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一行人赶在中午前,回到了东山。一回家,门房老吴头就赶紧进去禀报。
因为知道要买人回来,李氏早就安排家里的下人都在家等着,好给这些新人分配活计。
李氏带着晴雯秋纹二婢,笑容满面的在里屋听着老吴头的禀报。听说带了二十余人回来,里面还有一群汉子,凶神恶煞的。老吴有点害怕,说话都有点哆嗦。
李氏轻笑道:“怕什么,我王家以前兴盛的时候家里奴仆几百人,都没有什么事,就这十几个奴才,能反得了天不成?何况这是东山,我王家的地方,他们能做得什么?”
李氏说得不无道理,江南的世家豪门,奴仆千人得都有。而且,王家在东山,那就是土霸王一般的存在。要闹事,凭祖松十几个,怕是不成,光是王显家就有男丁五十多人,其中还有些是跟王显大父跑海上的水手,也是见过阵仗的。
祖松他们,没有主家庇佑。想走出苏州都不容易,因为古代出门必要路引。路引就是古代的身份证和通行证,没有这个,官府即可把你当逃奴盗匪处理。抓着关进大牢,轻的都要打板子,重的充军发配,或者当土匪山贼给处理了。
祖松他们的本事都在马上,步战他们也不过比一般人强壮些罢了。
而且,他们也没打算闹事,毕竟人生地不熟。
李氏知道孙儿似乎自有打算,便叫家里奴仆都到前厅院子里来。让王彦安排他们。
王彦一进门,先去给李氏请了安。然后来到院子,叫祖松以及新买的几个女子一起到院子里集合。
见人都到齐了开口说到:
“昨日新买的几个丫鬟,跟着宋嬷嬷去吧,叫老祖宗安排差事,只一点,一定要尽心服侍。如是有什么差错,我可不会轻饶。”
“至于祖松,以后改名王松,将西跨院收拾出来,你们居住。由全叔做你们的头,王松为副,以后就全心在院子里打熬力气,值更守夜,保护院落。我有事自会叫你们。都下去吧。”
王彦干净利落的分配了众人,确实一副大家子弟的风范。
安排了下人,王彦也觉得有些乏累,便进了内院。到李氏跟前顽笑一会儿,由晴雯秋纹陪着进了房间休息。
晴雯见王彦这次并没有带什么姨娘回来,很是奇怪,便开口问道:“少爷,你买的姨娘呢?”
王彦有点烦躁,只道:“什么姨娘?少爷回来了不说伺候本少爷更衣沐浴,倒关心起什么姨娘二娘的。”
“哟,看少爷说的什么话,我们不过是怕少爷,有了新欢忘了我们这些旧人罢了。少爷回来了,哪一天我们不是尽心尽力的,还要你来说我们?没良心的。”
晴雯反唇相讥道。
王彦一脸黑线,心道这都什么情况呀,不知道这个前身把这两个丫鬟宠到了这个样子,简直是不得了了。偏偏自己发作不得,她们是老夫人的心腹,自己稍有风吹草动,李氏那里必然知道。这两个耳报神厉害得紧呀!
王彦也只好不理二人,自顾自的躺着眯一会儿。叫晴雯等会儿吃饭的时候叫他。
晴雯见王彦睡着了,便拿出针线,在王彦床边坐着,做起了女红。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是一副书生衣衫的模样。
吃饭的时候,还是只有李氏和王彦两人,分外冷清。
王彦有话要说,但是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只能憋着,匆匆忙忙的吃饭。
吃完饭以后,王彦忙道:“老祖宗,孙儿有一事请教老祖宗。”
李氏看着王彦,笑道:“你这猴儿,有有什么主意?可是又没钱使了?刚刚才给你五千两银子,赎的人呢?”
李氏知道,王彦肯定是找个借口给自己要钱,但是没法,就这一个孙子,诸事都顺着他。反正以后这家业都是他的。
“不是,孙儿想和清水巷的二叔去海上瞧瞧,咱家不是有两艘海船嘛,孙儿打算收回来,咱自己做生意,比租给别人赚得多。”
“你好好的书不读,跑去海上做什么?海上风高浪急的,万一有个闪失你叫我这老婆子怎么活?”
李氏疑惑不解,好好的学做什么生意?
“孙儿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离会试还有一年,出去涨涨见识也好。咱们家现在出多进少的,也该好好想点进项了。”王彦解释道。
“我乖孙知道替家里想,老婆子很高兴,你是读书人,我老婆子不懂你的这些歪歪道理,只一条,你的安危是最重要的,你如何保证?”
