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诸天:从在神雕修仙开始

第1章 咦,道爷我成了!

  终南山,全真教。

  这天正是腊月望日,年关已然将至。

  朔风吹雪,卷起一片茫茫。

  全真教七子门下的诸多弟子,便在这风雪之中各自抱团,于旷地之上比武较艺。

  长春真人丘处机作为七子之中武功最高者,门下弟子数量不少。

  只见众道士立在高台上,或演拳脚,或使刀枪,或发暗器,或显内功,然后由甄志丙李志常等三代弟子讲评一番,以定甲乙。

  天气虽冷,但众人呼来喝去间,倒也十分热闹。

  许清穿素袍,抱木剑,躲在人群之后,看着众多师兄们在台上施展功夫,不时呼喝加油。

  全真教自开派祖师王重阳仙去之后,虽然依旧号称天下武学正宗,但声威却已然大不如前。

  一方面,当今武林中各门各派好手辈出,后起新秀犹如过江之鲫,东西南北中五绝销声匿迹,江湖上已是一代新人换旧人之象。

  另一方面,则是全真教内部高手青黄不接问题愈发明显。

  全真七子虽然是江湖上声誉斐然的高手,个个身手不凡。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七子当中除了丘处机,其余人等实力比起江湖顶级高手,仍然力有不逮。

  至于全真七子往下嘛.....

  只能说是麻袋换草袋——一袋不如一袋!

  因此,在七子督促之下,全真教内人人勤练苦修,比往日更刻苦了几分。

  像这等岁末小考,更是年年都有。

  “清华师弟,怎么不去登台露上一手,让师父师叔们指点指点?”

  许清正在下面兴致勃勃的观战,忽然身旁一道声音传来。

  他扭头看去,原来说话之人为一青年道士,年纪约二十四五,正是自己同门师兄沈清平。

  而对方口中的清华师弟,便是自己......

  全真教自创派祖师王重阳为始,七子为第二代,志字辈为第三代,清字辈为第四代。

  许清两年半之前,拜师全真教时,被长春真人丘处机座下的三代弟子李志常收入门中。

  因他本名中就带个‘清’字,李志常干脆不多费脑筋,就又给他后面填了一个‘华’字,是谓许清华......

  清华二字之深意期许,暂且不多提。

  但这名字,在许清这个后世人听来倒还不错。

  至少......听起来就很有学问!是个文化人!

  “清平师兄,我不善拳脚功夫,内功又练得不到家,上去不是自取其辱?”许清笑道。

  说完,他又展示出怀抱中的木剑:“况且,师兄你见过拿木剑上台比试的吗?”

  沈清平拍拍他肩膀,安慰道:“你跟随志平师伯学道,不通武艺之事,重阳宫上下有几个不知道的?但这次只是门下小评,纵是上台输了,也没人笑话你什么。”

  全真弟子比武可以分为大评和小评。

  大评,主要是三代志字辈弟子在重阳宫前互相比武,由全真七子进行观战点评。

  而小评则是四代清字辈弟子较艺。

  各弟子分为七处,由三代弟子们分别进行初步考察。

  其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在重阳宫前参加大评,和其他六子门下的四代弟子交手。

  就比如眼下的这场比斗,参赛选手皆是长春真人丘处机门下的四代弟子,并无其余六子门下的道士。

  许清还想推辞,但他二人之间的谈话动静,早已惊动了高台上观战的‘评委’李志常。

  李志常望了眼自家的小徒弟许清。

  只见他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却生得丰神俊朗,姿容不凡,抱着木剑立于众多小道士之间,风姿着实显目。

  李志常轻抚胡须,略有自得。

  看来自己当年这清华二字,是起的对了。

  “清华,你且上来。”

  李志常在台上主动招呼道:“练武可强身健体,你虽然平日多喜读书诵经,钻研道学,但这护道之术也不可太过荒废了。”

  他所谓的护道之术,便是武功了。

  全真教虽然是道家门派。

  但开派祖师王重阳却自号:学并三教,兼通文武。

  这三教指的便是:儒教、释教、道教。

  而兼通文武,便说的是王重阳个人发家史:即先读书科举,后练武抗金。

  而且王重阳天资过人。

  别人读书就只是读书,但他却分别能从三教经书典籍中,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门武功。

  由此可见,全真教虽然号称天下武学正宗。

  但说到底,其实也是从儒释道三教学问的土壤中,结出了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是故门下弟子,不喜武艺,醉心于道家学问者自然也不少。

  例如七子之首的马钰,又例如三代之中的弟子尹志平,都常年埋首道藏中间,不问外事。

  听到师父招呼,许清只好抱着自己的木剑跳上高台。

  “师父,弟子学艺不精,只怕会.......”

