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

第3章 当老师,挣工分!

  “黑娃,给你小七哥磕头!”

  “刚子,弄啥呢,都是兄弟,磕什么头啊,还有,这腊肉拿回去!”

  “山哥,这腊肉你一定要收下!”

  “收什么收,小七看到了,那就去帮忙,这都是小事情,你们家自己什么情况,自己不知道啊,爹妈不吃饭了,你能饿着,孩子能饿着啊,拿回去!”

  “不行,这是救命的大恩……”

  都说女人矫情,事实上,大老爷们也矫情,赵江山和岳刚两大老爷们在门口推推拉拉的,一个要送,一个要不收。

  赵东阳这个当事人已经被撇到一边去了。

  对于赵江山来说,没让他丢人,这小子就算是不错的,这救人总比跳河寻短见好听多了,起码在老兄弟门前,他能抬得起头。

  赵东阳的目光反而在看着那根腊肉。

  不是馋。

  而是……

  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他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一根腊肉,争来争去。

  可忽然之间。

  就明白了。

  这腊肉,很珍贵啊。

  在这个吃饱饭都变得很艰难的时代,大概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肉吧,一根腊肉,能让院子里面老赵家的人看的眼睛都已经发亮了。

  很突然,他就有一种可以适应这个时代的感觉了。

  他正视了一件事情。

  自己真的回来了一九七八年。

  一个求温饱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

  吃肉什么的……有点奢侈。

  吃不饱饭才是常态吧。

  最后岳刚撒泼打滚,耍赖了,丢下了腊肉,然后抱着儿子飞奔一样的跑了,赵江山这大老爷们还是有些脸皮厚,没好意思追出去继续拉扯,只能有些感叹这家伙打肿脸充胖子。

  赵江山让陆婉兮把腊肉拿进去挂起来,等有什么好事情了,才切来炒,然后大马金刀的坐下来,开口:“吃饭。”

  众人这才敢坐下来开饭。

  赵东阳很想问一句,你冤枉我了,是不是道歉一下啊!

  最后他没敢开口。

  开口估计会惹来爆揍一场的后果。

  赵江山,英雄气概,一家之主,也是非常有责任心的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更是一个好丈夫,但是永远不会是一个好父亲,教育方式粗狂,大骂是常态,有错不会认,在他看来,老子打娃,有错改之,无错加勉。

  但是父爱还是有的……

  他不禁想起来,九二年的时候,这老头子为了自己的事情东奔西跑,挺直了大半辈子的脊梁骨弯下来了……

  或许是五千年传承下来的风俗,父爱都是深沉的。

  赵东阳怯生生的坐下来,左边是大哥,右边是赵安平,餐桌上,白米饭,野菜,咸菜,菌子,就是看不到一点点的腥味,看着小侄子不断回望厨房里面挂起来的腊肉,他有些心疼。

  其实赵家不算穷。

  他们几兄弟姐妹还小的时候,没有劳动力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城里面生活的,赵江山是厂长,工资能养得起他们,后来他们搬回村里面之后,也熬过一段艰难的日子,可随着方东宝,许东升有了劳动力之后,老赵家的劳动力还是比较宽裕的。

  吃饱饭不是问题。

  虽然在这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奋斗,可赵东阳还真没有吃多少苦。

  他不是平凡世界里面的孙少阳。

  在县里面读高中的时候,全家人省吃减喝的,支援他,中上水平的消费,吃的饱饭,留得住尊严,还有有哥哥姐姐支持,方东宝在大冬天,风雪几十里给送粮票送钱。

  特别是四姐夫家,住在县城,没事还能去打秋风。

  而赵家其实也能隔一段时间见荤腥……

  只是今年难一点。

  今年为了给赵东阳盖新房,那是把老赵家的底都淘干净了。

  赵东阳还想起了一件事情,穷家富路,王初夏上大学,他为了凑路费生活费,哥哥姐姐挨个都借了一遍,才凑了一百多块钱,这也是导致老赵家返贫的原因啊。

  看着大哥方东宝,二哥许东升,双胞胎姐姐的赵子歆,他的眼泪,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流淌下来了。

  赵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赵江山大口扒饭,一边吃,还一边开口:“小七,你在家里面也闷了这么长时间了,该去挣工分了!”

  “挣工分?”

  赵东阳一时之间回不过神来。

  差点都忘记了。

  这是大锅饭的年代。

  挣工分,才是王道。

  “怎么,你还想要在家里面白吃白喝啊,都结婚了,啥时候就生娃了,要让你老汉妈妈养你一辈子!”赵江山瞪了他一眼。

  赵东阳才想起来,自己在家里面,是吃白食的。

  读书的时候吃白食。

  高中毕业了,想要考大学,也吃白食。

  娶媳妇什么的……

  那都是家里面安排。

  还真没贡献啊。

  “老汉,小七有知识文化,下地干活太浪费了,我们家也不缺这个劳动力,他不是想要考大学吗,今年他没考上,可能是复习不好,要不就让他再考一年吧!”

