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李渔三顾金华山

第18章 兰若幽尽 五炁归一

李渔三顾金华山 李因上 7956 2024-11-15 08:56

  李仙侣拜访朱梅溪。朱梅溪独自处于家中,避城中倭寇侵扰。李仙侣在其家中做客片刻,告辞后转至朱大典府。朱府大门朱漆剥落,貌似经历一场浩劫。大门口石阶上坐一人,低头目视地面,神情沮丧。

  “朱兄,近来可好?”李仙侣下蹲,与朱万化平视。

  “我为保家尽心尽责,未曾想因许都之事,丢了官府的差事。本以为许都是忠烈之士……如今,家中已遭到朝廷搜掠,家徒四壁。家仆、佣人四散,只剩我六兄弟与妻子耳!”朱万化望见李仙侣,一声苦笑,起身后不知所措。倘若邀请李仙侣入屋,家中已无力招待;倘若不邀请,又未尽地主之谊。

  “朱万侍在家中乎?”李仙侣问道。

  “在,谪凡兄弟可进屋一见。”朱万化接引李仙侣入内。

  六兄弟团聚在院中,加上妻妾和小儿,上下也有二十余口人。自朱大典家被抄家后,上下老小皆受朱梅溪接济。近日,朱万祚、朱万仍及时从父亲军中归来,带足米、面。全家得以苟且度日。

  “这位兄台好生面熟,好似在哪见过。”朱万侍正在院中习武,身体恢复的不错。

  “何止见过!”李仙侣笑颜道。

  “我依稀可以忆起金华山求学时光。兄台定是鹿田寺同学之人。”

  “没错。贤弟还记得我。”李仙侣喜出望外。

  “可惜,我还是想不起你姓氏名谁。”朱万侍用手捂住头部,一副疼痛难忍的样子。

  “来日方长,贤弟仍可静养,日后定会痊愈。”李仙侣作揖后,便要告辞,不便继续打扰朱万侍。

  李仙侣将朱万化带到门外,说道:“朱兄,我尚有一事相告。”

  “谪凡兄弟尽管吩咐。”

  “我近日搜集城中倭寇扰民之事。窘于天下大乱,官府无暇顾及城中百姓矣!”李仙侣一声叹息。

  “我召集的义军尚在,虽皆为爱国忠烈之士,但家中已发不出粮饷,只得按兵不动。唯等家父带兵归乡,两军合兵一处,共同缴贼。”朱万化握拳,眼神坚定。

  “多等待一日,城中百姓便会多受一日之苦。”

  “我家中六兄弟,加上大儿朱钰、朱禺,和谪凡兄弟,便可组成一支九人的小队。在城中抗击倭寇。”

  “此计甚好!”李仙侣一拍大腿,称赞道:“现今城外瘟疫横行,我可建议新任知府王澧,令金华城闭城门十五日,防止疫情蔓延。我等便可清剿城中乱倭。”

  “我亦有此意!”朱万化与其一拍即合。

  随后,两人便按商议行事,自行在城中抗击倭寇。城中倭寇人数不多,至多二三十人。因手中东洋武士刀锋利无比,无人敢与其对抗。常趁夜色,三五成群,打家劫舍。

  李仙侣获王澧知府同意,得令封锁金华城诸门。

  金华城周围十里,基宽三丈,面广三之一,高倍之。原有城门十一,现存者有七,为南面的清波门(柴埠)、东南的八咏门(元畅门)、东面的赤松门(梅花门)、西南的长仙门(水门)和通远门(望门)、西面的迎恩门(朝天门、兰溪门)、东北面的旌孝门(义乌门)。城门兵士以巨石封堵七门。

  李仙侣与朱家两代义士,四处寻捕倭寇。曹氏听闻后,亦执意要加入抗倭队伍。

  七日已过,倭寇皆藏匿不出;官兵先行关押城中参与拜金教之百姓。第八日,倭寇食物断绝,趁夜色突袭八咏门。兵士见东洋人皆避之。倭寇与教徒协力搬运堵门巨石。

  李仙侣闻讯带队赶来,遇倭寇头领。

  “李仙侣,好久不见!你为何还不来加入我拜金教,欲食言乎?”倭寇头领正是他曾在萧山见过的强盗头子夷术。

  “原来是你,从萧山转移到金华来了。”李仙侣也认出了夷术。

  “我现在可是拜金教的左护法,专门负责召集流落在明国的东洋浪人。不曾想,你竟是‘中土之炁’之化身。教主四下寻你,欲亲自杀你。”

