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神州录

第37章 韩琦和好水川(八)

北宋神州录 油炸笔卡丘 2889 2024-11-15 09:01

  在韩琦的这盘局里,王珪是羊牧隆城的守将,在五里之外的好水川发生激战的时候,他立即带兵杀了过来。

  但等赶到时候,李元昊的阴谋已经得逞,想扭转局势,犹如火中取栗,难上青天,铁桶般的包围,已经把任福所部死死的困在了其中。

  以至于王珪只能隐约地,凭感觉的看到宋军的将旗,他尝试了几次突围,想带人把任福救出来,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太骨感。

  也许,到这里,几千人面对十万人,又不是自己被包围的情况,做做样子,就可以了。冲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王珪的部下劝他,走吧,我们不要逞英雄了,这枪打出头鸟呢。

  王珪将说这话的人,以动摇军心,军法将他就地正法了,砍了他的头,以儆效尤。

  可,无尚的勇气和操守,不是人人都有,终究的血肉之躯,还是败给了刀光和剑影。

  王珪默默地跳下了马,他扬起手中的铁鞭,道:上无归于心,下无愧于地,臣非负国,力不能也,独有死报耳!

  王珪上马再战,冲进了西夏军中,他最后的结局和郭遵一样,死于乱箭,致命的一箭射中了他的眼睛。

  王珪的死,给好水川上又添加了一笔悲伤的色彩,有人说好水川一战,败的彻彻底底。

  死伤无数之后,换来的是什么呢?

  既然知道会败,既然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无限宝贵,为什么不逃跑,为什么不投降呢?

  明知道,几万人面的十几万人的,实力悬殊,又为什么要奋战到底呢?

  因为,握紧了的拳头,只有打出去的时候,才会让欺负你的人,知道痛。

  山川口、好水川,败了!但是,李元昊他已经亲身感受到了,来自宋朝人打出的拳头。

  那不是馒头,是实实在在的力量。

  李元昊以绝对压倒性的人数,以多胜少,虽然胜了,却也是惨胜。

  当王仲宝赶到战场的时候,面对还有优势的他,却立刻宣布了撤退,而不是休战,是不再接战。

  他直接返回了西夏,途中对刘蟠堡这座简单防御军寨的攻击,也显得那么的力不从心,他没有攻下来,也不敢多做片刻的停留,立刻马上的撤回了本国。

  王仲宝在清理,好水川、姚家川战场时,两军交替的尸体,重重叠叠,缴获的战马一百多余匹,这世上哪有,轻易就拿下来的阵地,不是自损一千,就是敌敌八百,李元昊同样也很疼。

  “韩琦,已经上了请罪折子了。”

  “先生,我听狄青说,当日任福当着韩琦和众将士的面,是签下了军令状的,这才也是他中了诱敌深入之计,其实责任是十分明了,理说韩大人,无过。”

  范仲淹摇了摇头,道:“韩琦他身为一军统帅,也赋有监察职责,任福乃是他的部下,他也有不察之过,只是这一战,不知道会不会把韩琦的信心全部打光了。”

  “先生,你在担心韩大人吗?”蓝弋又道:“那日我瞧你和尹洙大人争执的十分厉害,尹洙大人走的时候,还说了那样的话,小子以为,”

  “以为什么?”范希文拿眼瞪了蓝弋一眼,“以为我会记恨他们?心生不悦?落井下石?”

  蓝弋挠了挠头,不好意的笑了笑。

  “臭小子,我告诉你,我虽然不喜欢韩琦他做事张扬跋扈的性格,但是我心里是欣赏和佩服他的,虽然我二人在一些事情的看法上,不能统一起来,但是,你要知道,我们这里的心,都是朝着一个地方的。”

  “先生,说的是,是蓝弋唐突了。”

  范希文又叹了一声,起身在屋子里走了两步,看着蓝弋道:“你来我府上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样?还住的惯吗?”

  “还住的惯,只是先生你这府上,也要清净了,怎么不见你的家人呢?”

  “我的发妻,前些年已经先我一步去了,几个孩子也在一方任职,空留我一个孤寡老人了。”

  “先生,国事虽然要紧,但你也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次好水川又败了,给西北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

  “蓝弋,你也觉得败了吗?”

  蓝弋不知道,范仲淹忽然这么郑重其事的反问他,所谓何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寻思道:“如果只是从,结果上来看,我们是败了,但是从一些其他角度来看,我觉得是虽败犹荣的。”

  “王珪,任福、武英些人,没一个是贪生怕死的人,他们为国尽了忠,纵然打了败仗,可这些不能影响,他们身上,这些宝贵的品质,小子说句心里话,如果换做我是王珪,我真不知道,面对可以生,让我甘愿选择死,这样的境地时,我会不会如同他一样,做出一样的选择。”

  见范仲淹久久不说话,蓝弋顺着余光瞄了一眼,顿时心中惊骇,先生的眼角,若有若无的看着有些湿润。

  他垂着头,轻声道:“先生,你不要过多的自责,我们都很清楚,在这段时间里,你尽了多大的努力。”

  “可是有什么用呢,一样没能挽回他们,改变现状,”他将脸朝一边扭了过去,声音也变的低沉了很多。

  良久又道:“是啊,不以胜败论英雄,他们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范仲淹走到案几前,提起笔,在宣白的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了起来,笔尖摩擦在纸张上的响声。

  他写下了—好水之败,诸将力战以死。噫,趋利以违节度,固失计矣;然秉义不屈,庶几烈士者哉!

  史书上记载,韩琦在泾原路奋力厮杀的时候,范仲淹其实也没有,隔岸观火的坐着,他同样也在做着努力,只是二人的行事作风不太一样而已。

  开战之前,李元昊也是做了很多功课的,他忌惮韩琦的同时,也对后面的范仲淹不放心,所以便故技重施,又玩诈降诈和的那套老把戏。

  李元昊先是派人到宋朝的鄜延路、泾原路分别请和,装怂认输说我们不打了,还是谈一谈,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条件吧。

  韩琦和范仲淹同时收到了,不知廉耻的李元昊的把戏,而韩琦很刚,连帅司都没让对方进,直接将人,一脚踹出泾原路。

  可是五十来岁的范仲淹就不一样,他也知道这是李元昊使得障眼法,但也想瞧瞧,他走的是什么路数,便礼待了来使。

  来当说客的这个人嘛,也很滑稽,是宋朝的降将高延德。面对曾经的同僚,此刻的叛徒,换做是韩琦,就冲上去,拧住这人的脖子,一下咔嚓掉了。

  范仲淹表示了自己诚挚的欢迎,也对高延德带来的消息,很感兴趣,并且亲笔回了一封信给李元昊。

  信里的态度也很好,就问他,你知道怎样才能立国吗?知道怎样才能国祚绵长吗?是要仁守呀,兄弟。

  我们皇帝陛下一直都很看好你的,也知道你是受了知道你是受了小人的蒙骗,最终会迷途知返的。现在,作为好兄弟,你听我一句劝,重新回到我们大宋朝的怀抱里来吧,这里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爵位和赏赐,就等着你来了。

  这可谓是一封,苦口婆心、情感真挚的回信,最后还派了宋军的一位将军韩周,陪着高延德回西夏,说是要面见李元昊本人,把友谊的小船,建立起来。

  之后,就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按在这里,暂时不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