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欲唤名臣满朝,偏来红颜祸水?

第68章 殿前问军

  乾清宫

  祁景一边翻阅张居正最新写上来的兵部折子一边听张居正的叙述:

  “从明朝初年直到万历年间,大明朝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蒙古。

  蒙古又分瓦剌和鞑靼等,并非一个统一的部落。

  明朝对蒙古的策略,第一是修筑北方的边墙,就是万里长城;

  在长城以内设有九镇:

  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太原、固原。

  用现在的术语来说,便是九个军区,所谓“神游九塞”便指的是这九个军区。

  河套一带,敌人的势力比较薄弱,因此西部四镇不十分吃重,包括太原在内长城以内也还安定。

  军事防御比较吃紧的是辽东、蓟州、宣化、大同四镇。

  蓟昌的士兵不到十万人,其中老弱病残占了一半,这些士兵分散在各位将领麾下,散布在两千里的地盘上。

  如果敌人聚集起来攻打这四个地点,明朝守军要分散防守,

  便会出现人数多少、力量强弱都不对等的情况。

  从于谦开始,兵部便一直在屡次请求加强大明边军的军队训练;

  但这件事不是大明朝重视边军训练,边军就会变得强大,这里面还有四个难题要解决。

  大明朝如果不解决四个难题,边军终究无法训练好。

  蒙古瓦剌也好,鞑靼也罢,长处在于骑兵,以大明这个时代现在有成熟的军制,

  要对骑兵,至少要招募三万人刻苦练习车战,否则对战不能占到优势。

  祁景听到这里合上奏折,

  “这三万人,按霍将军说的全部按照精锐配置,培养这些精炼的兵马需要多少钱?”

  张居正回答:“臣测算一个月至少要五十四万,

  一年就近六百五十万。”

  祁景沉默,扩招增养3万精兵,一年要六百五十万,这简直是天价。

  这是个什么概念,

  眼下大明朝景泰年一年的税收才三千多万两。

  张居正看祁景沉默,继续开口说:

  “三万人每月的军饷军备要五十四万,这便是第一个难题。

  燕赵之地的士兵的精气神都消耗在边防上了,

  如果我们不招募一万二千名吴越之地擅长战斗的士兵混合训练,事情肯定做不成。

  招募他们,他们马上就能来,但这些人可不可信,任用他们也不专一,这是第二个和第三个难题。

  军事讲究严肃,但燕赵之地的士兵一向骄横,突然看到严格的军法,肯定会非常震惊害怕。

  而且这里离京城很近,流言蜚语容易传播,只会让人受到牵制而无法建功,还会引发其他问题,这是第四个难题。

  按照现在的打算,请调集蓟镇、真定、大名、井陉以及总督、巡抚的标兵共三万人,

  分成三个军营,让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分别统领,并授予霍去病总理练兵的职责。

  春秋两季边防紧张时,三个军营的士兵都移到靠近边境的地方,到了边境就在边外阻挡敌人,如果敌人进入境内就决一死战。

  如果这两种情况都没能奏效,就应当论罪处理将领。

  另外,练兵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现在夏季边防已经临近,迅速调集浙江的三千士兵来应急,

  等边军训练好了再让他们回去。”

  祁景开口问出另一个关键的问题:“霍去病跟你说要招新兵从头练起,

  为什么不从各地部队抽调选已经成体制的军队?”

  张居正:“霍将军去军中逛了几日,认为军中多有恶习,从兵者数年已经难以调教,

  恶习难改,一支部队哪怕有一点毛病,都会在战场上被放大,霍将军对军队要求甚高。”

  祁景点点头,这倒是有道理:“霍将军说多久能练成?”

  张居正:“霍将军说三年时间,这支部队能横扫蒙古,

  除了培养这只部队,他可以点一只边军今年秋天先入草原打几场仗,摸一摸蒙古瓦剌的底,

  臣以为霍将军即便一战解决瓦剌也先,但这支3万人的部队还是要培养,

  瓦剌也先现在虽然在草原声势大,但各部落也只是暂时归顺,若是瓦剌也先死了,必然各自立山头。”

  一年增加650万军费,眼下朝廷每年的预算都只是勉强持平,国库年年攒不下多少钱。

  再增加这么多预算,这实属不易。

  而且打蒙古这帮骑兵,根本没有什么收益,不能以战养战。

  “算上6月份后,以实米给百官发放俸禄,朝廷这一年预算要增加近1000万,

  扣掉国库现有不在预算内的余度,恐怕差额要800万,这还不能算若有天灾,各地赈灾所需资金。”

  祁景听完张居正的汇报,点了点头,只是轻声说了一句:“朕知道了”

  似乎并没有忧虑该如何在数月时间,凭空凑出来近千万两白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