  “你和许都是什么关系?”李仙侣问道。

  夷术拔刀,说道:“教主亲自纠集西洋人势力。右护法许都便在教中,负责召集明国起义军势力。西洋、东洋、起义军三股势力已成围剿明国之势,只待清军入城,共同瓜分明国遗产。”

  “幸好白头军暂时平息。”朱万化已取下背上风火轮。

  “许都仙法超脱,所率白头军火器先进,却不料仍被斩杀,都是你干的好事。今日,你我正好做个了断。”夷术还未说完,便举刀径直向李仙侣冲来。

  朱万化与李仙侣相隔数十米,护之不及。

  李仙侣伸手去抽背上青莲剑,却摸了个空,只怪出门太匆忙。他接过朱万侍扔来的红缨枪,朝夷术冲去。他几个健步加速,形如闪电,还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已一枪刺穿夷术胸膛。

  朱家兄弟见势士气大震,皆亮出身上兵器,冲向其余几位倭寇。朱家的八极枪法对抗倭寇的辟邪剑法,打得有来有往。

  “朱家兄弟,我来支援你们。”李仙侣刚说完,却感到背后一股阴风,回视身后,竟还站着一人。

  “你可曾听过,东洋有扶桑忍术。”说话之人正是夷术,胸前伤口正慢慢愈合。

  “少废话!”朱万化距离夷术最近,手持风火轮,冲着他的腹部又是一记突刺。

  夷术应声倒下,表情先是痛苦,后是平缓。腹中伤口又逐渐愈合,咬牙切齿地说道:“定令你后悔之。”

  他抄起手中武士刀便朝朱万化砍来,逐一将风火轮的利刃给削去了。朱万化未曾想东洋武士刀如此锋利,风火轮只剩一对光秃秃的轮子。地下败落轮上铁刃。

  “朱兄,让我来。”李仙侣及时杀到,用红缨枪头突刺夷术。

  夷术转身举刀砍杀,又将红缨枪的枪头给削去了。李仙侣只能改用剩下的枪杆,使棍法,与朱万化共同抵抗夷术。正当三人打得胜负难分时,忽见夷术双袖中各自飞出一物,直取朱万化前胸、李仙侣脸颊。

  两人皆倒地不起。李仙侣手摸脸颊,已被钉入一根钢针,所幸未伤及双眼。

  “朱兄,朱兄!”李仙侣呐喊道,拔出钢针,脸颊血流如注。

  “算你命大!不然早已瞎了。”夷术被饿了几天,已然双眼突出,显得更加凶狠。

  “是葵花宝典。我已被封了胸前心轮,浑身使不出力。”朱万化声音由强至弱。

  “好眼力。葵花宝典加之扶桑忍术,威力远胜《太乙金华宗旨》。”夷术得意道。

  城中倭寇虽然人数不多,但皆为精锐之士,有以一敌百之勇。远处,朱家兄弟已然摆出七星阵,抵挡二十余名倭寇的轮番攻击。

  “先除去你,再去解决朱大典家的小杂碎。”夷术从袖中又放出一枚钢针。

  李仙侣慌忙躲闪后,又迎来夷术一招武士刀砍击。他以枪杆抵挡,枪杆被斩断为两截。李仙侣临危想起《太乙金华宗旨》,始终不得其解。为何书中从来不提武学招式,只讲内功养生。

  “仙侣哥哥!”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你的青莲剑!接着……”

  李仙侣乘月光看清曹氏的倩影,腾空接过青莲剑。

  “青莲剑!休想……”夷术袖中飞出第三根钢针,被李仙侣手持青莲剑击落。

  轮到李仙侣发起反击了,手中青莲剑与武士刀相抗,毫不费力,将武士刀劈为两段。曹氏的拳法,师承武僧,招式亦是行云流水,制伏不少拜金教众。

  夷术恼怒,将袖中钢针持于双手,夹在指间,忽的八针齐发,速度三倍于方才。李仙侣闪避不及,胸腹所中四针。

  “你太小看葵花宝典的威力了。”夷术趁机再次八针齐发。

  李仙侣身体不由自主,又中六针,浑身气穴已被封禁,双手用不出力,手中青莲剑落地。

  “就这样慢慢将你折磨致死吧!”夷术又来两轮八针齐发。

  李仙侣浑身上下被封气穴二十六处。

  “先砍尽你手脚,再将你祭献给教主。”夷术拾起地上青莲剑。

  “臭倭寇,不许你伤害我的仙侣哥哥!”曹氏拖起李仙侣身体,却发现拖不动,便张开双臂,挺胸挡在李仙侣面前。

  夷术见曹氏美若天仙,问道:“他是你兄长?”

