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君本素人

第19章 石灰窑提拔沈恭

君本素人 霜夜江枫客 1577 2024-11-15 08:59

  乾清宫

  朱慈爝陶醉着,吴巧儿轻抚琴弦,四下美酒佳肴乱堆成一片

  老太监走上殿来

  “陛下,有一封周大人的奏疏,司礼监不敢专断,特意来问陛下。”

  朱慈爝极其烦躁,“凡事都听周大人的,别来烦朕!”

  吴巧儿停下了琴曲

  “陛下,依臣妾看,还是家国大事重要,陛下还是看一看的好!”

  “既然爱妃这么说了,那就看看吧!”

  朱慈爝接过了奏疏,里面的意思大概就是开放东南沿海海禁,改变重农抑商的国策,征收商税,给商业发展以宽松政策

  “爱妃你学识渊博,还是你看看吧!”

  吴巧儿接过了奏疏,看了两眼,对于其中利害,她当然不懂,她唯一知道的,这周孟尝是治世能臣,他倡导的一定要阻止

  “陛下,这重农抑商和海禁是祖制,依我看,还是不要开这个口,那些番邦夷狄人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周大人怎么也犯糊涂了,你把奏疏给周大人退回去,就说朕说的,不要违背祖制!”朱慈爝把奏疏扔给了老太监,便不再理会

  周孟尝正在内阁大堂办公,接到被退回的奏疏,十分着急

  “王公公,你有没有跟陛下说明其中利害呀?”

  王公公苦笑道:“我是做奴才的,实话跟您是说,现在那个吴娘娘可真是一号人物,她说什么皇上都照做!”

  “唉,您忙去吧,我以后再想辙。”

  王公公前脚出门,邓公艾便走了进来,“开海禁的事成了吗?”

  “唉,刚才王公公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是那个吴贵妃在捣乱!”

  “红颜祸国呀,对了你看看这个。”邓公艾把一份奏疏递给了周孟尝

  周孟尝扫了几眼,奏疏大概意思就是杨室章在江浙当知县,严明法度,大搞文明城市建设,翻了很多冤案

  “这杨室章果然还是有两下子,你想?”周孟尝把目光转向了邓公艾

  “朝廷急缺人才,加快提拔,先给他个浙江巡按御史。”

  周孟尝点了点头,“要是他再干的好,就升布政使,再升巡抚,要再干的好,最后就就把直浙总督给他,让他扫平海盗!”

  “行,我去安排。”邓公艾走出了内阁大堂……

  周孟尝穿着一身便装走进了应天南城石灰窑

  四处尘土飞扬,满山衣不遮体的民工们用推车把石头推下山道,运到火烧池子里,四处冒着呛人的白烟,一眼望去,都是人间疾苦

  “你们工头在哪呀?”周孟尝捂着嘴,向一个民工问道

  “你是说新来的沈头吧,在窑里呢!”

  周孟尝强忍着走进窑洞,只见里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只见沈恭穿着一身粗布背心裤衩,奋力挥舞着铁镐,全然看不出进士的身份

  “你就是沈兄吧?”周孟尝捂住道

  沈恭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转过头来,“你是?”

  “鄙人姓周名孟尝!”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周大人。”沈恭紧忙行了个礼

  “沈兄呀,你这石灰挖够了,也该干点正事了吧,兵部有个给事中的空缺,你……”不等周孟尝说完,沈恭便打断了他

  “大人的心里我领了,朝中奸人作祟,不如在这挖石灰痛快!”说罢沈恭继续挥舞起了铁镐

  周孟尝冷哼了一声,“我还以为是个什么治世大才,原来是个没真本事的狂口书生!”

  “什么?”沈恭扔下了铁镐

  “当年的比干怎么不辞了丞相去挖石灰,诸葛亮怎么不辞了丞相去做工头,你是怎么学做古代贤人的!”

  周孟尝一番话好似醍醐灌顶,沈恭连连叹息,自己还是读书人,怎么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忘了

  周孟尝笑了笑,一把拉起沈恭走出了石灰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