族大家,而不是待在皇宫,待在应天城。”

  “允熥,你真这么想?”

  朱元璋有些狐疑的问道。

  这位孙子近来带给朱元璋的惊喜实在太多了,朱元璋懊恼自己没有早早关注这位孙子。

  若是关注早一点,或许……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愿再往下想了。

  大明下一任的君主,只能是朱允炆,只能是皇太孙,不可再做更改。

  “孙儿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皇爷爷也常教导孙儿们,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明白书中的道理。”

  “只有真正听百姓之所言,知百姓之所想,想百姓之所需,才能知道这民间暴乱为何不停。”

  朱允熥一口气说完,静静等候朱元璋训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说得好!”

  “允熥,是咱低估你了,咱没想到你还是个心怀天下的孙儿。”

  朱元璋被朱允熥的肺腑之言所触动,感慨道。

  “你还是留在应天吧,龙州之地凶险,你就别去了。”

  朱元璋虽内心高兴,但还是拒绝了朱允熥的请求。

  “是,皇祖父。”

  朱允熥不敢再坚持,怕引起朱元璋的猜疑,仔细想想,留在京师也行,这样才有机会讨得皇爷爷欢心。

  “对了,允熥,你也年纪不小了,咱是时候给你说个媳妇儿了,济熺像你这么大都有世子妃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说道。

  哎,标儿走后,咱是没精力了嘛,这几个孩子还都没有娶媳妇呢,咱得挑一挑,把这几个孙儿的亲事给成了。

  “孙儿不急!”

  朱允熥推辞道。

  “胡说,想要个啥样的,或是看上谁家的姑娘,告诉咱,咱给你办!”

  朱元璋故作生气的问道。

  “孙儿不敢奢求像皇祖母那般,有万分之一,孙儿便欢心。”

  “你这孩子,还记得你皇祖母。”

  “孙儿自然记得,皇祖母的音容面貌犹再昨日。”

  朱允熥乖巧的回道。

  “好,你回去休息吧。”

  朱元璋想起自己与马皇后在一起的岁月,有些伤感,不愿再聊,出言让朱允熥退下。

  “孙儿告退。”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离去的背影,呢喃道:“你瞅瞅,咱的孙子都这般大了,你当时就给咱说,这孩子性子急,但心思深,咱还不信。”

  “还是你会看人,这孩子是个好苗子,就是咱发现的晚了,不过,允炆也不错,听话,可做事一点都不像咱标儿。”

  “对了,咱还发现济熺这孩子不但聪慧,还颇长于军事,咱准备让他去历练历练。”

  “记得你最喜欢济熺了,你老给咱说,这孩子从小没了娘,可怜,才半大点老三就打元人去了,要多宠宠。”

  朱元璋对着四下静寂的大殿自言自语道。

  朱标薨后,每到夜晚朱元璋愈发感到孤独,时常想起结发妻子马皇后。

  出了大殿的朱允熥,对着守在门口的黄狗儿深施一礼,道:“多谢黄公公。”

  “小三爷您可折煞奴婢了,奴婢可担当不起。”

  朱允熥一礼,可把黄狗儿吓的不轻,黄狗儿就差跪在地上了。

  朱允熥走下台阶,回首又望了望大殿,才迈步向东宫走去。

  好一会儿,朱允熥怦怦直跳的心脏方缓慢下来。

  不由寻思道:济熺哥平日不显山不漏水,没想到懂得这么多,竟对皇爷爷了解的这么清楚,他是在图什么?

  如此帮我,难道真的是为了我那句允他在漠北建国嘛?

  “陛下,时候不早了,您该休息了!”

  黄狗儿递上一碗补身子的汤药,说道。

  朱元璋年纪虽大了,可房事未停。

  但也到了需要汤药来补一补身子的时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