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我发现了新大陆

第87章 战帖

  巡查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说不好听的,其实就跟混日子差不多,是那么的枯燥而无味。

  但能把这样混日子的工作,做到校尉一级,甚至是上尉一级,马上就要升到最低级的将军一阶,也是很了不起的了。

  在同级军官中,王英的名气不小,因为他从来都没有犯过错,每年评优秀将官也都有他。

  大家都说,他会是这一批校尉中,最早升官的。

  这也是为什么,陈校尉手下文书,在说陈校尉接到了与墨西哥接洽的差事时,有些得意的缘故。

  因为这是个镀金的好差事,完成的好的话,甚至可能会连生两三级。

  到时候,陈校尉,就该叫陈守备,或者叫陈参将了。

  当然,也可能会封一个游击将军或武典将军。

  不管是哪一个方向,都会稳稳压住王英,成为这一代校尉中的第一人。

  到时候,他的势力也会增大许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是群居动物,都有亲疏远近,会本能的站队。

  即便你没有要去争的意思,私下里都有人会以你朋友或手下的名义,去帮你拉拢。因此而与人发生冲突的例子,其实也不在少数。

  这种事情无法避免,就算再完善的法制都没办法。

  因为这是人性。

  朱慈烺也没有刻意的意志人性,让所有人都像机器一样冰冷,因为那样就缺少许多的创造力,导致科技的停滞不前。

  那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其实,与前方接洽的活,王英也是可以接下来的,因为他有靠山。

  先不说他的本体是皇帝,就是这具分身的师傅,也是一名千户。

  千户虽不算什么大官,但帮他挣一个镀金的机会,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不愿意去。

  刘启元也不是很希望他去。

  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事儿,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甚至刘启元私下还交代过他,练兵千万不能松懈。

  这是从十年前就不断告诉他,也是刘启元一直所坚持的事情。

  哪怕手底下只有十个人五个人,也要每天训练。

  就算是伍长,只能管五个人。五个精英和五个草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关于这一点,王英和刘启元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他们不管身在什么岗位,都不会松懈于练兵。

  “王校尉,有您的帖子。”

  晚上,刚回到奉安城,手下什长就给他送来一封帖子,看那什长的表情还有些尴尬。

  “又是战帖?”王英问道。

  “嗯。”什长点点头。

  王英皱起眉,打开了战帖。

  战帖没有太多内容,只有双方姓名和比斗日期以及相应的演武场。

  这是兵部统一书写的,就是个意思,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描述,什么既分高下也决生死之类的,根本就不可能有。因为过多的语言描述,可能会使意思变了味儿,而且演武场的公开比斗虽然是无限制格斗,但不允许致人伤残。

  打伤了,流血了,甚至胳膊掉环了,都没事儿,只要是可以治疗的就行。

  但若是把人打残打死了,就算是获胜者,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如果把人打残了,这人没有劳动能力了,那么他这辈子所有的花销都要责任方承担,而且还要照顾他。

  如果把人打死了,责任方除了要坐牢,要受鞭刑,还要给死者父母当儿子尽孝。

  所以,在比试中,虽然都下狠手,但却没有下死手的。

  因为安全性比较高,就有不少人喜欢通过挑战,提升自己的名气。

  在演武场里也是有排名的,根据获胜场次和积分有排名。

  只有同一个级别,才允许挑战切磋。

  不然的话排名第一的,一天不知道得接多少场企图一站成名的烂仗。反正不能大残打死,挨顿打能博个名,许多人都是愿意去做的。

  王英参与的比斗不多,他的工作比较忙,经常要各处跑,所以就不像生活在天启城的这些人,可以经常参与。

  因此,他的排名不算很高,只是中等。

  但妙就妙在,他所参与的大大小小的比斗,从没有输过一场。

  因此,他的名气还是不小的。

  在年青一代中的呼声很高。

  也因此,弄的他有些烦扰。

  因为经常会有些实力不怎么样的家伙去挑战他。

  就像今天,他人在奉安,距离天启有大半天的车程,却接到了这么一封战帖。

  他当然可以推掉,因为他确实工作繁忙。

  但那样的话,就会被笑话。

  不过,他推掉的,或干脆不去的场,似乎也不少了,他好像也不在乎这个。

  “不用管他,没时间。”

  “好。”

  战帖上的挑战者名叫刘大壮,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也没听过他的名号,应该只是级别刚上来,想找他试试手,或提升一下自己的知名度。

  王英没兴趣当这些人的磨刀石。

  他先将车子挺好,然后洗了把脸,用香皂洗的,毕竟香皂可以很好的去掉身上的尘土感,会让人感觉清爽。

  这玩意儿的制作难度不高,早在十年前就制造出来了,现在家家户户都用得起,并不算昂贵。

  在朱慈烺之前的大明,虽然已经有类似的胰子、皂角、药皂之类的东西,但价格都很昂贵,普通人根本就用不起。

  如果让现在生活在清国统治下的人们,知道远在大洋之外的大明百姓生活的如此富足,想必会无比羡慕。

  简单擦洗了一下,王英迈步往食堂走去。

  食堂、公厕、澡堂子,这都是优先建造的,就是工期赶不上,也得做个简易的,搭个棚子先用着。

  因为这几样都是很重要的。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

  食堂这会儿人不少,但因为是计划饮食,所以食物都是打好了的,只需要排队去领取即可,随到随拿,很方便。

  王英去的时候,排在队伍的最后头,前面有他的兵,但他不喜欢插队。

  而且,也没有插队的必要。

  因为一个人领餐的时间,基本不会超过十秒钟。他这一列前面大概有三十多个人,没一会儿也就到跟前了,基本上一直就在往前走,不会有排队半天都没有变化造成的漫长感。

  “王校尉晚上好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