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天启1620

第49章 三尺白绫

大明天启1620 岁月无糖 2960 2025-02-14 13:27

  “皇爷,王公公回来了!”

  朱由校兴奋的站起来。

  “哪呢?”

  王安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佝偻的身躯弯的更低了。

  不过精神头却是很好。

  “皇爷,臣回来啦!”

  “王伴伴,辛苦了。”

  “臣当不得辛苦,锦衣卫的兄弟才辛苦。”

  “你倒是不贪功。你有功,朕可不能当看不见。”

  王安心里一暖。

  他将查抄福王府清单双手递上。

  朱由校认真看了起来。

  不愧是万历最喜爱的儿子,巨额财产就算与传承百年的王府比也不遑多让。

  第一册是王府现银统计,合计白银八百九十二万两,金七万九千两。

  第二册是各种文玩字画,不乏绝品孤品,价值连城。

  第三册则是各种精美器具,样式也是繁多,美轮美奂。

  第四册汇总的是福王府的庄田。

  两万三千顷的数字还是给朱由校大大的震撼。

  他记得当初万历封赏福王四万顷的土地,洛阳没有才会去山东、河南等地给凑的,最后补足到两万顷。

  当时洛阳地区最多也就一万八千顷,短短几年时间,福王在洛阳府就兼并了五千多顷。

  他又想到这里面应该还有乡绅挂靠的两千顷,那福王也兼并了三千顷土地。

  如此多的土地,得造成多少家庭,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一张张、一页页的清单,都是拿百姓的鲜血谱写而成。

  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他不足以告慰死去的冤灵。

  朱由校将清单狠狠的拍在几案上,茶杯跟着发出丁零当啷的声响。

  他歇斯里底的怒吼:“混蛋!朕要将他凌迟!”

  “皇爷,息怒。”

  朱由校指着清单的手不停颤抖。

  “你让朕如何息怒!如何息怒!”

  啪!哗啦!

  茶杯摔得粉碎,碎片飞溅的到处都是,地面一片狼藉。

  朱由校胸口快速起伏,脸色铁青,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将朱常洵生吞活剥。

  王安小心翼翼的边安慰边吩咐小伙者收拾。

  “皇爷,气大伤身啊。”

  朱由校冷哼:“伤身,总比亡国强。”

  他重重的拍桌子:“宗蕃误国!”

  王安垂手而立,大气不敢喘。

  朱由校想起朱由检吊死煤山之时大喊:“诸臣误我”的画面。

  他冷冷的说了声:

  “赐他三尺白绫!让他去死!”

  “臣……遵旨!”

  “怎么,还有何事?”

  王安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皇爷,臣擅作主张放了被福王强抢的民女,请皇爷责罚。”

  朱由校用力的拽着他的衣袖,厉声道:“起来!”

  “皇爷!”

  “你做的很好。是朕对不起他们,是朱家对不起百姓。

  你不必自责。

  朕还不至于是非不分。

  朕累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王安一步三回头,还是叹息一声。

  朱由校重新拿起清单,又仔细看了一遍。

  八百九十二万,单就现银一项就让他心痛,更何况还有两万三千顷的土地。

  大明还有二十几位藩王,财富一点也不比朱常洵少,毕竟剩下的藩王几乎都有传承两百年的历史,底蕴自然深厚。

  下一个该砍谁呢?

  正琢磨人选的时候,曹化淳走了进来。

  “皇爷。”

  “拿去看看吧。”

  曹化淳震惊的瞪圆了眼睛。

  “皇爷,这……如此之多!”

  朱由校点了点头。

  “安排人下去吧,优先处理那些被福王强占的庄田。”

  “皇爷,是要将庄田还与农民吗?”

  “不!那些庄田属于朕的皇庄。”

  “啊?”

  “朕一亩地给予农民十两的补偿。”

  “皇爷这部分庄田有三千顷,得花费三百万两。”

  “嗯。朕现在还缺银子吗?”

  曹化淳愣住了。

  是啊,皇爷现在不缺钱啊。

  “臣马上安排!”

  “去吧。派个明白人,好好安抚百姓。”

  “臣遵旨!”

  王安走后,朱由校终于迎来了今天的第一顿饭。

  几个简单的小菜,他吃的香甜。

  “魏伴伴,现在内帑有多少钱了?”

  “皇爷,还有一千三百万。”

  朱由校皱着眉头。

  内帑看似钱粮充裕,实则不然。

  曹化淳骑兵还没练。

  整个大明严重缺马,买马是需要花费一大笔银子,加上骑兵装备,草料,俸禄。

  一年至少开支一百万。

  另外李邦华组建十万禁卫军,一年的俸禄就是两百万,这还不算装备,粮草。

  一年又是六百万的银子。

  熊廷弼改组京营,组建十万的常规部队,又要花费五百万。

  这点银子也就够组建这三支部队的。

  再多恐怕不能够了。

  最吃钱的大户就是边军。

  几大边军一年花费至少又是六百万两银子。

  而且边军就是一个无底洞,只要努尔哈赤一天不灭,这个钱就必须拿出来。

  他知道九边也不干净。

  清查九边的事情,在禁卫军没有形成战斗力之前,一点也不能动。

  甚至还要无条件满足九边的任何要求,哪怕知道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想到这,他又开始忧患起来。

  “魏伴伴,找人把查抄的古玩字画,房产店铺全部出售了吧。

  另外,让你的人,给朕查查其他的藩王,尤其是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这几个地方的藩王。

  还有多拿出点钱去买粮食,去缅甸,越南,吕宋,能买多少买多少。

  买回来的粮食要存放好,要注意防潮,发霉,更要做好防火。”

  粮食是必需品,粮食可以随时换成银子,但银子不能随时换成粮食。

  他买粮就是要以备突发状况。

  说道粮食,朱由校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明末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

  吃饭问题。

  老百姓饿了才造反,军队打仗也要吃饭。

  靠什么解决吃饭问题?

  土豆将成为补充主粮的主要成员。

  谁能解决一个问题。

  只有一个人可以,这个人就是宋应星,他就是大明的袁隆平。

  他比袁隆平还袁隆平,因为他会在北方种土豆。

  找人东厂锦衣卫是专业的。

  更何况,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他与其兄宋应升,一同到南昌参加的考试,一万多名考生中,他考了第三,他兄考了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

  有如此名声,找个人还不容易。

  “去给朕找一个人,叫宋应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