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殇之风云起

第2章 “熊蛮子”出山

明殇之风云起 西楼暮雨 3905 2024-11-15 08:55

  熊廷弼因在南直隶督学御史任上杖死生员被弹劾,已经在家听勘七年了。接到敕命后便风尘仆仆地从江夏老家赶往京师,一路舟车劳顿不敢停留,等赶到京师时已经是五月了。

  先到吏部报到,给临时安了个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准备派他以这个身份宣慰辽东。不想一月后传来了辽东重镇开原沦陷的消息,内阁慌了神儿,赶忙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杨镐出任辽东经略。在内阁和兵部的催促下熊廷弼于七月匆匆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

  官道上。大队人马飞驰而过,扬起阵阵尘土,猎猎迎风的飞龙旗中心绣着一个斗大的“熊”字,后面旗帜如林,气势逼人。

  在路边一处树荫下骑队停下了脚步,一个家仆模样的老年人对旁边马上坐着的中年人说:“老爷,赶了半天路又热又渴,要不就在这里歇会儿再走吧?”那中年人擦了一把汗,扭头问身后的锦衣卫缇骑:“董百户,你看如何?”身后的董百户已经跳下了马:“熊经略,这么热的天儿,还是休息会儿再赶路吧。”马上问话的这位就是新任辽东经略熊廷弼,他见宫里的上差也这么说,便吩咐道:“那就歇一会儿再赶路。”

  随行的董百户一行人是奉旨到辽东押解杨镐回京定罪的,由于熊廷弼这次从万历那里领到了尚方宝剑携皇命出关,董百户自然要给几分面子,虽然心里对其没什么好感。

  随行的侍卫们纷纷躲到树荫下面纳凉,有的人跑到不远处的村庄找水去了。家仆熊林搀着熊廷弼坐到树荫下,问:“老爷,咱们还有多远才能到辽阳呀?”熊廷弼抬头看看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说:“快了,这里叫十三站,过了这里再走二十里就到了。”

  一个哨兵跑来禀告:“经略大人,前方发现大批难民正往这里移动。”

  熊廷弼站起身:“走,去看看。”

  在一处山坡上,熊廷弼驻马观望,只见成群结队的难民正从辽东方向一路南逃。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肩扛担挑、大车小车一眼看不到尽头,大路上黄沙滚滚,尘土飞扬,不时有人中暑晕倒,后面赶上来的一些散兵游勇还不忘打劫一番。哭喊声、寻爹觅娘、吵吵嚷嚷参杂在一起,显得分外混乱。

  熊廷弼打马冲下坡,后面人也跟了下去。一直冲到难民队伍跟前才停下,排头的难民见一队官差拦住了去路,都惊恐地瞪大了眼看着面前的陌生人。

  熊廷弼高声问话:“你们都是从哪里逃来的?”一个胆大的难民回道:“辽阳,我们都是从辽阳逃出来的。”

  “辽阳?”熊廷弼心里一惊:“怎么,辽阳失陷了吗?”那人道:“没有。”熊廷弼不解道:“没有为何逃难?”那人道:“官爷有所不知,辽阳虽然尚未失陷,可东虏马上就打到城下了,连知州老爷都跑了,我等小民不跑又能如何?”

  这时,队伍里传来一阵喧闹声,几个逃兵正在抢难民的财物,正闹得不可开交。只听熊廷弼喝道:“来呀,给我押过来!”话音未落,一队侍卫冲过去,几下便把几个逃兵押了过来。

  熊廷弼怒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抢夺难民钱财,眼里还有王法吗?”为首的将军瞟了一眼熊廷弼,见他只有几十个人,不禁冷笑道:“你又是谁?好大的口气,在辽东的地盘上,老子就是王法!识相的话赶紧放人,否则,让你好看。”

  果然,说话间几百个散兵游勇围了过来,个个挥舞着刀枪嚷嚷着放人,这架势把难民吓得纷纷逃避,董百户却是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切。熊廷弼更加愤怒了,不等他发话,熊林便义愤填膺地说道:“好大的胆子,你们知道我家老爷是谁吗?居然如此放肆!我家老爷是新任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辽东经略熊大人,奉旨出关赴任,你们瞎了狗眼了!”熊廷弼这串长长的官衔熊林背了好几遍才背熟。

  这话一出口,那几个逃兵首领都呆住了,半响没反应。董百户见他们半信半疑地样子,便打马上前道:“锦衣卫缇骑奉旨护送熊经略出关赴任。”说着将自己的腰牌在几个人眼前晃了晃。

  几个人吓傻了,磕头如捣蒜,哀求饶命。

  熊廷弼问道:“本官问你们,你们是哪部分的?从何而来?必须如实回话。”领头的将军战战兢兢地回话道:“末将辽阳总兵刘遇节,还有千户王捷、百户王文鼎,我等都是辽阳驻军,只因东虏兵锋甚锐难以阻挡,不得已退了下来……”

  “按军规,弃城逃跑者一律杀无赦!来呀————”熊廷弼威严地说。

  刘遇节急了:“熊经略,末将是总兵,你不能说杀就杀,你没有这个权力!”熊廷弼冷笑道:“我没这个权力,那皇上有没有?我不能杀你,那皇上能不能杀你呢?”刘遇节脸色变了:“你……”熊廷弼对熊林说:“请尚方宝剑!”熊林麻利地从背包里取出黄绸缎包裹的尚方宝剑,宝剑一出现,董百户打了个激灵,迅速下马跪拜,身后的侍卫齐齐跪下叩拜。熊廷弼高声宣布:“皇上钦赐尚方宝剑在此,还不叩拜!”

