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刚封狼居胥,又黄袍加身

第4章 队伍

  人有三怕,怕钱,怕权,更怕暴力。

  小旗是官,有权,但贾琮用第三项,挥舞着军棍往下砸。

  嘭!嘭!嘭!

  军棍又称延杖,长约七尺,宽约腕粗,端的结实耐用。

  虽然隔着一层积满了污垢厚油的军被,打在身上着实不轻,再加上贾琮用了巧劲,专拣那肉少的地方打,直打得几个人鬼哭狼嚎。

  最先爬出来的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大块头,他跳到床下,抱着头乖乖蹲好。

  “莫打莫打,俺听话。”

  贾琮放过此人,继续抽打另外几个,不到两三棍,有人挺不住了,一把抓住军棍想要夺过去。

  “小娘养的敢打老子!”

  不等他说完,贾琮一个借力,将那人从被子中拖出,棍子闪电般一挑,将他抵在墙头,底端再往上一划,戳在他喉咙上。

  “老子……”

  这一拖一挑一戳,委实快速惊人,把那人的话生生堵在喉咙中,正准备看好戏的另外几个人,顿时就愣在那里。

  贾琮内劲再往上一送,那人立刻翻上了白眼。

  最先蹲下的大块头叫道:“小旗大人饶命,再打就死人了!”

  “你们也知道害怕?”

  贾琮冷冷说道,手中的力道并没有减少半分,眼看那人面色发青,嘴角泛出一丝白沫。

  “住手!”

  始终阴沉着脸的孙哥抓住棍子,用劲往外一扯,把军棍扯出了两寸,使得那人大口喘息起来。

  贾琮冰冷的目光转向他,心中暗道,终于等到你出手了。

  姓孙的国字脸,紫红面皮,一脸络腮大胡子,看起来三十左右,他生怕贾琮再行凶,紧紧抓住棍子的一端,怒目圆睁。

  贾琮知道姓孙的是这伙人中的头儿,今天不把他拿下,后面别想有安生日子过。

  换位思考,自己苦熬多年,眼见着就能升职加薪,突然上头空降一个人过来,还是无法撼动的公侯子弟,换了谁不得崩溃?

  抵触,反抗,不合作,使阴招,大概都会用上。

  放在前世,贾琮还讲个人情世故,现在披了贾府少爷这张皮,还管这些?

  当即内劲一吐,一股雄浑的力量透过军棍,撞向姓孙的胸口。

  姓孙的虎吼一声,身体往前一倾,将全身的重量压在军棍上,死死抵住军棍,然而那军棍仍是慢慢移向他胸前。

  无论是蹲着的大块头,还是躲在被子里的那几个,看着贾琮白嫩细长的五指,都像看着白骨精怪一样,紧张得直咽口水。

  他们入伍时间有长有短,经历过的上官不少,却从未见过如此凶神恶煞的。

  “小旗大人,孙哥,都是自己人……别打了。”

  大块头结结巴巴说道,真怕贾琮一棍戳进孙哥的心窝子里头。

  其余几人醒悟过来,也纷纷跳下床,跟大块头蹲在一起,嘴里叫着饶命。

  姓孙的此时已满头大汗,他把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仍是挡不住贾琮的力气,眼睁睁看着棍子戳到自己胸膛上。

  咔啦啦!

  贾琮阴毒地左右滑动着棍子,滑得姓孙的肋骨几欲断掉,当中更有一股气劲逼迫着心脏。

  再过片刻,必将骨断心碎。

  姓孙的惨笑一声:“果然是贾府的后人,你狠!”

  “服不服?”

  “……服!”

  目的达到,贾琮收了棍子,喝道:“马步,站好!”

  “是!”

  大块头和几个人都跳了起来,整整齐齐在空阔处扎起了马步,姓孙的也下了床,与他们并排站在一起。

  “姓名,年龄,籍贯,服役时间。”

  “汤成,十八,宛平县人,服役三年!”

  “张瑞,十九,甘州人,服役五年!”

  “李小虎,十六,沧州人,服役一年!”

  “王立功,二十,保定人,服役三年!”

  “田易,二十二,霸州人,服役四年!”

  “孙永泽,二十八,凤阳人,服役六年!”

  贾琮知道三大营收的多半都是军户世家,以及顺天府辖管的五州十九县的百姓,想不到这个队伍中还有来自龙兴之地凤阳,以及甘州边镇的人。

  他先问张瑞:“你可是边军调任京营?”

  “是!”

  又问孙永泽:“凤阳有府军,还有陵卫军,你为何来京营?”

  “友人推荐。”

  基础情况就了解到这里,以后有的是时间详查,现在当务之急是冬试,按贾珍的说法,秋狩冬试应该是大事情,可惜原主的记忆中一片空白。

  问谁好呢?

  贾琮扫了六人一眼,孙永泽紧闭嘴唇,被他戳了喉管的那个吓得不轻,全身还在打着摆子。

  其余三个垂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害怕得不敢直视贾琮。

  唯有大块头汤成抬头向着自己讪笑,一副想要拍马屁又不敢贸然开口的样子。

  就他了。

  “汤成,你来说说何谓冬试?”

  “禀:按大梁律,京营、边军、府军,还有御前禁军,每年冬季都得考核一次,优者晋升,劣者降级。”

  “军官也要考?”

  “是!千户以下的总旗和小旗都要考,你若是降级,就成了跟俺们一样的大头兵。”

  贾琮内心暗忖,年末绩效考核,不失为保持军队战斗力的好方法。

  “都考什么?”

  “俺们属于神威营,为步军,考弓箭、负重行军、角力和刀术四项,考评结果分上、中上、中、下四个等级,全员上等晋升,全员下等遣返。”

  “中等和中上等呢?”

  汤成嘻嘻笑道:“就算过关。”

  “有没有具体的数值?”

  “有。”

  汤成瞟了一眼孙永泽,挠了挠头。

  “说。”

  “小旗大人,俺记不太清楚,让孙哥说吧。”

  贾琮狐疑地盯着汤成,一个军户出身,服役了五年的老兵,怎么会记不清考核指标?他目光转向孙永泽。

  孙永泽不情不愿回道:

  “弓箭射程:军官200步,士兵100步。”

  “弓箭准头:100步外,十箭中五。”

  “负重行军:军官负80斤,士兵负60斤,一个时辰20里。”

  “角斗实战:三场。”

  “雁翎刀术:两场。”

  尽管贾琮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个数据依然有些震惊,按大梁的步子算,一步为1.5米,200步换算成现代距离,差不多300米远。

  理论上抛射可以做到,但需要很强的臂力。

  再说准头,百步距离十箭中五,非神射手莫能做到。

  还有负重行军,大梁的重量换算成现代,80斤相当于48kg,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要求跑20里路,这虽然是一个项目,实际考了体能、耐力和速度三项。

  难怪汤成不愿说,怕自己知难而退吧。

  “你们谁过关了?”

  众人都不吱声。

  还是汤成厚着脸皮回道:“去年俺们小旗就只有孙哥通过四项考核,俺只过了三项,不会刀术。”

  “他们呢?”

  “他们……只有张瑞过了前两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