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座!”
二人礼毕后,天启皇帝笑吟吟对随堂太监吩咐道。
“谢陛下恩典。”
二人谢完恩,小心翼翼落座。
他们过去见到天启皇帝的次数有限,还不是很熟悉这位陛下的风格。
可是,天启皇帝却对他们闻名久矣!
恭恭敬敬坐在天启皇帝左手边,长得谦谦如玉宛如君子,却是被明史誉为崇祯年间第一奸相的温体仁,遗臭千年。
在他争夺首辅期间,就和周廷儒联手,把强大的东林党魁水太凉钱谦益掀翻马下。
之后又立马翻脸无情,用锋利的小刀子捅倒亲密战友周廷儒,从而稳稳坐上首辅位置。
而右手边相貌威猛长得像武将不像文臣的王应熊,则是他的最佳搭档。
二人亲密合作再接再厉,把文孟震、钱龙锡、刘宗周等东林党魁一一踩在脚下,从而让东林党人对他们恨之入骨。
东林党人恨他们占了位子,却不投靠东林,也不把位子让出来,还把东林大佬斗倒,绝对是大大的奸臣。
为了锄奸为了让他们身败名裂,东林君子们等到了鞑清入主中原。
机会来了。
剃头跪着活下来的东林忠臣们,做了奴才也忘不了对温体仁的恨,一定要痛斥他的奸邪,颂扬东林的忠贞。
于是,他们在编撰的明史中,把温体仁塑造成了崇祯朝第一奸相。
但问题是,人家没有什么让他们好说的呀。
没关系,东林的忠臣们有办法。
首先,你陷害东林大佬就是奸人,就是奸相。
虽然,温体仁陷害的东林大佬都在鞑清的屠刀下活下来了。
其次,说温体仁媚上,谄媚崇祯皇帝。
可他娘的问题是,首辅听皇帝的话,这不是政治正确吗?
纯属没事说事!
而对于温体仁的精明干练,他们就不说了。
其实不用他们说,想想就知道。
温体仁能稳坐内阁首辅这么长时间,与他过人的办事能力是分不开的。
平心而论,作为首辅,如果只有逢迎的本领,而不能为皇帝排忧解难,是难以得到皇帝长期宠信的。
据记载,当时内阁代崇祯皇帝起草谕旨时,碰到刑名钱谷一类专业问题,因为头绪繁杂,其他内阁大学士都是一筹莫展。
而温体仁只要看一眼便了然于胸,从无差错。
这就是真本事了。
至于说另外一个讨厌的家伙王应熊,东林忠臣们只能在他生前骂骂他,死后他们就不敢骂了。
为什么?
因为人家死得太壮烈了,让东林忠臣们无地自容。
大明凉凉后,鞑清入主中原,东林忠臣们忙着剃头称奴才,而被他们骂做王八的王应熊,却散尽家财,一个人拉起了队伍跟建奴干。
最终,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壮哉!
这就是天启皇帝为什么要让他们入阁,最后让他们取代首辅黄立极和次辅施凤来的原因。
因为,他们才是真正干事的人。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了,知道谁忠谁奸。
虽说不可能全部知道,但知道那么几个,也就足矣了。
“两位爱卿,近来如何啊?”
等他们坐下,天启皇帝笑眯眯问道。
等他们坐下,天启皇帝笑眯眯问道。
“禀陛下,臣如坐针毡啊!”
王应熊心直口快,苦笑着俯身答道。
入阁是每个文官梦寐以求奋斗的最高目标,王应熊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这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要水到渠成。
而不是像现在,资历威望都不够,由陛下圣心独断强行提拔,惹起诸多非议。
因为这个缘故,自己奏疏请辞三次,都给陛下驳回。
“臣亦如此!”
温体仁也俯身答道。
“王爱卿或许是,可温爱卿应无此烦恼!”
天启皇帝单刀直入说出二者的分别。
温体仁一愣,想不到陛下说话如此直接。
文官火力都对准了王应熊,他鲜有人弹劾,确实如陛下所言,无此烦恼。
反而,因为能够内阁,心甚喜之!
这么说,只是谦虚而已。
“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温体仁终究是历史上的温奸相,心肝剔透,脑子转弯快,急忙认罪。
天启皇帝挥挥龙袖,表示不在意。
他此举也只是敲打温奸相一下,让他实话实话。
毕竟,温奸相的花花肠子可不少,天启皇帝可不希望有大臣骗他。
“两位爱卿,今日召两你们入宫,朕意在以温卿家为首辅,王卿家为次辅,共同辅佐朕中兴大明。”
丹墀上方,天启皇帝对二人大声说道。
此时,他的龙眼中,闪动着无限的雄心壮志。
内阁班子重组,挑选强兵干将,让自己从繁杂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从而专注于军事,全力整顿京营,是天启皇帝穿越过来就做的安排。
而温体仁和王应熊,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内阁班子。
这两人,无论是在政务还是在对付东林党方面,都很有一套。
“陛下,臣惶恐!”
温体仁和王应熊听完,双眸中俱是不可思议,急忙俯身说道。
这是他们真实的心态和想法了。
任他们再有野心,也绝不敢往这方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