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欲唤名臣满朝,偏来红颜祸水?

第57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左顺门在场的史官奋笔疾书,准备记录这次名留千古的盛况。

  “上欲因私诛重臣于谦,朝野闻之,皆大惊。

  谦,字廷益,杭州钱塘人,为官清正,忠勇无双,屡立战功,深得民心,朝野尊之如救时宰相。

  群臣愤慨,纷纷聚于左顺门,人数众多,声震屋瓦。

  或呼天抢地,或慷慨陈词,皆言谦无罪,恳上收回成命。

  场面之盛,情绪之烈,实为近年所未有。

  为首者……”

  史官一边记录一边游走在人群,把人名字记录;

  官员看到了,一边呼喊,一边往史官身边靠拢,顺便报上自己的名字,以便青史留名有自己一份。

  还有甚者此时惦记着好友,把自己还没到的好友名字也报给史官,让他先登记上。

  祁景在乾清宫内,看着皇威值一点一点的下降,虽然知道这种测试是必要的,还是心疼,那每一点皇威值都是朕汗水的见证。

  “左顺门聚集了多少人?”

  沈炼:“回皇上,现在已经有200余人,还有群臣在往那边赶。”

  “好,控制住局势,暂时避免发生冲突,今日到左顺门的人都派人记好,一个也不要漏下。”

  “是”

  控制住于谦后,沈炼得以抓住机会控制京中守军和太子府,百官现在闹不是问题,只要不兵变,那就威胁不到自己。

  但是处理这件事的时间不能拖得太长,否则不好说这其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皇威值降到0,继续变成负数时,祁景心中有了决定。

  于谦不能死。

  这样为江山做了如此贡献的臣子若是死在朕手里,有负朕的圣明,影响后来之人为江山做贡献。

  令人奇怪的是,整件事里祁景不仅扣了于谦,也扣下了商辂,但是百官似乎并不在意,今日左顺门聚集也无人提起商辂的事。

  要么商辂真的在朝中没有多大影响力,要么商辂就是憋了更大的东西。

  打草,但是没有惊蛇,这草里要么没有东西,要么里面的东西更吓人。

  “商辂那边有没有查出什么?”

  沈炼:“回皇上,属下无能,没有查到商辂大人的违法乱纪之事。”

  “那就先不管他,该处理这帮人了。”

  左顺门前的声势越来越浩大,一群红袍子蓝袍子整齐的站在左顺门口,一阵一阵的高声呼喊。

  刚开始这帮人只是为于谦喊冤,但是紧接着就变成一边为于谦喊冤,一边骂严嵩;

  然后又变成一边给于谦喊冤,一边骂严嵩,一边高呼太祖和太宗文皇帝的名号;

  估计再有一会就要指鼻子骂祁景了。

  锦衣卫上前阻止过几次,但是都被一些颤颤巍巍银发满鬓的老官员给挡了回去。

  这帮岁数大的有的已经活够了,正图一个机会“死的重于泰山”,然后青史留名。

  人群中有人悄悄靠近陈循:

  “有商辂大人的消息了,目前商大人无事,让我们不要轻举妄动,随机应变。”

  陈循轻轻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

  昨日朝堂发难,他们算准了借这个机会对祁景的皇权进行打击;

  无论祁景怎么处理,都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皇上选择硬刚朝臣,自然是他们想看到的;

  但是这个局势升级的太快,本来以为留这两人是皇上要跟他们讲大道理缓和。

  散朝后祁景直接摁了于谦和商辂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于谦若是死了,那么对他们更有用,但是商辂倒在这里就不值得了。

  昨天最早的消息先是传到商辂府,紧接着商辂府没有传来立即发动所有布局,而是选择通知他们从于谦入手。

  眼下传来商辂无事的消息,正好印证了首辅府邸那位的判断。

  今日之所以能一夜之间动员聚拢如此多的官员到左顺门为于谦喊冤,无非是首辅府邸早已在昨日朝会前便做好了准备。

  眼下理由更加充分罢了。

  就在陈循思考今日情景皇帝能如何收场的时候,面前的锦衣卫开始骚动起来,似乎接到了什么命令。

  紧接着数百锦衣卫开始围拢了这些官员。

  “让那些老大夫靠上去,无论一会锦衣卫有什么动作,最好今日弄点血出来。”

  既然今日动静已经弄出来,那便弄得越大越好,坐实皇帝昏君的名声。

  就在冲突即将爆发的时候,

  锦衣卫身后突然出现一队司礼监的公公,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圣旨到了。

  官员们暂时安静了下来。

  且看皇上怎么说,若是执迷不悟,今日没有那么好收场,法不责众,在场两三百官员,顶着你圣旨,也不能拿我们怎么办。

  “近日查察,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于谦,涉嫌贪污军饷,实则为国之大蠹……”

  这句话一念出,百官哗然,群情更加激愤;

  “栽赃!”

  “污蔑!”

  “皇上这是纵自之私仇,抱负家国栋梁!”

  “这样的皇上,怎么能……”

  “肃静!肃静!肃静!”

  百官的议论之声被锦衣卫拍打刀鞘怒喊的声音压住。

  司礼监的宣旨官轻轻瞥了百官一眼,然后继续用尖锐的声音念:

  “经调户部档案,此乃兵部侍郎王勉与户部侍郎赵克栽赃陷害之计,此二人心怀不轨,意图构陷于谦,以乱朝纲。”

  百官面色惊讶,纷纷回头寻找王勉与赵克。

  这两人今日也在群臣之中,两人听到此处更是惊讶,面色虽然露出一丝惊慌,但是很快又平静下来,迅速高声呼喊:“冤枉,栽赃!”

  陈循在人群中心里却沉了一下。

  宣旨公公并没有停止宣读,声音高亢压过那两人呼喊:“今日左顺门之事,百官激愤,亦是此二人串联怂恿,挑拨离间所致。

  朕甚痛心,此等奸佞不除,国将不国。

  幸得户部张居正,忠心耿耿,查案有功,揭露此等阴谋,保全朝纲,朕心甚慰;

  特升张居正为兵部侍郎,内阁大学士,以资嘉奖。

  于谦虽遭陷害,但身为兵部尚书,失察之责难逃,今免去其兵部尚书之职,念其为江山社稷功,加封少师,少傅,少保;

  独领三孤!

  王勉,李克二人,罪大恶疾,命锦衣卫立即捉拿,其余官员立刻散去,若在此逗留,视为同谋,一并捉拿查办,钦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