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正经人谁写日记
“应师兄,可有故事饮一杯薄酒?”娇滴滴的声音追着应星的耳朵就吹着暖热。
应星自非洁身自好之流,但也不是沉迷温柔乡之辈,虽不戒色戒酒,但也不能在这魔门当个冰清玉洁之圣子。
而且,与魔龙山女弟子交流爱情动作是每一个男弟子的公事。
师姐有令不可拒,师妹有请需加急,公事公办。
当然了,男弟子也不是不能拒绝,毕竟这事虽是好事,但也得耗费不少时间。
应星因为长相英俊,在门内倒是市场,只不过这个师妹的邀请他实在接受不了。
因为这个师妹喜好双龙戏珠,九子夺嫡,他接受不能,所以受邀七次,七次拒绝。
今次又来,应星自是不能给她好脸,所以就冷着脸道:“连师妹,我前些日子随诸位大师兄追击岳中启,连日疲惫,需得大眠三日,不敢饮酒,还请师妹见谅。”
岳中启之事闹得颇大,在万重山中沸沸扬扬,魔龙山上不可能不知晓此事。
连师妹,单名一个妆,小号碧玉,年方十八,但身姿在魔龙诀的催熟下却是比熟妇还要熟妇,那双半瓜被一道紫纱包着的时候,应星都为这道紫纱鸣不平。
连妆见他十动然拒,意态坚决,这心就越火热,想现在就把应星征服。
可应星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回身就往自家洞府中溜去:“师妹,我实在疲劳,先行告退,便不送师妹了。”
连妆见他如此,虽懊恼,但并不气馁,只是跺了跺脚,也不放狠话,转身轻飘飘离去。
回了洞府后,应星也是长舒一口气,而后便拿了一张符贴到洞府门口的一方石镜台上。
这道石镜台连接着魔龙山地脉,乃是应星签了一份洞府使用协议后附赠的,而这份协议签署后,每半年便得给宗门上缴一百八十两下品灵石。
而石镜台的作用也简单,可以激发相应的符箓,使符箓中的力量应用在洞府中,而这个过程中不必应星消耗半点真气。
譬如应星此刻贴上的除尘符,只需轻轻一贴,本来有些许积灰的洞府便顷刻干净,还有散乱各处的衣物杂物也都整齐放置好。
连妆的事他自然没有放在心上,这女人一门心思都在摆脱尸魔龙的阴影,毕竟她如今已经将魔龙诀修行到第八层,再进步一层便要化为尸魔龙,而想要续命,那必得汲取更多的男弟子的魔龙真气。
而且传闻其体质特殊,乃三阴女身,更有助于阴煞魔龙真气的培养,所以需要比一般的女弟子消耗更多的魔龙真气,这才使她如此疯狂的邀请魔龙山男弟子双修。
“魔龙山的裤裆多是烂啊。”应星感慨一声。
而后他便走入洞府耳室,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删删改改后记录成手札。
说来正经人谁会写日记呢,所以应星这会记下的内容多为不实,往后发生什么事,也能拿这份日记来做个证明。
当然,魔门行事多是抽魂索取记忆,哪管你写了什么日记,但魔门做事,还是得多留一手。
写好日记后,应星便开始翻阅手上的一些经文。
经文并非功法口诀,乃是解释各种修行法诀上的“黑话”的工具,另外还普及相关的修行知识。
毕竟有些法诀上的“黑话”就是门中老一辈人物都看不懂,因此澜宗会养一批相关研究者,号曰读经人。
因为好多法诀并非某一人创造,更多是众人合力,然后后辈继续钻研实验,最后才得出可行之法。
而人多口杂,尤其是每个时代都会些许差异,而相隔数百年后,其中差异又将拉大,所以这就需要人来研究时代变化,文化差异了。
而应星此刻阅读的经文就是澜宗内部的读经人书写,在他的书架上,还有一些万重山外的普及性修行经文释义。
不过应星每每读起这些经文,只觉得宗门发行它们完全是为了对魔龙诀等功法法术二次销售。
毕竟其中内容直接翻译成大白话不就好了,反正哪一层调转真气走过哪条经脉直接写就是了,让门中弟子自己去翻译理解,那还没入门就要走火入魔了。
但澜宗死要灵石的本性他也早就知晓,所以在心里吐槽再多也无用。
将经文读了几页后,应星也将记忆中的相关信息重新接轨。
而后便开始打坐修行,梳理近期事件,以及研究自己的金手指吞宝葫芦。
答应了山下庄行的血衣人的一件事,目前还待他通知办事时间,可加入待办事件中,还有之前打杀了的邪道散修庄阳子,发现其洞府,里头有不少珍贵毒虫,之后还得去取来,另外他杀了两个同门师兄,当然,他们的尸体是不可能带回山门的,已经藏在山下密室。
而追击正道精英岳中启事件,他全程打酱油和围观,并未有什么收获。
所以说他做事还真不少,而接下来的日子还得在山上“打工”,为同门炼制尸傀儡,且将此法升级简化,好面向更为广阔的底层散修市场。
“忙啊,忙好啊。”应星正想只争朝夕,怎么能就此躺平。
好歹到了修行界,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没有亲眼看尽,那可真是可惜了。
至于长生……在魔门这朝不保夕的地方,他还真没太多想法。
“但在这之前得先合计合计吕师兄的五千灵石巨款啊。”应星摩挲着下巴,细细思虑着。
吕金冬也是魔龙山弟子,那也就是魔龙山的产业,外人若敢打主意,那必要遭到魔龙山的打击,即使是澜宗同门其他山头也不成。
可魔龙山自家山头呢?
说个不恰当的比喻,自家猪圈里头两头猪打架该怎么处理呢?
是的,应星自认为魔龙山就是个大猪圈,他们这些弟子都不过是里头圈养的小猪仔。
前些日子他就在某个坊市看到售卖龙骨粉的店铺,其中伙计就介绍那龙骨粉产自澜宗魔龙山,乃正宗龙骨,童叟无欺。
当时应星听得是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