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约
两名探子两脸懵。
吴语轻叹一口气,身处异世他乡,没人接自己的梗可太难受了,变相等同于没有共同语言。
话说,范闲,你正在干嘛呢?
范闲:谈恋爱,勿Q,谢谢。
吴语掀开被子下了床,一边穿衣服,一边问道:“我昏睡了多久?”
“回大人,整整六日夜。”
“咕咕咕...”
肚子饿得咕咕叫,吴语从未有过如此迫切的进食欲!
哪怕是在床榻上干完体力活儿,都没有现在这种饥饿到可以吃下一头牛的地步!
牛:哞哞(Are you done)!?
三人一起离开吴语独立的小院,不过整座宅院中空荡荡的,只有另外两个留守的探子。
“他们人呢?”
“全在铺子里,因为四日前庆、齐两国封锁边境,所以咱们这批货成了庆国运来的最后一批货,眼下在上京城里相当紧俏。”
“四日前?那不就是咱们进入上京城的第三日,我昏睡过去的第二日?”
“是。”
“发生何事?”
“风传是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越过雾渡河,出现在太原路,被黑骑剿灭,随后两国就在边境对峙,隔河相望。”
吴语听得直皱眉,旋即撇了撇嘴:“太假了,先不说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过了河能干吗,恰好被黑骑剿灭就不合理,院长有这么闲吗?专程跑到太原路去针对几百个小角色?”
探子们答不上来。
“算了,不必过多理会,数年争端,矛盾不断,很快就要打起来了。”
“那我等...”
吴语摆了摆手:“谍报的事情我一个人足矣,你们当伙计的当伙计,当护卫的当护卫,演好自己的角色为上,小心不要露了馅儿就可以了。”
“是!”x2。
离开宅院,上了马车,不消几分钟便到了隔壁街的店铺。
所以坐马车是图什么?
甫一进门,嚯,好家伙!
一屋子的女性挤得满满当当,放眼望去皆是莺莺燕燕,衣香鬓影,笑语欢声,好一派生意兴隆、日进斗金的景象。
而在人群中,王启年如鱼得水,忙得不可开交!
他那憨厚的笑容搭配上周到的服务,被几个大娘子团团围住。
这个问价格、那个要试妆、这个问好不好看、那个说便宜一些。
吴语站在门槛前摩挲着下巴,暗自想道:老王回到京都后,应该不至于被他老婆打死吧?
“呦!好一个冷面俊俏的小哥儿!”
一道语调高昂的夸赞声吸引了所有女人的注意力,齐齐望向店门处。
吴语一点儿都不怯场,迎着女人们,尤其是大娘子们肆无忌惮地打量,逸步生风,穿过人群走到王启年身侧,落后半个身位站定。
接着便戏精附体,拱手行礼,朗声道谢:“各位夫人、娘子,在下龙傲天,这厢有礼了!承蒙诸位关照我云氏商号的生意,才得以如此兴旺,若有不妥之处,亦或是有任何需求,尽管提出,我云氏商号定当竭力满足!愿各位夫人、娘子,娇容永驻,欢愉常在!”
话音刚落。
一个大娘子便笑道:“公子这张小嘴儿可真甜,当真是有任何需求,你们云氏都会竭力满足?”
吴语顿时心道不妙,戏演过了,话说大了,此地有色狼!
危!
王启年顾不得和吴语打招呼,憋着笑意,打算看戏,立刻应道:“自当如此。”
说话的大娘子随手拿起木架上的一个雕花镶金的胭脂盒,挤开王启年,凑近了说道:“公子可否教教妾身,这款胭脂该如何涂抹?”
抱歉,不约!
我不是大脸宝,我不爱吃胭脂!
吴语横跨两步,重新站回王启年身侧:“在下只是我家少爷的管家,不懂胭脂,若有问题,尽可询问我家少爷。”
身份的坦白,令在场之人尽皆愣神。
一群大娘子、小娘子左看看,右看看,对比着吴语和王启年的样貌、气度、身姿、举止。
“公子真会说笑!”
“就是就是!”
“咯咯咯!”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谁是少爷,谁是管家!”
“公子若真是管家,不若来管妾身的家,妾身先夫早亡,愿从云氏赎买契约,多少金都出得起!”
“就是就是!”
“亲身也出得起,尽管开价!”
越喊越离谱,人群汹涌,居然都开始竞拍了。
而云氏商号经营的女性用品,尤其是胭脂水粉,针对的客户只有高门大族,店里最便宜的一盒胭脂作价五两,像是刚才那盒雕花镶金的玉石粉胭脂,价格高达上百两。
毕竟,目的是为了套取情报,就和开青楼从男人嘴里套取情报一个性质。
闹剧最终以吴语的逃遁作为结束,不过他的出现狠狠地刺激了一波消费!
果然,不管过去了多久,哪怕是十六万年的漫长岁月,人类文明已不知推倒重建了多少次,人类的消费行为特点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店铺后院。
几名探子散在四周把风,吴语和王启年在库房里谈话。
“言兄,你的身体?”
吴语做了一个展示肱二头肌的动作:“不碍事,只是境界突破导致的昏睡。”
王启年如释重负:“那就好,你若是出了差池,这趟北齐之行可就全完了!”
“这几日有什么异常吗?”
王启年点点头,先是说了一遍边境封锁的消息,然后又道:“咱们被锦衣卫的人监视了!”
吴语沉思片刻,分析道:“料想只是常规监视,两国纷争加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即将动兵,怎么说咱们也是庆人。”
“王某也是这样想的,否则的话,以锦衣卫的行事风格,怕是会直接冲进来拿人。”
“既是如此,计划不变,平日里你们不要露出破绽,用心经商即可,接头和重建谍报网的工作我自己来。”
该讨论的细节早在路上就讨论过很多遍了,聊完这几天里发生的事情,吴语准备走人。
“言兄,务必小心行事。”
“明白。”
从商铺后门离开,吴语走在上京城街头。
和王启年想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找路人打听哪家的饭菜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