  曹氏摇摇头。

  夷术诧异,又问道:“他是你夫君?”

  曹氏还是摇摇头。

  “那你为何要挡在他前面,我可一剑取你性命。”夷术一剑刺向曹氏,划过伊人脸庞,又急停下来,见满脸是血的曹氏毫无忌惮。

  曹氏泪水落下,浸湿膝下地面,哽咽道:“我只知仙侣哥哥心怀天下,想救百姓于水火,却未能得志。死我一个普通百姓又何妨?”

  “重情义之女子,我喜欢。”夷术一脚将曹氏踹开,道:“我先杀他,再让你做我的压寨夫人。”

  夷术忽见李仙侣腹中一轮四色金华在高速旋转,大惊失色道:“金华显神哉?”

  炁无色无味,常人肉眼不可见。炁入人体,经后天修炼,集为金华。常人见金华显神,必有大事。

  二十六根钢针从李仙侣体中齐齐射出,纷纷插在夷术眼、耳、鼻、舌、身上。夷术顿时感官全失。李仙侣接手青莲剑,负伤忍痛,将夷术首身斩为两段。夷术身躯化为血水,不复重生。

  李仙侣看远处,剩下的倭寇也已倒在血泊中。朱家兄弟的八极枪法和七星阵并非浪得虚名的。

  “东洋人已清,城门官兵速速回岗,抓捕拜金教残党。”李仙侣下令道。

  拜金教众见状,知大势已去,皆束手就擒。城门兵士方才出动。至此,城中贼人日渐稀少矣!

  再过七日,城门复开。曹氏报仇心切,继续居住城中,向居民打探拜金教行踪。她得知拜金教教主已得右护法许都遗留之《太乙金华宗旨》。教主修习数月,已有大成,向城中实施报复,杀人于无形。每日城中暴毙数十人。府中王澧、许檄彩等大人夜不能安睡,令人打更卧室中,以防梦中暴毙。遂安排李仙侣深入调查此事。

  曹氏打探到,教主所藏匿在金华“兰若寺”,具体位置不明。只有少数居民半夜无意间到达,所至“兰若寺”之人,多数夜梦暴毙家中;又有少数人平安无事,不知何故。

  “从未听说金华有兰若寺。”李仙侣听完后摇头道。

  兰若(rě)为“阿兰若”简称,源自梵语aranya音译,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后也指一般的佛寺,《俱舍论》云:“一牛鸣地,可置兰若,取离喧故也。”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则称:“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李仙侣推测道:“兰若即指僻静的荒郊野寺,寺名不一定是兰若。”

  曹氏一番沉思后,说道:“仙侣哥哥,我听说万佛塔下原先有座荒寺,叫做永福寺,寺外是乱葬岗,半夜三更鬼哭狼嚎,无人敢入。”

  李仙侣道:“可永福寺已不复存矣!”

  曹氏又道:“城北还有座西峰寺,在荒郊野外。”

  李仙侣颔首道:“西峰寺在县治西一百八十步,始建于永乐年间,复建于万历年间,因白头军之役破败,已成坟场。”

  “另外,武义县确曾有一座兰若寺,现已不存矣!”曹氏指向远方说道。

  李仙侣带曹氏调查城外西峰寺遗址,无所获,只得回城。

  夜半三更,风雷大作。李仙侣欲回家中避雨,至城北,现寺庙;大殿壮丽,有匾额曰“兰若寺”;殿后有塔,塔下有白色幽光。地上所生蓬蒿如人高,周遭无人来往。东西两侧为僧人居住房舍,门皆虚掩,唯南面一间小屋门上,挂一新锁。殿东角为一片修竹,阶下有大池塘,野藕丛生,莲花绽开。至此,雨即停。

  “莫非这就是兰若寺?”李仙侣只身入寺,心中惶恐。

  他欲回身寻官兵帮助,却见来路不复寻矣!四周皆蓬蒿,蓬蒿外围巨岩;岩壁平滑,无法攀爬。

  “这可如何是好?”李仙侣身上起了冷汗。

  “仙侣哥哥!”

