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徐州佃户,喂养天下

第7章 厚赏

  “李小郎,你当真不知道,你那犁帮了玄德公多大的忙?”

  “什么忙?”李易面色奇怪,难道刘备喜欢耕田?书上没说啊。

  “徐州各地因为曹军劫掠,春耕迟缓,玄德公正为此发愁了,你这曲辕犁可是帮了玄德公大忙。”

  “哈,那倒是意外之喜。”

  李易不禁咧嘴一笑,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的曲辕犁无形之中,还帮助刘备解决了春耕危机。

  “李小郎,你是如何想出这曲辕犁的?”糜节立于一旁,似乎对李易有些兴趣。

  “这个啊。”李易思考片刻,开口道:“是这样,我家中只有三人,母亲腿脚有疾,妹妹年纪尚小,耕田只有我一人。”

  “所以,为了一人也能耕田,这才琢磨出这么个新犁来。”

  “那你倒是聪明。”

  ……

  二人小聊几句后,李易就忙着耕田没有再和糜节搭话了,后者也朝着庄上其他田地巡视去了。

  李易动作比较快一上午,便更完了一亩多地。

  正午,李清将饭食送到田地里。

  “大兄,你歇歇吧,我来耕吧!”

  “你可不行。”李易摇摇头,笑着从李清手中接过装饭食的篮子并道:“你力气不够,掌握不住犁的。”

  李清年纪还小,加上之前家里也比较清贫,身体很瘦弱,个子也很矮小,耕田对于她来说,还是十分困难的。

  其实,李易耕起田来,也挺费力。

  他这具身体,同样瘦弱,虽说谈不上面黄肌瘦,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跟竹竿似的。

  李易发誓,等种出粮来,日后要天天吃白米饭。

  迅速填饱肚子,李易又继续开始耕田。

  他一人一天赶快一点,拿下三亩田没问题。

  再有三天,十亩田也就能全部耕完,到时候就可以种秧苗了。

  ……

  郯城,糜竺这边从下邳赶回后便寻来糜芳。

  “子方,我且问你,那曲辕犁,你是从何人手中得来的?”

  “哦,是西庄的李易,就是当初大兄你从大木村带回来那小子。”

  “原来是他。”

  糜竺经过提醒,脑中便浮现出李易的身影。

  “看来当初带回来这小郎,实乃幸事一件。”

  “此人有大功,玄德公让我代其厚赏于他,顺便考校他一番。”

  糜芳撇撇嘴:“那李易就是一个农家小子,估计大字不识一个,怕是没啥才华。”

  “且去了再言。”

  翌日一大早,糜竺带着金银布匹便准备去西庄寻李易。

  糜节见状,也要跟着一起去。

  二人在随从的陪同下,架着马车一起到了西庄。

  李易这边,经过三日劳作,已经将田全部耕好。

  温棚内,尽管李易搭建的木棚并不周密,温度保持的没那么好,不过育苗效果还是不错的。

  李易将一排排育苗成功的秧苗从木棚之中取出,带上李清就准备去田间插秧。

  不过,二人刚还没出门,就见遇糜竺以及糜节,带着一帮随从赶来。

  李易看其架势,便知道是当场糜节口中的厚赏来了。

  李易招呼道:“娘,糜公来了,快去倒碗水来。”

  “糜大人来了?”许氏听闻糜竺来了,显得非常惶恐,连忙拉着李清出门躬身迎接。

  “民妇,见过大人,糜小姐。”

  “不必多礼,我是来寻你家李小郎的。”糜竺和善一笑,解释道。

  “糜公。”

  李易出来简单见礼后,将糜竺一行人,迎进家中,随后端上几碗白水,略显歉意道:“家中简陋,只有清水解渴,还请糜公见,糜小姐见谅。”

  “不妨事!”

  糜竺露出和善的笑容,似乎不在意李易递过的陶碗,将其接过一饮而下。

  “茶酒虽有滋味,但却不如清泉水解渴啊。”

  一番简单招呼后,糜竺也是直言来意:“李小郎,你所创曲辕犁,缓解了徐州百姓春耕迟缓之症,玄德公为你称好,特让我代其赏赐于你。”

  “今赏钱一千,布十匹,粮五十石,此外庄中二十亩田地,也一并赐你。”

  “多谢玄德公,多谢糜公。”

  李易乐呵呵接下赏赐,这些赏赐看起来不多,但实际上对于一个佃户而言,那已经算是惊天厚赏了。

  别的不说,那二十亩土地,便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有了自己的土地李易一家便不再是佃户,身份地位,直接上升了一小节。

  “嗯~”糜竺点点头,继续道:“李小郎,你能想出曲辕犁这等奇物,可是擅于些机关奇巧?”

  “糜公见谅,小人不擅机关。”

  木工李易并未学过,就是幼时在村里耳濡目染会那么一点点。

  李易的回答,让糜竺略微有些失望,但他并未灰心,继续道:“小郎我看你言谈有度,可是读过书识些字?”

  “呃~”李易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书他确实读过,还读过不少但那是前世的事,原身一个农家小子,哪里有机会读书。

  至于识字,汉末的字和后世的字是不一样的,李易能凭借知识储备认出个大概。

  但想要畅读书篇还是要学习一下。

  “小人,识得些字但不多。”

  “嗯~”糜竺闻言,微笑道:“那你可愿意,在郯城任个小吏?”

  李易既然识字,那便胜过许多人了,当个小吏再观察一下,也算是对刘备有个交代。

  “多谢糜公,不过小人学识浅薄,还是愿意在此间种地。”

  李易不假思索便拒绝了糜竺。

  一个小吏他瞧不上,现在他有了土地,在乡下种种地,过着田园生活,比小吏好的多。

  “也罢,既然如此,我还有要事,便不久留了。”

  李易拒绝,糜竺也不多劝,他一个徐州别驾,亲自来李易家,邀其做吏,已经算是殊荣。

  后者还拒绝,他再多劝,反倒是落了身份。

  “恭送糜公。”

  起身送走糜竺,李易却发现,随其一同前来的糜节完全没有走的意思,还赖在他家院中。

  “糜小姐,还有事吩咐?”

  “李小郎,我兄长邀你做小吏你为何不答应?难不成城中小吏,不如你这农人身份?”

  刚刚糜竺在和李易交谈之时,糜节一直在观察李易。

  她总觉得,李易和其他人不同。

  其余乡野百姓,对于豪族子弟,有着天然的畏惧,面对糜竺这一州别驾,更是眼中惶恐不已。

  这一点,从李易母亲许氏其妹李清刚刚迎接几人入门,糜节便可瞧出。

  但是,唯独李易不同。

  糜节发现,李易虽然言语之间,表现的很是谦卑,但目光之中,却是平静异常,丝毫不见波澜。

  无论是面对她,还是面对糜芳亦或者一州别驾的糜竺,在李易眼中也都是一样的。

  “小人不是说了吗,小人才学浅薄不敢堪当大任。”

  “不对,你并非才学浅薄,而是不想任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