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军开拔
一个不留。
刚听到这句话,霍恩吓了一跳,他还以为,是吕青要将这几十万战俘统统坑杀。
但随后吕青的补充,则让他松了口气。
“大明不养闲人,这几天,他们吃也吃跑了,有病的也救治了。是时候让他们出出力了,也算是适应适应。将他们分配好,作为民夫,去前面修路。到了敌军主城,让他们去前面攻城。”
攻城不比阵战野战,有城池作为依托,攻城方则要比守城方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损耗。
所以,攻城战时,将敌国百姓先行驱赶到城下以扰乱敌军军心,是很常见但又被很被人所唾弃的攻城方式。
“经过统计,战俘数目约五十四万,让这些人组成人体防线,敌军就会有所顾忌,咱们攻城的损耗也小许多。”对于这个计谋,霍恩是能够接受的。
他是行伍中人,打生打死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绝对不是什么圣母,之前之所以震惊,是认为这些战俘都应该为大明所用,直接坑杀未免有些太过浪费。
不过,吕青却摇了摇头,他说:“只是为了攻城的话,咱们完全可以用坦克开道,将城门轰开。”他的神态看上去有些遗憾,“如果他们不是与咱们直接阵战,而是选择游走野战或守城战的话,咱们应该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这话倒是不假,战争中许多以少胜多的例子,都是自守城战里出现的。
比如太祖还未建国时,曾命蓝玉镇守洪都城,蓝玉以三万对上陈友谅十几万大军,愣是守了快四个月,打到陈友谅还以为城内有八九万人。
又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晚年时急于为蜀汉打下基础,多次北伐,结果每次带着兵马过去,魏国就是坚壁清野,任你怎么骂都不出来。
孙武曾说,兵法,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用兵的最高境界,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一战胜之。不求战而胜之,但求胜而战之。
其实,都是质朴的大学问。
毕竟打仗就是打钱啊。
汉武帝前,文景二弟攒下了大量的钱粮,多到国库都堆满了。
结果汉武帝打匈奴打了八年,差点给国家都打破产了。
春秋时期,各国征战,多在平原,运送粮草尚且损耗巨大,二十一石粮食,到了前线只能留下一石,那二十石,都是押运粮草队伍的损耗。
这可是二十比一的比例,而汉武帝征匈奴,损耗更大,两百零一石粮食,有两百石都是损耗,路途遥远,变数颇多。
要是按这个比例来算,就是以这十年韬光养晦攒下的钱粮,都打不了一场富裕仗。想要这么吃,根本不行,必须要就粮与敌,国家最多就是一来一回提供粮草。
之所以能这么惬意的打仗,主要还是在于他们的运输成本和效率都很高。
十年时间,他们一直在修路,道路平坦宽阔,还有汽车运送粮草,一个昼夜就能送到前线。
损耗,基本就没有,毕竟一辆车只需要两名司机押运即可。
至于路上安全与否,那根本就不用担心。
大明境内早就没有流民土匪了,官道上沿途还有驿站和执勤官兵,就是车坏了,都能在几个小时内给你解决。退一万步讲,就是真的遇袭,车上也有紧急信号发射装置,可以发送一个坐标。
而这个信号的接受速度也几乎没有什么延迟,比任何手段的警示都要快的多的多。
打仗,很大程度也是信息战。
当你可以随时掌握己方和敌军动态的时候,那打仗就跟打游戏开了透视外挂一样。
而且,这还是单方面的。
论科技,大明,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几百年。
也就是朱慈烺太过求稳,不然的话,现在这几十万人开赴故国,怕也是一路横推。
当然了,这么远的距离,大明的优势就会被削弱许多。
至少粮草没办法及时供应上了,必须就粮与敌。
“如此一来,磨刀就成了单纯的见血,效果差了不少。”吕青颇有些担忧。
霍恩安慰道:“大帅无需多虑,这些年,士卒们的训练从未松懈,集体素质都非常高。咱们也是从家乡过来的,和家乡的兵员素质对比一下,您还判断不出高低吗?”
吕青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虽是骄兵悍将,可至少咱们的拳头够硬。但愿是我多虑了吧,你去通知下去吧,大军准备开拔。”
“是!”霍恩领命下去了。
······
大明的效率很高,因为信息的传递速度很快,毕竟是采用的相对先进的无线电传输,比原始的传讯方式更快更准确。
营帐都收了起来,放在随行的越野车内。
战俘们,则被甲士们堵住了几面,像是放羊一样领着往前走。
沿途,为了方便粮草的运输,便继续修路。
不过临时修的路,最多只能算是清除了障碍物的土路踩实了而已,没有混凝土路那么结实平稳。
所以,一些吨位比较大的大货车,就没办法通行的了,只能通行一些中小型客货车,如果遇到雨天,道路泥泞,那行进就更受影响了。
还好这里气候干燥,不常下雨,根据气象观测,最近一个月都是晴天。
只是,接下来的路,就只能走着去了。
首先路不够好,车辆通行不安全,其次多了五十万战俘,车不够。
着是到了故国也没条件一直坐车,干脆就借着这个机会,让大部队再提前适应一下徒步跋涉,以免到时候冷不丁的来一下受不了。
好在平日里士卒的训练都没有松懈,每日都要进行大量的越野跑和负重越野跑,毕竟如今大明是以步兵为主的,也就是所谓的野战军,这徒步跋涉的水平可是差不了。
即便是战时,每日的行军时间要更长,距离要更远,除了辛累一些,都还没有什么不能适应的。
相比之下,墨西哥联军的战俘就有些够呛了。
他们的体格本就不太好,许多还是临时征召来的,没有这种长途跋涉的经验,许多脚上都磨出了水泡。虽然没有娇气到走不了,但到底是疼,行军速度还是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