  他身后有熟悉女声,回身如愿见曹氏。

  “莺璐,你亦为何来此?”李仙侣心中不知是惊,还是喜。

  曹氏说道:“夜梦起身,不能入睡,便在城中游荡,不料置身于此。”

  “此地看似兰若寺。”李仙侣将方才发现诡异之处,尽数告知曹氏。

  两人探寺中空无一人,共议只能在此过夜。李仙侣入僧人居住房舍,铺蒿草当床,架木板当桌;又入隔壁房舍,为曹氏铺设。

  “仙侣哥哥,为何要一人一房?”曹氏埋怨道。

  “一人一间房足矣!不必一人两间。”

  “我是说,我们可以同住一间。寺中昏幽,心中惮怕。”曹氏缩起身子。

  李仙侣说道:“可我俩非夫妻,不能同房矣!”

  曹氏跺脚说道:“哥哥可学柳下惠。此地四下无人,天亮后,你我依旧清白。”

  “柳下惠是为救人。莺璐无病无痛,无需破格。”

  “哥哥可知,不久后,我便出嫁!出嫁后,便不可伴哥哥出行矣!”曹氏眼中含着泪水。

  “此乃好事!贵夫君必会相伴莺璐出游,无需谪凡耳。”李仙侣为曹氏感到欣慰。

  “可我中意之人,是仙侣哥哥!经拜金教强夺,我家中已无家产,爹爹变卖驯鹿,不得已将我许配给城中某公为妾,收礼金白银百两。我自知哥哥家中贫寒,但为人善良、大义,只愿长相伴左右,从未提嫁娶之事。”曹氏泪流满面道。

  “是此!”李仙侣看向曹氏,见伊人美如画,心如驯鹿乱跳。

  他对曹氏之感情,是男女之情乎?为何他已经娶妻,又会爱上别人?男人三妻四妾,为延续香火,却未尊重女人的感受。倘若自己爱上了曹氏,那么家中徐氏又是何地位,岂不是背叛了徐氏?

  李仙侣一言不发,独自走出曹氏房间,回自屋关上房门休息。只留隔壁曹氏嘤嘤声不断。

  他伴哭声入睡,心中忐忑,刚要入梦,听有人推门进卧室。他急忙起身观之,正是曹氏入屋。曹氏卑微到下跪,求同床共枕。

  “你已许嫁。某公出百两白银,待曹家不薄。婚后定会好好待你。我身为兄长,亦不可辜负某公。”

  曹氏只得离去,片刻后又转身回来,将一锭金子置于李仙侣床褥。

  李仙侣斥责道:“此乃不义之财,会污染我的思想和清白。”

  他不忍起身去看曹氏可怜巴巴的样子,遂将金子投掷到门外院中。曹氏羞愧,拾金而走,嘴中喃喃自语:“仙侣哥哥今日为何如此铁石心肠?”

  曹氏闭门而去,院中声响不复。李仙侣整晚辗转反侧,至东方已白,方才入眠。

  李仙侣睡至晌午,醒后已在自家中。家中妻女误以为李仙侣已暴毙,见其方醒,皆大悦。他出门,正好遇上曹氏。曹氏对其诉说昨日梦境。

  曹氏昨夜梦见兰若寺,遇李仙侣苦苦纠缠自己,与李仙侣梦境正好相反。

  李仙侣听闻后大笑!昨夜之事,只是一场大梦!但梦中曹氏所提出嫁之事,千真万确。

  两人闻官兵报信,昨日城中依旧暴毙数十人。两人探视暴毙者,男子居多,多为日常贪色、贪财之人,脚板心有小眼孔,如锥刺,流出缕缕血丝。

  李仙侣推测道:“教主得《太乙金华宗旨》相助,已然控制梦境,在梦中以财色诱之,杀人于无形。”

  “所幸你我皆未因财色所动,得以保全性命。”曹氏叹息道:“现在该如何?”