所谓儿大不由娘,孙儿大了,也不能事事都听她的了,要有自己的主张。李氏只担心王彦的安危。
“孙儿带几个稳妥的奴仆一起去,再说不是和二叔一起嘛,二叔走海走了那么多年了,也没出过事,老祖宗不用担心。”王彦一看有戏,高兴极了。
“你这猴儿,还是年轻呀,你二叔走海多年,经验自是老到,老婆子前几年也听你二叔说起过海上的故事。你要去,我也不阻拦你,只一件,我已经托你二婶子,要把你二婶的内侄女定下,你完了婚再走。我也不拦你。”
李氏老谋深算,不能明着阻拦你。先给你说一房媳妇,等你结了婚,有牵挂了。看你还怎么走?
“老祖宗这是…唉…孙儿还没中进士呢!”
“不要哄我,你若真的为老婆子好,就快点把终生大事给办了!”
李氏也有点着急了,再拖下去,不知又要被王彦拖到什么时候。
“孙儿不是已经决定娶柳姑娘了吗?老祖宗何必着急!”
王彦继续推脱,不是他不想娶老婆,可是这面都没见上,就把婚给定了。有点草率呀。
再说自己可是要做柳如是男人的男人。
钱谦益娶柳如是的时候,可是以“平妻”之礼,八台大轿的抬着娶过门的。自己不能比钱太凉差呀。
王彦仍旧是敷衍着李氏,不愿和王显的表妹定亲。
李氏看一时半会儿劝不住,便赌气的进了内院。
王彦也无法,只好来到西跨院,看看王松他们安排的怎么样了。
一进门,就听见几个汉子练拳的呼喝声。
王松见王彦来了,便过来招呼王彦,口称“少爷”。
王彦示意他不用管他,也站在一边看这些汉子练功。
这些都是战场上厮杀的汉子,武功路数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招式。只是单纯的练力气而已,王全在一旁指点。
开始王松还觉得王彦把王全这老头子派给他们,做他们的头,很是奇怪。
等把他们安排好住处,换了衣衫,在院子里练功的时候,王松才明白过来。
为此,王松折了一条胳膊。
这老王头,居然是个练家子。王松一时大意,被王全把胳膊都打折了。
一问才知道,这老头子居然是打过仗的!
王全一说起在辽东的经历,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一个劲的说他对不起兄弟们!
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王全也是个小军官,什长嘛,手底下也是和王松一样,管着十来个人。
他们小队被分到山海关总兵杜松手下,杜松为了贪功,轻敌冒进中了努尔哈赤的埋伏全军覆没。王全的小队拼死力战,全队殉国!
他是装死逃过一劫的,后金军因为要赶着去攻击北路的明军马林部,对战场的打扫并不仔细。王全侥幸捡了一条命,至此,心灰意冷,才回乡做起了农民。
每每午夜梦回,王全都会想起他的兄弟们惨死的时候,对他说的话:“头儿,快走,头儿,快走!”
他的命是是兄弟们的,那些死在鞑子的刀下的兄弟,有的甚至连女人都没碰过!
王全也是在替他们活!
王全本以为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但当他和王松对打的时候。体内那股年轻时的热血,还是不曾流逝。
轻轻松松就将王松打折了一条胳膊,自此,王松才是服了这个腿有点瘸的老头。
看着他们渐渐恢复的热血,王彦觉得,他赌对了!
这群人,将是他改变大明历史的第一步!
把王全和王松叫到一起,王彦一脸霸气的说道:“全叔,王松大哥,以后我王家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明日我就叫贵叔去城里买马,我知道你们都是辽东的汉子,马上功夫才是本事,至于甲胄,以后再想办法。刀马弓箭先给汝等配齐!我王彦绝不亏待大家!”
“少爷,这是准备?”
王松一脸疑惑。
若说看家护院,有他们十几个加上王全,王贵,阿福,老吴头,还有几个男仆,足够了。
也用不着人人都配马刀弓箭,王松感觉这少爷似乎在谋划什么。
“下月中,吾要出趟远门,到时候你们就明白了。现在只管安心训练,缺什么给本少爷说。无不允的!”
自己骗来的五千两银子,现在还剩四千多两呢!财大气粗呀。
“以后你们的月钱,每人5吊,跟我出去另算!”
“我已经和贵叔打过招呼了,还有,我准备在东边湖边(太湖)建个园子,就叫大观园吧,到时候咱们都搬进去,演武场也修在里面。挺好,嘻嘻。”
王彦又准备抄曹公的创意了。而且,苏州在后世,本来就是园林闻名于世。
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园。后世的王彦都去游览过,本来决定来到这个时代,买下一个不就完了?
但是王彦不想住在城区,因为他有很多事情,不能让人发现。所以还是乡下好,都是自己王家的佃农,或者亲戚,亦或者仰他们王家照顾的乡里乡亲,安全得多。
做好决定,王彦又只能去里间,见自己的老祖宗,继续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