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走上工业时代的明帝国

第10章 ,前线大捷

  过了几日,在京城中外的官道上。

  一位驿卒正纵马奔驰在上面,还未走到城门,驿卒就高举着手上的信件大喊道:

  “前线捷报!山海关一战斩敌四万余首,俘虏两万四千余人!”

  守城官兵连忙拉开拒马,让他通过。

  驿卒进入城内,一边策马一边大声喊着:“前线捷报!山海关一战斩敌两万首,俘虏一万五千人!前线捷报!山海关一战斩敌两万首,俘虏一万五千人!”

  说完就直奔宫门而去。

  沿途人流自觉的让开一条道路,相互交谈着大胜的消息。,是啊,明军已经很久没有大胜过了。

  道路旁,一位失去右臂的老人激动的用左手拉着旁边一个年轻人问道:“小五,真的吗?前线大捷!?”

  “是的,爹,前线大捷!”年轻人扶着老人回答道。

  “好啊!!大捷了!”

  说完,一个激动就倒在地上。他是一名老兵,是从萨尔浒大战中逃出来的少数幸存者之一。

  旁边的年轻人急忙掐住老人的人中,才使老人缓缓醒了过来。

  老人刚一醒来,就抓着年轻人的手说道:“小五,你给我在家好好读书,以后一定要去参军!听到没有!”

  “知道了,爹。”年轻人回答道。

  (明军在萨尔浒一战中所投入的兵力大致有十万到十五万,后来因为兵分四部,各部联络不畅等原因导致全军覆没,此战是明清战争的转择点。前期是明军把清军按着打。。)

  此时驿卒已经来到宫门前,直接跳下马,掏出藏在腹中的令牌,让侍卫们确认无误后,朝着奉天殿跑去。

  此时,朱由检正在朝堂上处理政事,正欲退朝时,殿外传来一声大喊,

  “报!”

  “进。”

  驿卒走进大殿,单膝跪地道:“报!前线大捷!总兵孙传庭带领士兵们浴血奋战,斩敌首四万余,俘虏两万四千七百余人!”

  朱由检听到是大捷,不由得大喜。

  “恭贺陛下!”群臣行礼。

  “诸位平身,传令下去,犒赏三军。总兵孙传庭斩敌有功,封奉国将军,其余将士以首赐爵,同时将捷报告知全国,举国同庆。”

  “遵旨。”兵部尚书熊文灿站出来回答道。

  紧接着皇帝与下面的大臣们就开始商讨接下来的计划。

  ……

  ……

  处理完政事后

  朱由检挥挥手,

  “退朝!”

  “退朝~”王承恩大声喊道。

  群臣退去……

  过了半个月,全国上下都知道了此次大捷,崇祯皇帝的威望上升了一大截。

  与此同时,各地变法也在缓缓进行着。各郡县慢慢的开设起了免费的学堂。

  在广元郡的一个小县城里,李四正在街上叫卖着,突然遇见了邻居张三带着他俩小孩在街上急匆匆的赶路。

  李四拦住他,忍不住调笑道:“老张你干嘛,这么急,赶着去投胎?”

  张三一见是李四,赶忙回答道:“是老李啊,诶,老李,你怎么还不动身?”

  李四一脸懵逼,“咋了老张?”

  “哎呀!老李你不知道今天的官府告示,陛下下令建设学堂,全国百姓免费入学,你快带着你家小李去吧!就在城外!”说完,便急匆匆的拉着自家孩子便城东走去。

  “老张,你不会哄我吧?”李四朝着张三的背影大喊道。

  张三远远的传来一句,“老子诳你作甚,你快来吧!再不来就没有了。”

  说完就消失在人流中。

  真有这么好的事?李四挠挠头,准备收摊回家,然后带自家孩子去城东看看。

  ……

  等到李四带着自家孩子来到城外,这里已经围满了人,好不容易带着自家孩子排好队,等到了报名处,只看见一个书生打扮的官员坐在案桌旁看着他们。

  “姓名?年龄?籍贯?”官员提着笔问道。

  “李…李四…三十四岁了,广元剑阁人。”李四慌乱的回答道。

  “我问的是小孩的。”官员放下笔,有些好笑的说道。

  “小孩的?噢…他叫李济世,十岁了,也是剑阁人。”李四微红着脸回答道。

  “噢,要选什么专业?”官员再次提笔问道。

  “啊?还有专业?都有些什么专业啊?”

  “陛下规定学堂只授墨家后学,法家,农家,医家,儒家的书籍,你们选什么。”官员耐心的给李四解释道。

  “专业,就学医家吧,他娘就是得病去世的。”说完,李四趁官员没注意,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

  官员没看到他揉眼睛,把手中纸写了两份,其中一份递给了李四,“给你,明日让自家孩子拿着这个来学堂报道,就算正式入学了。”

  “谢谢…大人。”李四说完就准备给官员行个大礼。

  官员急忙拉起他说道:“这事不要谢我,我只负责办事,要感谢,就谢陛下吧。”

  说完,就朝东北方向微微做辑。

  李四也跟着朝东北方向行礼。

  一阵道谢后,他就带着孩子准备回到家中。

  一路上,李四拿着手中的纸看了又看,只感觉心情一阵舒畅,他娘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吧。

  说完,便把目光转向了李济世。

  ……

  一时间,全国入学人数已经达到三百多万人,而且这人数还在不断上升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