  “我梦中所见兰若寺后有一塔,形如万佛塔,塔下竟有白色幽光。”李仙侣见此幽光,似曾相识。

  “此为梦境之疏漏?万佛塔!可去一探。”曹氏机灵道。

  李仙侣带朱家兄弟前往,开万佛塔底座石板,得密道。众人鱼贯而入,洞壁有洋油灯,亮如白昼。道尽,现“塔下寺”,层高二丈,长三丈,宽三丈,方圆九井。寺内仅有一殿,匾额书之“兰若寺”。

  寺门杀出倭寇两三人,皆被李仙侣制伏。寺内陈列佛器、珍宝一百八十三件,其中“五代鎏金铜观音造像”为镇寺之宝。

  寺中坐立一残腿洋人,正是哥泽教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哥泽教主竟一直藏匿于金华城下,暗中召集组建拜金教。教主生来就有过人之处,可入常人之梦,以梦境指挥教徒行动;唯修行之人不为其所控。故其早年拜仙山,入金华山,为集山中儒士。中途被众人赶下山,有智者寺武僧打断其腿,怀恨在心,寻求报复机会。

  哥泽陷入绝境,却触发显现腹中西域之炁。回忆起界构大师所言,萌生汇聚五炁之意。顺应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所言,普天之下,应皆信西方宗教,将华夏改造成为天主教国家,再受西方教皇牵制。

  倭寇夷术为其所用,为左护法;观景先生在其利益诱惑下,终为右护法。

  他遂派教徒四下寻找,欲带回界构大师、达达道长、载存先生、李仙侣四人,皆晚一步。载存先生早走一步;界构大师有武僧保护,不得近身;李仙侣隐姓埋名,寻不得;达达道长为保炁,自愿坠身仙瀑谭。但最终,四炁皆被李仙侣所得。哥泽对李仙侣恨之入骨,又因其勤于修炼,功力高强,无可奈何之。

  听闻许都兵败,夷术被斩杀,自知大势已去,便使出最后一手,提升功力强行入李仙侣之梦,企图在梦中杀之,终不可遂。

  “华夏民众士可杀,不可蒙蔽,唯有杀尽汉民,方可成我葡国大事。”哥泽面对众人毫不畏惧,似乎早已知道结果。

  “拜金教至此灭亡矣!何以杀尽汉民?”李仙侣问道。

  “只怪本教沉不住气,硬要与官军正面相抗。本教已引清兵入华,不多日,金华城便破,砍头如雨下,血流成河。”哥泽冷笑道。

  “满人与我华夏同宗同祖,何以杀人如麻?”李仙侣不相信他,便问道。

  “权贵思想单纯,可受西洋各国所控;汉人再受权贵所控。西洋各国欲在华夏割地、殖民,索要赔款,可得华夏矣!汉人将终日吸食乌烟,再也战心。西域之炁,你拿去也无妨。权贵终将不用汉人之术,不从汉人所想,只为巩固权贵统治。”哥泽掏出身上匕首。

  “如此一来,华夏之思想和科技,将停滞两百年之久,无所发展?”李仙侣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两百年后,西洋各国早已反超华夏,再次打开华夏国门……”哥泽佯装将匕首刺向自己腹中,持匕首之手却在空中调转方向,将匕首掷向中央立柱。

  “就让你们给本教陪葬吧!五炁将永远被压在地底,不复天日。哈哈哈……”哥泽已用尽十二成功力,口吐鲜血。

  匕首刺穿立柱,众人退出大殿。兰若寺轰然倒塌,哥泽被压在废墟之中,暴毙。

  地下震感明显,地上万佛塔亦摇摇欲坠。

  “仙侣哥哥,倘若万佛塔倒了,地宫也就塌了。如何是好?”曹氏挽着李仙侣手臂,焦急地说道。

  朱家大儿夺废墟中珍宝,已寻门欲出,被堵在门口。

  “万万不可,父亲说过,万佛塔是守卫金华城之塔。这些珍宝、佛器是镇压邪灵用的,万万不可带走!”朱万化喊道。

  “就让诗仙保佑金华城基永固吧!”李仙侣将青莲剑猛地插入立柱,竟将裂缝连了回去。

  “太好了,柱子不塌落了。”曹氏鼓掌道:“快,拿些石头加固。”

  朱家子弟皆放回珍宝,运兰若寺废墟石料加固之。

  “仙侣哥哥,你的青莲剑如何是好?”曹氏眼看立柱被加固得愈发结实,青莲剑已深不可见。

  “本身就不属于我,就让它留在这,完成更重要的使命吧!”李仙侣欲转身出去。

  白色幽光从兰若寺废墟中缓缓升起,落入李仙侣腹中。李仙侣腹中金华终集齐金、青、黑、赤、白五色。

  万佛塔基加固完毕,众人出地宫重见天日,心中大悦,向官府报捷。唯李仙侣心情沉重,愁眉不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