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神州录

第4章 急中生智

北宋神州录 油炸笔卡丘 2962 2024-11-15 09:01

  小孩子的心一旦放下戒备,就像开了骨朵的花儿,有一个先开口,剩下的就争先恐后的将自己家住何地,家中有几口人,什么位置,知道的都讲的清清楚楚。

  长毛大汉,一脸喜气,听得双眼直冒火星,每一笔都是一次大票子呀,干的好了,他们这个小寨子能几年不愁吃喝。

  这么一想,他看着这些孩子的眼神又温柔了许多。

  些是他美梦做的有些真切,直到外面一阵兵马嘶喊,都未打乱他的梦乡,他手下那些喽啰,也全毫无戒备,权当是自己酒吃多了,发了幻想。

  他们这里虽然不是什么险地,但要想找到也得颇费些功夫,若没有人领路,一般人是没办法找到的,就仗着这点,他们才敢在这乱世,这般逍遥法外。

  直到,一声巨响,才让一众人,从睡梦中惊醒!

  山寨的门,被人从外面撞开了。

  接着,一队身穿铠甲,手持钢刀的军队,鱼贯而入,不过他们的样子也不怎么好看,只是比狼狈好了那么一点点。

  “大人,快下马吧,终于不用跑了!”

  有一人从侧面马背上下来,赶忙迎到那匹棕色高马的边上,打了一个响指,就从队伍中出来一个士兵,伏在地上,给要下马的人当使唤。

  那人踩在士兵的背上,缓缓下来,望着眼前的一切,蹙了蹙眉,用袖子捂着口鼻说道:

  “真脏!”

  一旁站着的人,立马来了精神,走了几步,大声说道:“这里谁管事情?”

  长毛大汉,这会的酒已经完全醒了,若他不认识这人身上的军服倒也没啥,可是一把把长矛大刀,也得让他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形。

  没了锐气的他,连滚带爬的跑到那人脚下,哗的跪下,喊了一声:“军爷爷,是小的。”

  “你瞅清楚了,这是我家黄将军,我们路过你处,暂时休整一下,现在你们这个地方,被军方征用了,你且留下,剩下的闲杂人等迅速回避。”

  长毛大汉连连承诺,赶紧起身将散落在四处还在打鼾的部众吆喝起来,众人看着光鲜铠甲,长矛大刀,都悄悄的闭了嘴。

  蓝弋看着眼前几人的衣着,当时就判断出他们是宋朝的军人,只是不知为何,深夜到此,虽然现在战事频繁,但还未深入及此,他们这一行人,目的何为?

  可是,他毕竟管不了这么多,好不容易生而为人,他不想就这么丧命于此,他非常清楚,此时如果不寻求帮助,得以脱身的话,一旦这些人走了,他们将再一次沦为,阶下之囚。

  “将军,救命!”

  原本转身要走的二人,忽然耳边听到一声呼喊,下意识的寻找声音的来源,在一番查找之后,在墙根处的枯草后,发现了他们。

  “这是如何?”

  那黄将军见此场景,转目怒瞪。

  “这……这……”

  长毛汉子哆嗦了几下,把眼一闭,干脆说道:“小人也不知道!”

  “屁嘞,就是你这厮把我们虏到这里,现在居然睁眼说瞎话,”福喜吐掉口中干草,狠狠的看着长毛汉子。

  “你这厮好大胆子,境外有西夏狗在残害我大宋子民,境内居然还有你这等败类,行这种不仁不义的恶举,该杀!”

  黄将军,虽然声音有些尖锐,但是此刻听在长毛大汉的耳中,就是一把尖刀,直接刺穿他的胸膛。

  他跌在地上,惊恐的看着眼前几人,忘了求饶。

  这时几个兵丁,迅速出列,凶狠的就要上来拿人。

  “慢着~”一直跟在黄将军身边的一人说道。

  他侧着身子,细声的对黄将军说道:“爷爷,此刻使不得。”

  “如何使不得?”他瞪着眼睛,看着眼前的人。

  “爷爷,你想咱们是好不容易逃出来了,眼下也是一筹莫展,追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看不如……”

  话说到这里,黄将军慢慢收了怒气,神情缓和了不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吓的一脸惨白的长毛大汉。

  似乎叹了一声,转身说道:“你这个该下油锅的畜生,可知道自己何罪?”

  长毛大汉,艰难的爬了起来,叩起头来,喊道:“某当死罪!”

  “你可对的起,生你的父老?”

  长毛大汉愣了一声,似乎牵扯出伤痛,呜呜呜伏地而哭。

  “罢了,罢了,”黄将军摆了摆手,对那人说道:“你去安排一下,将这里的人都集合起来,能用的留下,补充力量,不能用的,全部军法处置,不留后患!”

  “喏!”

  那人领了命,没走几步,又转身回来,看着蓝弋这些孩子,问道:“爷爷,这些孩子该如何安排?”

  “你有什么想法?”

  “孙儿觉得,年纪小的都让人遣回家去,年壮一些的,不如留下,让人带话回去即可。”

  这不是抢抓壮丁么,蓝弋不安的想到。

  黄将军想了一阵,随即说道:“保家卫国,乃身为男儿的使命,现在国家内忧外患,西夏狗的马蹄无法无天,国家需要你们。”

  他这话算是同意了这人的意见。

  “大郎,福喜不想上战场!”

  “可是已经由不得我们做选择了。”

  蓝弋却没想到,他们这才出了狼窝,立马又入了虎口。

  ****************

  康定元年,李元昊精心组织了一次大战役,进攻矛头指向延州,宋军主将刘平、石元孙奉命率部救援,被西夏军围困在三川口,分割聚歼,全军覆没,刘平、石元孙被俘。

  对于这段历史,蓝弋还有些了解,他记得在后世的史书里,详细的记录了之后导致整个三川口战役失败的原因。

  虽然知延州范雍轻信李元昊诈和一说,刘平又轻敌冒进,犯了兵家大忌,但这些都不足以抵过,罪魁祸首黄德和一人之罪。

  当时的麟延都监黄德和,由于他的临阵脱逃,导致勇将郭遵力战而殒,更可恶的是,这个阉人,贪生怕死也就算了,之后还向朝廷谎报军情,诬称刘平、石元孙二人叛降,后经查实被斩腰。

  而让蓝弋万万没想到的是,救下他们的居然就是这一股逃兵,而此时,他和来福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按他想,能参军的人都该是正二八经人家,宋朝一直沿袭五代之后的募兵政策,像护卫京畿和屯田戍边的禁军,还有厢兵、乡兵、番兵都是有一定要求,怎么会如此草率的就随便,征兵入伍呢?

  这种现象,若是搁在几千年后的华夏,是万万不可的。

  其实说到宋朝的的募兵制,可以用独步天下来解释,在遇到天灾人祸爆发的地区,朝廷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特殊的做法,比如在灾区大量募兵入伍,供其衣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聚众造反,占山为王。

  用宋太祖赵匡胤的话来讲,就是:“可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

  虽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减少了农民起义,但积百年之后,招募不已,员额日增,老弱参杂,训练全废,已全非英勇善战的劲旅。

  更要命的是北宋军队人数高达一百二十多万,成为了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使北宋陷入了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的困境。

  这也是为什么,之后几场大战,打的这般狼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