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大佬韩爌、刘一燝被锦衣卫押解进京受审,这道消息瞬间引爆了京城官场。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官场大地震。
作为东林党魁,韩爌和刘一燝门生故吏无数,许多人或许都因此受到牵连。
不过,死道友不死贫道,除了东林党人胆战心惊之外,其他党派可是弹冠相庆,不亦乐乎。
要知道,一个萝卜一个坑,大清洗过后,朝廷可以空出多少官位出来?有多少人的位置可以挪动?
虽然具体的并没有人知道,但是有很多就是了。
不过,这些官位也不是谁都可以染指。
必须有门道。
门道在哪?
自然是九千九百岁这个大粗腿。
可惜,现在的魏公公权倾天下,一般人入不了他老人家的法眼。
不过,好在魏公公门下各走狗无数,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于是乎,谋逆案尚为开审,京城里却掀起一阵跑官买官的热潮。
只是……事情似乎有些蹊跷。
阉党好像突然变性了。
他们居然拒绝了白花花的银子,同时,也拒绝了投效。
这没有理由呐!
谁不知道这几年来,阉党向来是收钱就办事,广开门路收受走狗,利索得很。
现在却如此,难道……时局有变?
有心人都在猜测此事,百思不得其解。
可唯独詹事府左詹事张四知,却心如明镜。
时局当然有变化了。
陛下让他的学生信王朱由检开府建衙,就足以说明许多问题。
其中的深意,他没有信息来源,不方便评价。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
他只要知道,信王开府建衙之事,于他而言,是喜大奔波的大好事。
这些日子,他的心情就没有平静过。
张四知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后进翰林院改庶吉士,授简讨。
天启五年进詹事府,为年轻的信王讲解经筳,勉强可以算是他的半个老师。
原本他以为,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职位。
毕竟,信王不是太子,更不是储君,哪里有留在翰林院,为陛下负责起草诏书,为陛下讲解经籍来得有前途?
可是,人生无常呐!
谁能想到陛下整这么一出?
可以预见,随着信王开府建衙出来任事,信王府必然水涨船高。而他,也将从中分得一杯羹。
若是,信王在陛下美言一两句,让他到礼部过渡一圈,那么今后,再熬个几年资历,出阁拜相将易如反掌尔!
总之,张四知心里滚烫滚烫得不行。
这不,自从信王从蒲州回来之后,他一直求见,奈何却屡屡失之交臂。
不过,张四知是一个执着的人,对官位有着特殊追求的人,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见到信王为止。
想要当官,就不能要脸!
乾清宫暖阁里,张四知苦苦等待的信王朱由检,正在向天启皇帝汇报初次离京执行任务的情况。
“皇兄,臣弟此次离京,感悟和收获颇多。
诚然,作为天子亲军,锦衣卫风光之下,却也多有不易。尽心职责不说,单是这份艰辛,委实是常人难以想象。
这一路上,要不是他们多加关照,臣弟恐怕难以坚持,惭愧了。
还有,韩爌纵使没有谋逆,亦是该死!
锦衣卫从他家中查抄钱财三十五万两现银,查清良田计有八万余亩,商铺、古玩、字画……无算。
锦衣卫经历司粗略估计,总值约有六百万纹银,比国库竟然还多,简直骇人听闻!
可笑他居然惺惺作态,为了两千两赃银四处借贷,真是不知羞耻!
另外,臣弟从他往来中的书信发现,这些年,他一直在保护和纵容山西商人。
也就是说,他们在官商勾结。
若是晋商真如皇兄所说,走私大明物资于建奴,那韩爌诛十族也不过分!”
小老弟说到后面,紧捏双拳,一脸愤慨,狭长的双眸中都是怒火,正义满满。
“皇弟心思缜密洞若观火,朕心甚慰!”
天启皇帝点点头,非常欣慰。
这就是小老弟的优势了,心细、多疑、不怕操劳。
这些特点,如果是作为君王,或许是劣势。
事事都要管,可什么都管不着。
可作为情报负责人,这,就是天生的优势。
老实说,韩爌是晋商的保护伞,天启皇帝没有想到也没有从任何史书上听说过。
但是……
现在小老弟如此说,却是让此事成为必然。
想想看,韩爌身为山西人,又一直在内阁甚至做到首辅,山西地面上的一举一动能瞒过他吗?
肯定不可能嘛!
那么,作为首辅,韩爌难道不知资敌的后果?
这不是扯淡嘛!
如此,事情就水落石出了。只有韩爌作为晋商的保护伞甚至是代言人,才能阐明此事!
操蛋呐!
东林党人,什么德行?
“皇弟好好顺藤摸瓜清查下去,务必做到一击而中,出鞘见血,一炮打响肃奸司的威风。”
天启皇帝对于小老弟提出殷许。
“臣弟遵旨!”
小老弟俯身高声应道,复又禀告,“皇兄,臣弟已经让王世德率领部分人员留在山西,彻底清查。
还有,听闻晋商多在张家口建立货栈,臣弟想亲自率人抵近侦查,请皇兄准许!
另外,臣弟觉得在具体事务上,力有不逮,恳请皇兄让锦衣卫佥事许显纯加入信王府,领导肃奸司。”
“准!”
对于小老弟的要求,天启皇帝一概准奏,接着又肃然说道:“皇弟放手去做,不必束手束脚,也不必顾忌文臣的弹劾。
朕只要结果,不在意过程手段。”
对于小老弟,天启皇帝耳提命面,宠爱之心表露无遗。
“感谢皇兄支持!”
小老弟双眼微红道谢老哥的照顾,继而有些扭捏说道:“还有一件事要禀告皇兄,臣弟……
臣弟让李若链赶赴山东府费县,调查詹事府左詹事张四知的德行,尚请皇兄恕罪!”
公权私用,调查自己的老师,似乎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可……张四知骗他韩爌的事情,又一直如鲠在喉,不查不快!
这就是小老弟的性格,爱较真!
改不了了!
也不知,皇兄会不会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