  方东宝开口说道。

  “嗤!”

  赵小六鄙视说道:“他和王初夏一起复习,王初夏考上了燕大,全国最好的大学啊,他连大专都没考上,别说多给他一年,给他三年,五年,他也考不上啊,与其考出去,还不如祈求初夏姐姐不要抛弃他,能把他带出去得了!”

  这话是有怨气的。

  没办法。

  七个兄弟姐妹,那是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大家都爱老幺,她这个和老幺一起出生的同胞姐姐就是从小打到被忽视的,好吃的,好事情,都是先念着赵东阳。

  初中的时候,她成绩更好,但是一家人投票,就让的赵东阳去县里面读高中了,她只能回家干活挣工分。

  赵东阳看上一个知青。

  全家人省吃减喝给他盖新房。

  怎么啥好事,都先想着他啊。

  “不能盼你弟弟一点好啊!”陆婉兮撇了一眼赵小六,不过她想想,才开口说道:“小七啊,这高考是独木桥,争不来,就不争了,我觉得,初夏那娃,不是忘恩负义的,她能考出去,早晚也能把你带出去,你先耐住性子……”

  王初夏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城里面白白净净的小姑娘,在乡下就是干不了活的代名词,成分不好,连知青都排斥,在村里面都有饥一顿饱一顿的。

  一开始赵东阳看上这姑娘,老赵家里面的人,不太赞同的。

  但是最后,还是陆婉兮看上这儿媳妇了,力排众议。

  才有了他们的结婚。

  赵东阳很想称赞一句,老妈,你看人真准。

  所有人都觉得王初夏凤凰飞出去了,不会回来的,她偏偏回来的,在老王家所有人的反对,在老赵家所有人目瞪口呆之下,死活把赵某人从这穷山村给带出去了。

  这才有了某人波澜壮阔的五十年商海博弈,功成名就,百亿身家。

  这时候,对面的二哥许东升想要说话。

  二嫂踩了他一脚。

  许东升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老汉,村里面的农活,小七也干不了,我听说村里面是不是又要搞小学吗,就让小七去当老师吧,他有知识文化,能教书!”

  高中学历,在未来只是标配,但是在现在来说,可是非常珍贵的,一个村子,能上大学的,摆着手指头去数,去年高考恢复,针对的大多数都是城里面的,或者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农村娃,能上个高中,已经是天花板了,考大学,那不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而是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之下,和一群正在走独木桥的人争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那都是败下阵来的。

  高中学历,在向阳大队来说,已经是天花板了。

  “那就去当老师,大队部商量好了,老师也能算正常工,每天能有十个工分!”赵江山说道。

  臭老九,在前些年是不受欢迎的,工分都减半的那种,但是这两年,老师这职业,开始吃香起来了。

  向阳小学,那是建了散,散了又建起来了,向阳大队有点剩余的钱,就安排上,向阳大队吃不上饭的时候,小学就给撤掉了,就是这么现实。

  “向阳小学,有几个老师啊?”

  赵东阳没有排斥这样的安排。

  现在他还没想好,自己应该做什么,突然之间,命运馈赠,让自己回到这个时代,可他是做生意的,相信一切都是等价交换,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

  他记得未来有这么一句话,所有命运的馈赠,事实上,都是早已经暗中标注好了价格的。

  他有什么使命?

  或许说有什么责任?

  他有些迷茫。

  教书也好的,让自己冷静冷静。

  等到国庆节。

  王初夏回来。

  自己是不是再一次选择,跟着她,离开这个贫穷,落后,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小山村,去燕京再一次奋斗,还是选择留下,留在向阳大队。

  可他留下来,能干什么……

  当农民。

  也不是不行。

  现在农民是最苦最累贡献最大也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但是未来新农村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有贡献的四有高科技农民,还是不错的。

  ……………………

  第二天,赵东阳就知道了,向阳小学有几个老师了。

  独苗一份。

  整个学校,十三个学生,一个老师。

  这个老师。

  就是他赵东阳。

  看着这年纪又大又小,大的十三四岁都有,小的,六七岁吧,十三个萝卜头那刷刷刷的眼睛都在盯着自己,他顿时就有些头都大了。

  他完全可以怀疑,赵江山这老头子在坑自己。

  请君入瓮啊。

  要是赵江山一开始就让自己来当老师,估计自己会对着干,结果转了一圈,才让自己来当老师,明摆着,坑自己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