  他还没来得及说完,李志常便挥挥手,笑道:“清华,我知道你拳脚功夫不好,入门两年半也只修了全真大道歌和两三式剑法,你便只用自己熟悉的招式较艺便是。”

  全真大道歌,乃是全真内功的入门心诀。

  而每句歌诀,又分别有拳法、掌法、腿法、剑招与之对应。

  合在一处,便是全真派的入门拳掌功夫和全真剑法。

  许清入门不到三年,虽然拜师李志常,但实际上他与其他弟子不同。

  正常弟子都是早课诵经,然后上午练拳脚,下午练剑术,晚上修内功。

  而许清则是全天都跟在大师伯尹志平身后,请教学习道经道典。

  一天里,只有晚上才有些许空闲,修行内功。

  其余师兄弟对他的举动多有不解,但久而久之,倒也见怪不怪了。

  好在师父李志常生性豁达,为人谦和。

  他对自己徒弟这番‘不务正业’的行动也不恼火,甚至还主动把许清引荐给了尹志平师兄。

  当然,李志常也不是完全不管。

  得空了,也偶尔会去指点指点许清的内功境界,或是单独教他几手剑术。

  听到师父如此说话,许清自然也难以推脱。

  他看了看台下的师兄弟们,想了下便主动招呼道:“清平师兄,还请上台指点师弟一二!”

  沈清平与他关系一直不错,闻言便哈哈一笑:“好说好说。”

  他跃上高台,又道:“咱们师兄弟之间切磋点到为止,师弟既然只用木剑,那我就用拳脚吧。”

  丘处机门下弟子当中。

  三代弟子以甄志丙武功为最,李志常次之。

  而李志常麾下十余弟子当中,就以沈清平为首,武艺最高。

  他说这番话,不是托大装逼,而是怕许清第一次登台较艺,见了兵刃后感到紧张,发挥不出来。

  许清明白师兄心意,便感激地一抱拳,不再多说。

  师兄弟各自对着行了一礼之后。

  许清也不客气。

  他抽出木剑,率先强攻,直接便是一招‘塞下秋风’,直刺过去。

  沈清平侧身躲过,旋即探出手臂,欺身而上。

  他挥动双掌,看似虎虎生风,实则却不曾动用任何内力,只是全凭外功与招式。

  却是全真入门掌法中的一招‘浮云遮眼’!

  尽管如此,许清仍旧不敢大意。

  自己穿越这神雕侠侣的世界已有十多年,虽然早已知道武功之神异,但正儿八经的动武较艺,这还是第一次。

  如今心下自是既有激动,又有紧张。

  眼见沈清平袭来,许清下盘站稳,腰身发力,以肘带臂,改刺为斩。

  木剑又从侧方挥来,攻敌所必救。

  但沈清平见状也是不慌不乱,显然对他的招式早有预料。

  “来得好!”

  他夸赞了一句,接着屈膝扎马,一个铁板桥躲过木剑之余,再次挥动双掌向许清攻来。

  眼见徒弟打的热闹,李志常在侧方微笑。

  二人交手间的架势,与其说是切磋较艺,倒不如说是沈清平在给许清喂招。

  在他看来,门下弟子和睦要比什么都重要。

  转眼间,台上二人又你来我往地拆了四五十招。

  沈清平见许清已然气喘吁吁,剑势也不如先前凌厉,便心知差不多是结束的时候了。

  ‘师弟,这一招空手接白刃,你可看好了!’

  这番心思,沈清平嘴上自然是来不及说出口的,便只好心中暗自得意。

  他瞄准机会,身形后退数步。

  同时,他一对肉掌看准时机,径自往空中接去。

  “着!”沈清平大喝一声。

  果然,一切正如他预想一般,许清手中木剑直直落入自己双掌之中,被自己双掌夹住,动弹不得。

  沈清平咧嘴一笑,正想松开手掌,开口安慰。

  忽然间,他只觉那木剑之上陡然生出一股巨力,竟好似自己按住的不是木剑,而是什么猛禽凶兽一般。

  来不及细思何故,沈清平下意识地运起经脉之中的内力,进行抵御。

  全真内功虽然前期修行速度缓慢,但乃是正宗的玄门心法,功效卓著。

  在内力加持之下,可使自身气力大幅提高。

  沈清平此时运起内力,双臂起码有百多斤力气。

  便是平日里强身健体用的石锁,此刻若是拎起来,也是轻如鸿毛。

  但仍旧无济于事。

  许清木剑上传来的力道沛然莫御,竟直接压得他连退数步,然后一个踉跄,跌坐在地!

  更惊人的是,原本平平无奇的木剑,此刻得到巨力加持后,竟犹如一条脱海苍龙般从自己掌中挣脱开来。

  那未开刃的钝锋,从沈清平胸膛处划过。

  虽然有衣服阻隔,却仍是带起一片火辣辣的感觉!

  沈清平愕然:“小师弟,你这是......”

  看着门下弟子比武的李志常,见状也惊咦一声。

  他武功不错,自然能看出沈清平刚才连内力都用上了,但就是如此也没能拦住许清的木剑。

  这种情况。

  要么,是许清天生神力,膂力惊人,先前是在藏拙!

  要么,则是他内功造诣犹在沈清平之上!

  但无论哪种,都可谓是十足十的惊喜!

  台下众道没有李志常这份见识,纷纷攘攘讨论间,似乎是觉得沈清平有意相让。

  但众人的议论之声无论是好是坏,却干扰不到此刻的许清。

  只见他扔下木剑,自顾自的在原地哈哈大笑,声音欣喜若狂:“噫,我终于成了!哈哈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