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逍遥天启

第33章 打草惊蛇

逍遥天启 破冰传奇 2760 2024-11-15 09:02

  皇帝的一言一行,作为臣子的总会不停的揣摩圣意。

  而作为帝王,却不必太在意他们想什么,只要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回到乾清宫,天启皇帝对新上任的西厂厂督王体乾吩咐道:“王大伴,朕要知道那个阁臣泄露今日之事?”

  “老奴遵旨!”

  王体乾领旨转身离去。

  同时,他终于明白皇爷为什么要内阁三日后才颁旨,原来,就是要考验阁臣是否嘴严。

  臣不密则失身,皇爷高明呐!

  其实天启皇帝的用意,王体乾只猜对了一部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

  清除垃圾般的阁臣只是天启皇帝顺手为之。

  至于其他的目的,听听就知道了。

  “跳起来,都跳起来,闹起来……”

  乾清宫内,望着皇宫外的京城,天启皇帝嘴角翘起,心里默默念道。

  如天启皇帝所念,京城“跳”起来了。

  原本,因为韩爌谋逆一案,京师戒严,朝臣都乖乖的躲在他们的宅院里,静等事态发展。

  可是当晚,许多消息灵通之士就听说皇上要让礼部侍郎温体仁和中宪大夫吴应熊入阁,立马炸毛了。

  荒唐呐!

  陛下此举置朝廷的法度、律法于何顾?

  温体仁暂不去说他,可一个小小的中宪大夫入阁,那老子呢?

  难道日后老子见了他,还要行礼尊称阁老不成?

  什么玩意吗?

  老子不服!

  大明朝臣入阁,先要廷推,选出几位德高望重资历深厚的朝臣,再由皇帝老儿圣裁。

  如此,才是一整套合法合规的流程。

  现在这样,岂不是儿戏?

  你们说,能忍吗?

  自然是不能的。

  大明的文臣,屁大点事都要闹,更何况此事?

  再说了,自从万历以后,东林党崛起,文官流行的邀名方式,就是骗廷杖。

  只要皇帝给自己屁股来那么两下,不管死活,就出名了。

  这可是资历啊,证明自己是直臣。

  直臣有什么好处?

  名利双收,名扬天下!

  自此,对于任何对手,他可以站在道德的层面上藐视你,击败你!

  天下的舆情,也将一面倒。

  即使有什么不顺,即使被罢官后,起复也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所以,当言官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鸡冻了!

  机会来也!

  因为,他们站在道义法理的制高点。

  这是近段时间最好的表现机会。

  不容错过!

  于是乎,当晚他们就提笔,意气飞扬开始泼墨书写。

  这一切,深宫中的天启皇帝通过王体乾的汇报,立马就知道了。

  同时得知的,内阁四个朝臣都分别跟自己的幕僚沟通陛下今天的用意。

  顺理成章的,消息自然也就泄露了。

  “官场没有秘密呐!”

  听完之后,天启皇帝笑着说道。

  也就现在通讯手段落后,时间延迟到了晚上。

  如果要是在后代,常委会刚开完,电话一挂,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皇爷,老奴已经让西厂把他们都监控了。”

  王体乾低垂着眉目,躬身说道。

  天启皇帝笑笑,不置一词,便开始处理政务。

  虽然自从穿越过来后,他一直没有上朝,可并不代表没事可干!

  恰恰相反,因为不要和朝堂上的那些官油子玩脑筋打口水战,能干的事情更多也更有效率。

  第二天,在天启皇帝的有意纵容下,言官弹劾内阁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入宫中。

  第三天,见宫中没有反应,有部分言官开始弹劾魏老狗了。

  至于说怕九千岁怪罪,不存在的。

  弹劾只是正常的程序。

  他们是正人君子,为了国家着想,多大事情呐!

  再说了,法不责众!

  即使魏公公要处罚他们,那就更好了。

  这种事情谈不上生死,无非被打或者关几天。

  成本很小,获利却很大。

  这些文官清楚,他们跪舔魏公公,给魏公公立生祠,今后如果时局变化,那是要被秋后算账的。

  可现在呢?

  经过此事,将来事情万一有反复,他们可以说,当初我可是骂过魏公公的。

  我是直臣,只是委身求全无奈之举。

  没有人是傻子啊!

  都是混迹朝堂多年的官油子,非常明白保生之道。

  第四天,内阁旨意下达后,更是达到了最高峰。弹劾魏公公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他们开始骂天启皇帝,并且开始攻击当事人王应熊了。

  御史毕佐周上书道:“王应熊刚愎自用,一向无所忌惮,小才足以护短,小辩足以助贪。

  现在让他担当大任,一定会铲除异己,报复仇敌,混淆是非。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择忠良之人。

  而且,传言说陛下优待左右亲信,通过走后门得到提拔,让天下利欲熏心、捷足先登的小人日益活跃,连累圣德啊。”

  虽然没有明说,其实就骂天启皇帝昏聩,宠幸小人。

  这些,一一传到宫中,抄送到魏公公手里。

  不说天启皇帝是何反应,魏老狗最近因为谋逆案,忙得四脚朝天,整天和三法司的走狗如何公审韩爌等人。

  因此,对于此事,有些忽略了。

  再说了,魏老狗流氓混混一个,看文官各种引经据典晦暗难明的奏章,其实还是有些吃力的。

  所以,他学起当初万历皇帝的做法,一律留中不发。

  管你多少奏折,老子留着当柴烧。

  虽然魏老狗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但他也知道这种事,不好发作。

  真干了的话,反而就让自己的对手得逞了。

  东林党最擅长的是什么?

  那就是在挟大义之名打击对手。

  这一套,魏公公见多了。

  虽然魏公公恨不得杀光这些欺名盗世的伪君子,可是……

  他真的没这个能力。

  不是不敢,而是人实在太多了。

  整个江南地区,文风荟萃之地,读书人太多太多……

  即使有南北榜,但依旧无法阻止南方官员占据朝廷大多数的事实。

  所以,东林党一直屡剿不绝!

  即使是依附自己的那些所谓阉党,谁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观望的文官犹如闻到了腥味,纷纷开始出手了。

  甚至,包括一些属于阉党的人,好像也按捺不住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