  话音未落,在场的军民人等通通跪下叩拜,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人注意刘遇节和两个小头目已经晕死过去了。熊廷弼厉声道:“请尚方宝剑用刑!”几个侍卫上前架起三人就拖走了,很快便明正典刑了。

  剩余的几百个逃兵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动也不敢动一下。只听熊廷弼大声道:“你们都是大明的官军,不是土匪!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敢再有逃跑者如同此三人!都给我掉头回辽阳。”众人闻言面有惧色,没人应声。熊廷弼又补充了一句:“随老夫一起赶回辽阳!”听了这话,逃兵们才稳住神儿,纷纷叩谢道:“愿随经略大人回救辽阳。”

  在熊廷弼的指挥下,溃散的官军重新聚集起来,清点后居然有二千多人,调转方向踏上了回程。难民们见熊廷弼带着逃兵前往辽阳,深受感动,许多人又跟着队伍返回家乡,大路上的人流开始逐渐往回流。

  辽阳。城门口,一帮逃兵把着城门收出城费,大发国难财,全然不理会民众的怒骂。

  知州衙门。府门大开,家丁们进进出出,神色匆匆地往门外马车上抬行李。管家边走边催促:“快点,快,都装上车————”

  老态龙钟的知州李尚皓在几位妻妾的陪同下,从府里出来仔细检查每辆马车是否装结实了。他瞅瞅天边的残阳,气急败坏地大骂:“没用的奴才,动作快点,天黑前必须装完,趁着天黑今晚就走!”

  管家低头哈腰地说:“老爷,您就放心吧,一准儿按时出发。”

  一个家丁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不好啦,刘总兵和王千户都不见了,据乱兵们说他俩今天早上天没亮就逃了。”李尚皓怒骂道:“这俩混蛋,说好了一块儿走,悄悄的自己先溜了,什么东西!”他扭头见管家还在他身后跟着,更加生气,骂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装车啊!”管家唯唯诺诺地应了声匆匆而去……

  就在李尚皓忙着将金银财宝装车时,熊廷弼的大队人马也到了辽阳城外,他没做停留便率先纵马冲进了城里,大队人马紧跟其后……

  知州衙门。熊廷弼一马当先冲到门前,正好堵住了李尚皓一群人,李尚皓抬头一看,是一个魁梧的大汉,虽然穿着便装仍掩饰不住他的霸气。李尚皓哆嗦了一下,问:“你是……”熊廷弼也懒得和他多费口舌,使了个眼色,一个侍卫把一包东西扔到了李尚皓脚下,他低头一看,差点没晕过去,原来是刘遇节和另外两个头目的脑袋,他后面的妻妾吓得四散而逃。熊廷弼朗声道:“老夫乃新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辽东经略熊廷弼,这几个人就是弃城逃窜的下场,想必你就是辽阳知州李尚皓吧?”李尚皓惊魂未定:“是……”

  “拿下!”熊廷弼喝道。

  李尚皓大惊,却无力辩解,因为他看到了熊林怀抱里的尚方宝剑,只得乖乖得被绑了起来。熊廷弼吩咐道:“先把他押入大牢,家产全部充作军需。”说完打马而去。

  熊廷弼带回来的溃兵成了辽阳守城的主力部队,他撤换了一批贪婪无能的将领,加强战备,储备军需粮草,使得辽阳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

  沈阳辽东经略府。面无表情的杨镐在客厅接待刚到的熊廷弼。两人面对面坐定,杨镐看着意气风发的熊廷弼,心事重重地说:“老夫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芝冈来了,老夫就可以安心的回京了……”

  熊廷弼不以为然:“经略当日如果听了廷弼的建议,又怎么会有今日之惨败!只恨朝中诸公越俎代庖横加干涉,以致局势不可收拾。”杨镐心中不悦,他明白熊廷弼对他们之前的冲突至今耿耿于怀。他略带讽刺地笑着说:“有芝冈坐镇辽东,建虏不需几时即可彻底荡平,老夫是没那本事喽。”熊廷弼知道杨镐在讽刺他,便回敬了一句:“只怕不是没本事,而是没时间了吧。”

  杨镐楞了楞,这才注意到门口站着的董百户等人,他惨然一笑:“这一天终于来了。”回头问熊廷弼:“老夫何时上路?”熊廷弼冷冷地一句:“有旨意,明日一早押解回京。”杨镐突然很释怀的感叹道:“终于可以回京了……”

  熊廷弼到这时还不忘羞辱一番以前的对头,他嘲讽道:“此番回京不知杨经略有何感想?”杨镐没好气地回道:“还敢有什么感想,三法司还是诏狱老夫都认了。”说完起身就走,走了几步突然转身对熊廷弼说:“熊经略,老夫提醒你一句,老夫回京起码还能保全颜面,留个全尸,熊经略以后的结局会如何?恐怕还不如杨某,自己好自为之吧。”说罢头也不回的随董百户走出了客厅。

  熊廷弼气得猛地把手中的茶杯摔到了地上,咬牙切齿道:“老匹夫,死到临头还如此猖狂!”

  次日一大早,董百户便从牢中提出杨镐准备返京。熊廷弼坐在杨镐曾经的椅子上,捧起经略印信,仔细把玩。官差押解着杨镐走出大门,杨镐脸色惨白,一言不发,门口等待他的是囚车。他长叹一声,头也不回的走向囚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