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蓝弋和福喜这样,身材不够魁梧,体格不够强壮的,是没有资格被编进禁军用于前方对敌作战的,也可能是顾念他们年幼,就被安排成了杂役,负责军队的伙食。
说到做饭,可能是蓝弋在几千年后做的最多的事情,家庭版的机器人,最关键的作用就是照顾一家人的起居生活。
民以食为天!
福喜虽然是个小奴,但从小在蓝家主要任务是陪伴蓝弋,照顾他日常生活,对于烹饪这些,真是一窍不通,当他看见蓝弋熟练的生火,熟练的切菜,熟练翻炒的时候,虽然惊讶,但他把这一切都归为了,老道所说的后遗症。
***********
李元昊在一天之内连破金明三十六寨,刘平全军覆没,这样的消息用最快的急报从延州发回朝廷,也需要至少三天的时间。
当北宋的一把手,大boss宋仁宗赵祯拿到一手线报的时候,气的差点没昏过去,而后也只能苦笑一下。
范仲淹去延州要查问真相,能力是不用怀疑,但他在奏章中奏明的事情,多少有些危险。
过了好一会,赵祯说道:“准!”
如果三川口之战,不是刘平投降,而是另有隐情的话,赵祯想到这里,扶着龙椅的手猛烈的颤抖起来。
会有几分的可能呢?
“宋相公,你说。”
“陛下,在真相未揭晓之前,臣不敢揣测,但臣相信前方将士对陛下和国家的忠心。”
“滑头~”赵祯在心里想到。
“给朕拟旨,着范仲淹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升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专掌军务与刑狱,全权负责这次事件的调查,若有不遵者,格杀勿论!”
宋痒皱眉,宋朝的皇帝相对任何一个王朝的帝王来说,对待官员都要温和许多,你可以和皇帝叫板,甚至可以将唾沫星子乱射,也可以理直气壮,然而像此次口气这么严肃的情况,还是十分少有的。
这一道圣旨,看似是针对范雍而去,实则是对黄德以及一干狼狈勾结的文武官员,因为赵祯也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谎报军情,如果坐视不管,这将对他的王朝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当然,这个时候的赵祯也是血气方刚的。
他看着眼前一排子黑压压的臣子,出神了两秒,无力的说道:“散了吧。”
***********
此时的西夏,占据着横山和六盘山等地,地势居高临下,范雍来信说,李元昊有很多条路可以攻击延州,自己只能处在守势。
此话虽然可信,但在关卡渐渐失去作用得情况下,除了一些真正有大山大峡谷的地方外,其他地方的关卡也正在失去作用,这是范仲淹来次之后,发现的一个事实。
之前,渺无人烟,连片的沼泽和茂密的森林,与人无法通行,鸟兽出没之地,只要设立一个卡口,便可以起到阻拦的作用,但是到了宋朝,人口的急遽发展,很多地方,在这么做,已经显得十分多余。
因此,金明三十六寨被破,整个延州就像失去了嘴唇遮挡的牙齿一般,李元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正在范仲淹思考之际,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他知道是杨文广来了。
他立马迎了出来,看了看,眼前的人,十分年轻,但他不会因为杨文广的年轻就会轻看他一分。
在杨文广身后是,宋朝最骁勇的骑兵,各个战马精神,将士龙虎,看样子就是平时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看到这里,他十分喜欢。
对于自己,这个调他过来的决定也是十分满意。
对于杨文广来说,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因为范仲淹的提携,他一下由不入流的殿值官阶,直升机一般的升为了营指挥使,这对太多想靠熬军功出头的武将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
此次与他同行的还有文彦博!
文彦博实打实的文官出身,不善骑术,坐在马上晃悠了半天才找到重心,走了不多时,好不容易可以御马小跑,就转身冲一边的范希文傻笑。
老范见这位仁兄,乐在其中,怕他伤了自己,忙劝慰道:“宽夫兄,你慢点!”
就在二人说话之间,忽然远处又涌来一群人,看样子是来送行的。
老范眼神颇好,瞧带头那人居然是富弼,此次他去西北,牵动了太多人的心,许多事情,并非像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
范希文和文彦博纷纷下马。
“宽夫,希文,你们此番前去,凶险万分,李元昊这人诡计多端,小人行径,万不可轻信于他,定要平平安安的归来。”
他说着上去狠狠的握住范仲淹的双手,抖了三下。
“彦国兄,且放心,三川口那片土地上的血,不会白流的。”
君子之言,都言尽于此。
范希文上了马,看着云彩慢慢飘向北方,心中想到,此时的延州会是什么风呢?
一念想完,大喝一声:“驾!”
眨眼之间,在扬起的尘土中,消失在了远方。
而远方的城楼上,一双炯目,盯着看了很久。
****************
李元昊没有想到,他围攻延州七日,孤城危若累卵,然而宋军居然这么顽强,在他强大的攻势下,居然还能奋起反击,又幸而天公垂怜,忽降大雪,又闻宋军援军挺近,生性犹豫的他,开始撤军。
这一撤,连刚刚打下的金明寨也不要了,据后人说,是恐范仲淹。
其实这只不过是演义中的夸大之说,真实原因,大概是因为当时的地理原因,金明寨离横山六百里路,离西夏的大本营太远,一旦宋军反扑过来,两军相持之下,自己也占不上任何优势,主要还是消耗不起。
李元昊这一役,打的他自己心中十分苦闷,看似得胜不少,实际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胜也是惨胜。
可是不打不行呀,他才刚刚称帝,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他在党项人心目中的威望,以及获得辽国的刮目相看和宋朝的敲山震虎。
攻城向来都是他们党项人的短处,走到那里,掠到那里,才是他们的风格,金明三十六寨的构成复杂,其中居民杂居繁多,财富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充裕,说的直白点,抢的还没有自己消耗的多,这买卖做的着实不划算。
但他还是有他自己的考虑。
这个人很会讨价还价,既然金银我没抢到,那就用人来折算吧,人可是要比钱更有用处。
此时的两国的人民,还十分朴素,并没有很深的民族观念,什么非我族类这样的想法,所以李元昊带了走宋朝的百姓,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还有一层深层的想法,他带走的百姓越多,其实获得的财富将会更多,这样不仅削弱了宋朝对边境的控制,还会动摇到其他百姓对宋朝的忠心。
这些百姓将会增加西夏的人口,扩宽了他们的兵源,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西夏人的实力。
此次,三川口一役,他虽然抓了刘平、石元孙二人,但却从二人身上盘问不出来任何关于延州附近的兵源数量等一些列重要的信息,这也是他十分懊恼的原因之一。
生性会胡思乱想的他,觉得还是小心为上,万一在这里出了意外,国内会动荡不安,得不偿失,还是溜之大吉吧。
李元昊还在做着走与不走的思想挣扎的时候,延州城内的范雍已经吓破了胆,因为范仲淹马上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