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走上工业时代的明帝国

第11章 ,决心变法

  十一月上旬,朝堂之上。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翻阅着吏部尚书递上来的奏折。

  自从自己下达修建学堂以来,全国报名者已经有300多万人。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着。

  可是又看了看熊文灿的兵部征兵奏折,那结果,惨不忍睹。

  偌大的明朝只有5万多青壮愿意参军,朱由检还是太有些想当然了,他又不是明太祖,只需振臂一呼,就能让中原百姓跟着他一起推翻蒙古人。

  该怎么办呢?朱由检坐在龙椅上思考着。

  突然,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计划,没办法,既然没人想当兵,那就别怪他强制性了…

  “倪元璐。”

  “臣在。”户部尚书倪元璐站了出来。

  “国库还剩下多少?”

  李邦华愣了一下,迅速的回答道:“回陛下,建设学院用去970万两,军费430万两,工部支出400万两,其余支出皆跟往年一样,由于全国免税,所以国库目前还剩1200万两。”

  听完,朱由检摸着下巴思考了一阵。

  还行,自己内帑还放着三千万两,到时候不够再捐给国库吧。

  朱由检又接着喊道:“熊文灿!”

  “臣在!”

  兵部尚书熊文灿站了出来。

  “传朕旨意,即日起,募兵制改为义务兵制,年满17岁以上,50岁以下且身体无恙者需入伍训练一年半,兵部下去先在京都周围郡县实行义务兵制,同时各郡县张贴告示:参军者,闲时回乡,战时入伍,军饷每人一年至少8两银子,且可以斩首换爵位!此法明年再推向全国。还有,不是新招募了一批新兵嘛,将他们派往边关与那里的士兵合并成为皇家第一集团军,军官层由陆军学院的学生们担任,集团军长由孙传庭担任。”

  “臣遵旨,但敢问陛下集团军为何物?”

  熊文灿不禁问道。

  朱由检没回答他,而是对着他摆摆手说道:“这个问题,熊爱卿等会朕会告诉你。”

  接着从龙椅上站起身,对着大臣们一字一句的说道:

  “诸位爱卿,朕准备进行一场变法!”

  群臣一惊,变法?

  还没回过神,朱由检就对着他们说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军队改为班、排、连、营、团、师、集团军,军衔也改为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各级士官、各级士官长,各级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以及元帅,关于这些,我都写在这本册子上了。”

  说完便让王承恩托着一本赤红色的册子拿给下面的大臣们。

  “陛下,正值国家危难之时,变法一事,实在不妥啊。”

  出身儒家的户部尚书倪元璐出来劝谏道。

  朱由检走下台阶,对着大臣们缓缓说道:

  “自朕继位以来,大明已是几代乱政,财富土地空前流失,这十几年来,年年有战,国库早已不够,牧场已无战马可征,朝堂也糜烂不堪,成军人口也是大幅减少!况且自萨尔浒之战以来,大明节节败退,不如趁大明还有余力,奋力一搏,学习前秦商鞅变法!一举强国!”

  “陛下,变法一事推行不易,陛下慎重啊!”吏部尚书李邦华也跟着说道。

  “朕意已决,变法一事从今日进行,从兵部开始!”

  朱由检一脸冷漠的说道。

  群臣们不好阻拦,毕竟朝堂现在是皇帝的一言堂,他们只是担心变法后带来的利息分配会带给大明怎样的后果。

  虽然此时的军队是站在皇帝这边,况且之前造反的也已经被灭族,但大明有多少毒瘤,他们这些人又怎会不知道。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皇帝根本就不担心这些,他有锦衣卫和东厂,锦衣卫在皇帝的暗中经营下,已经遍布全国。

  随后,朱由检就又叫出刑部尚书,说道:“全国各县牢狱中,犯死罪者有多少?”

  “回陛下,全国上下死罪者共计154987多人。”刑部尚书回答道。

  “跟他们说,愿从军者可以用首级换自由,同时成立死卒营,将他们分十批依次派往山海关,路上严加看管,遇见闹事者就地处决。”朱由检面色冷漠的说道。

  “臣遵旨!”

  处理好死刑犯后,朱由检又叫到了工部尚书。

  “范景文。”

  “臣在。”

  “朕已经把工厂交给工部了,不知你们把线膛枪和军服制造的如何?”朱由检看着工部尚书问道。

  范景文走出人群,说道:

  “回陛下,工厂这几月连续加班,已制造出了50000把米涅步枪。目前正准备发往前线中。”

  “传朕旨意,将火器发给前线士兵,同时还有朕的步兵操典,拿去印刷,朕要大明的每一名将士都有这样一本手册!”

  “遵旨!”范景文回答道。

  “熊爱卿,朕决定让士兵们也像我大明百姓一样能识字,你等下去安排,朕还会从国库中拨出一百万两白银作为资金,不知熊爱卿可否办到?”

  “臣必竭尽所能!”

  然后朱由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又接着说道:

  “你下去告诉那些军官们,有空的话多给士兵们讲一讲杀胡令的由来。”

  “遵命!陛下!”

  熊文灿回答道。

  “好了,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启奏的吗?”

  朱由检重新走到龙椅上坐下。

  “臣等无事。”

  “退朝…”

  朱由检对着王承恩示意道。

  “退朝~”

  “恭送陛下!”群臣行礼。

  ……

  ……

  ……

  此时,崇祯皇帝的书房外,辛振国正恭候着朱由检。

  朱由检刚下早朝,正准备去书房再处理些政务,结果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辛振国在那站着,不由得笑着问道:

  “怎么样?辛爱卿?朕让你抓的人抓到了吗?”

  然而辛振国一听到他的声音,就急忙走到朱由检身前,单膝跪地,拱手道:

  “臣无能,望陛下恕罪!”

  “哦?跟朕说说怎么回事?”

  朱由检也收起了笑容,面色严肃的问道。

  “回陛下,微臣按照陛下提示,确实发现有名男子不正常,微臣观察了几日,发现此人正暗中给建奴传递情报。然而就在微臣带着手下前去抓他的时候,此人被路上一群冲出来的蒙面骑兵所救,微臣带人追了几十里,还是让他们跑了。”说完,辛振国把头放低了些。

  “那爱卿有何线索?”

  朱由检也没有怪他,又接着问道。

  “回陛下,微臣曾听到他们救人时喊的话,虽然隐藏的很好,但还是被微臣听出些马脚,他们几人都是山西口音,而且我看他们使用的刀,也都带有山西军器局的印记,所以微臣怀疑……”

  辛振国说到一半就不敢说下去了,他怕被别人安上一个蛊惑圣上的罪名。

  “爱卿但讲无妨。”

  “微臣…怀疑是晋商所为。”

  辛振国小心翼翼的说了出来。

  “晋商?”

  朱由检好像对他们有点印象,这不就是后世里说的那些卖国贼嘛。

  叫起辛振国,命令道:“既然怀疑是晋商,就悄悄给朕调查好他们的交易记录,假若发现通敌,立即围住府院,一个都不准跑!朕要亲自带人过去!”

  “遵旨!下官告退!”

  “嗯。”朱由检点点头。

  辛振国行了个礼,就转身离开。

  ……

  ……

  城外,士兵们的武器和物资和在新兵和锦衣卫的共同押送下,顺着官道朝着山海关的方向行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