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将诸般事务扔给阁臣们后,着实清闲了好一阵,每天批复一部分事关国计民生的奏章后,拉着两个妹子四处浪,毕竟,泡妞要从娃娃抓起嘛!
至于卫道士跟部分屁股不干不净的勋贵就很艹蛋了,张惟贤跟田尔耕两个将北京勋贵圈子好好清洗了一遍,凡是后世快递小哥进京后膝盖软的,一律去养了身体,诏狱爆盖,连前指挥使骆思恭也因为有“经济问题”,进去后就没再出来,什么成国公,阳武候,统统被弄到菜市口剁了,脑袋跟稻草人赵南星一起被悬在午门,警示诸臣。
另一路王在晋,魏忠贤这批人沿着运河往下查,一路查到南京,魏国公跟灵壁侯也参和了进了,脑袋跟底下的什么盐商茶商官员们一道被挂在南京城门上。魏忠贤支使在南京的缇骑跟番子,学着北京的法子,走街串巷的吼罪状,王在晋因此赢得了一个“王青天”的称号。
像钱谦益这等水太凉之徒,进东厂大狱时还大骂魏忠贤不止,结果魏公公让这位上了黑名单的老兄观摹了一下东厂的“硬菜”,这位便痛哭流涕的把话讲得清清楚楚,把魏公公都给惊呆了。
……
元旦的大朝议过后,朱由校在文华殿里接见了焕然一新的内阁阁员,今年是天启元年,改元要算上一次恩科,再要算上泰昌皇帝的一次恩科,所以这此恩科规模异常巨大,今天的头号问题就是这个。
方从哲起身道:“陛下,今礼部、国子监、翰林院等皆上书请开恩科。臣等以为,皇极殿改元之后,按惯例需开一次恩科取士。”
朱由校对此心中也早有人选,喝了口清茶后道:“此次恩科,还应算上大行皇帝的一回,这是个好事,而且朕以为,此次恩科不仅要取文进士,而且要取一批武进士。天下贤才甚众,文武皆需入朝廷,今年的文举就继续由礼部负责,至于武举就由总参谋部负责,马上以邸报的形式诏告天下。”
几人口称遵旨,中书舍人也在飞速书写。方从哲又问道:“陛下,今年恩科之总裁,陛下可有人选?”
这是诸臣都极为关注的事情,做主考官,在大明官场上叫“座师”,今年恩科规模极大,东林或三党联盟,谁能当座师,谁就能大扩“兵力”。
方从哲跟袁应泰都打算推一个,朱由校直接道:“科举既然由礼部负责,那么会试的总裁官,自然是徐爱卿,副总裁嘛,就由李国鐠李爱卿来做。”徐光启是个大科学家,跟李之藻关系很好,用这位,能引来很多西学派人士。李国鐠是无党派人士,用这位可以真正做到选贤举能
徐光启跟李国鐠大喜,连忙谢恩,朱由校咳嗽了一声,见几人将目光转过来,便道:“朕以为,光以八股取士,不行。朕闻唐宋之时,还有明算科,恩科需注重实用,故本次恩科重策论,重算学,爱卿们以为如何?”
朱由校还以为会弄来一片反对声,结果几个阁员都点头称是,弄得朱由校很是诧异。
其实几人称是的原因很多,方从哲老家在江浙,经商风气颇重,心态也算开放,后来当了七年独相,见识到的嘴炮多而干事儿的少,再加上算是个准孤臣,这种好事儿当然同意。
孙承宗在兵部当尚书,一年间连打出两次大捷,在清算了“赵党”后,兵部缺人,他也想要些能干事的进士来。
徐光启当然没问题,他巴不得这种人越多越好,李国鐠也想要些高质量的官员。
黄克缵的刑部得要一批会算账的去查账,袁应泰和成基命都一样,“赵党”的银子都进了国库,但补饷,修泰昌的陵,修三大殿,日子还是很紧,钱恨不得当两半花。
见无人反对,朱由校接着道:“本次武举总裁,由英国公担任,副总裁由朱燮元、戚金担任。
京营及九边各镇,所有武举由各镇先选,通过遴选后的军士皆可进京应试,南北直隶尽天下各省也要举荐一批武举应试,名额不限,但是军校只收先前的五百人,授武举人出身,三月试完,取五十人,授武进士出身,入大学!”
朱由校接着说道:“凡天下之举子,皆可赴京应试,若有因为家贫不能应试者,各州府学官皆有义务接济,旅途之开销,皆由官府报销,不得使任何一个举子,因家贫而错失报国之良机。
本次会试既然称为大恩科,朕决意取八百之数,让天下英杰,尽入吾之股中!”
七位阁员对武举虽有些微辞,但后来这一条都称颂不已,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活计,能多录自然是甚好。
朱由校也是舒了口气,他把文武举连着说,就怕这些阁员反对。
见诸位阁员赞同,朱由校又问起关于改元的事,这事儿的流程徐光启已经办妥了,把流程说了一下,也没有什么问题。又把礼部推出来的四个年号告诉朱由校,朱由校照历史,选了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