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西游之斩业真君

第6章 万寿山五庄观

西游之斩业真君 蓝色纱窗 3157 2025-02-14 13:46

  陆源这一路走了四年。

  茅蒙说的没错,这一路上果然是险象环生。

  日后那位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督僧纲就切身处地的演示了一把,西行的路不是人走的。

  尤其此时,人心思乱,连带着妖魔鬼蜮也涨大起来。

  陆源仗着吞噬的能耐,才九死一生地踏到五庄观的门前。

  摸了摸怀里的桃树,仅仅剩下三节,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孙悟空跋山涉水,又在烂桃山上整整吃了七回才换来登堂入室的机会。

  换做根骨低劣的自己...

  陆源放下思绪,整理衣冠,缓缓走上门前长阶,走到尽头,便已经看着左右两位童子站在外面。

  他们打着哈欠,显然是驻足了许久,见到陆源上前,这才支起身子,仔细地打量起陆源来。

  “二位仙童,陆源有礼了。”

  “你就是师父念叨着那位远来的求道者?”

  陆源不意外,初成仙人都能算出他的机缘,镇元大仙没理由不可以。于是他点了点头,“正是在下,不知二位仙童如何称呼。”

  “我叫清风,他叫明月,随我们进来吧。”

  清风明月在原著中出场已经一千多岁,现在倒是比原著中更加跳脱。

  引路之时,清风还在不断打量着陆源,心中不住地嘀咕,这求道者有些古怪,初闻着有些血腥气,像是未开化的野妖怪,可彬彬有礼,气息绵长,一派玄门正宗的底子。

  明月对陆源有种莫名的亲切,不住地对他笑着,一边走,还一边介绍着庄子内的陈设。

  不多时,三人便走到主殿之中。

  殿内宽敞明亮,中间摆着一张古朴供桌,正供着天地二字。

  左右两侧各置高台,约三尺处放一蒲团,此时蒲团上三三两两地坐着道人,齐齐向门口方向望去。

  供桌之前,镇元子正端坐在丝织蒲团之上。

  他头戴头戴紫金冠,身穿无忧鹤氅,面貌如同美人,颌下飘扬着三绺美髯,仙风道骨,气质非凡。

  见了正主,陆源上前便拜。

  镇元子朗声道:“下拜者何人?”

  “小子陆源,南赡部洲赤城山人士,本在赤城山潜心隐修,后遭逢大变,才离了道场,受仙人点拨,寻仙访道。路过宝地,得见仙颜,心向往之,弟子望求学于祖师门下,以求长进。求祖师发慈悲之心,收下小子,免了在下寻觅之苦。特奉束脩,愿侍奉左右。”

  “倒是个懂礼数的小妖。”镇元子看着陆源手上捧着的蛟珠,暗暗点头,“那你既想拜我,是想学些什么?”

  “我想求长生。”

  “长生?”镇元子哑然失笑,“人道长生没得来,自古至今有有有。”

  镇元子接着摇了摇头,“你乃蛇躯,目不能视,口生两舌,四体不全,纠缠不清,岐行不正,人心不足,揠苗助长,长生难求。”

  陆源神色一黯,早听茅初成说自己根骨差,到了镇元大仙面前才点出了自己的弊端。

  他的化形走了捷径,一口帝流浆下肚,直接将他撑过了化形之劫。

  不过没有这场化形,他也报不了赤城山下村民们的仇怨,就算再来一次也断不后悔。

  心知镇元大仙后院就有着一株仙植,陆源便对他的打击之言充耳不闻,只是俯身道:“求祖师教我。”

  镇元子叹了口气:“既如此,我有《太微经》一卷,可融灵百草,食五谷之气,四季轮回,悠然处之。”

  乍一听到轮回悠然,陆源急切起来:“此法可得长生?”

  “一枯一荣,岁月之理。”

  听他说的隐晦,陆源更是心切,“弟子山野之人,请祖师说的明白些。”

  台下众位弟子哄笑一片,右首位处一位道人解释道:“彼若树木,春长,夏盛,秋衰,冬枯,此为循环之理,待到明年,再次轮回,此为自然之理。”

  陆源这才明白,这像是后世武侠小说中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神功》,说是长春不老,其实只是驻颜延寿的法门,就算是最为长寿的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在这个一元会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记载的时代里也太过短暂,更别说还要经历衰败枯黄的困扰。

  陆源抬起头,看着镇元子似是含笑的脸,说道:“弟子不学。”

  镇元子也不恼,“我还有《太始经》一卷,流转成练,素象于中,而见气实自变,得成阴阳。”

  “此法可得长生?”

  “沤珠槿艳,梦幻泡影。”

  沤珠槿艳这词陆源没听过,但是梦幻泡影的意思他倒是明了:“弟子不学。”

  “那我还有《元皇经》一卷,皇化流传,功德加身,即脱俗世,自得天箓。”

  这个陆源了解一二,元皇经是上古三皇所得的经书,没有什么无上法门,反而是治理天下的真经。如果能运用得当,荡平天下,澄清玉宇不在话下。

  到时候天下感念恩德,自然能得到天箓,位列仙班,长生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陆源知道自己的能耐,不说以妖身做人皇是多么困难,就算当上人皇,他也没有历史上那些雄主的气魄和能力。

  要说得受天箓,他之前就有机会。

  千辛万苦走到这里,他要的是一劳永逸的法门。

  “弟子才疏学浅,有愧祖师传法,请祖师传我长生之法,祖师法力广深,弟子诚心诚意,虽有千难万险,也绝不后悔。”

  说罢,他便深深跪伏,埋在地上。

  见他这副做派,镇元子眉毛竖起,显然是动了真火。

  “你这小蛇,不识真法,我念你修行不易,心存善念守护一方,又历经千险来到此处,才愿传你大道,自是凭我心意,你却左右不肯。常言道,口开出恶业,鼓唇是非生。你口生两舌,向道之心不坚,我罚你三年不许开口,想明白了再问我。”

  说罢,他霍然站起,转身走出正殿。

  三年!

  他的桃枝也仅剩下三节了。

  陆源瞪大眼睛,镇元大仙走的坚定,没有倒背手,当然也没有敲脑袋。

  “恭喜师弟。”

  镇元子一走,正殿内立马热闹起来,之前给陆源做出解释的道人走到他身前,将他扶起来。

  “别怕,师父养气功夫精深,没有动怒。”

  这陆源是心知的。

  原著中镇元大仙论道归来,清风明月没有出门迎接,镇元子一点不恼,反而是说起往日里清风明月日高三丈,腰也不伸。此刻就因为门前干净,便以为清风明月两人开门扫地,由此欣喜。

  想来平日里清风明月的生活该是多么自在,镇元大仙对徒弟们又是如何宠溺。

  只是他只有三年的时间了。

  三年不能开口,他又如何求取长生之法?

  此刻听闻师兄弟们的劝慰,也只得勉强挤出笑容,仓皇应对着。

  又一个消瘦的道人补充道:“五庄观不显人前,有些人寻了半辈子也见不着门路,你能走入正殿,已是成功了一半了。不过也不要自衿,修了这闭口三年,方才能迎来真正的考验。”

  三年之后,还只是开始考验?

  陆源神色更暗,脸上笑容也愈发僵硬。

  “师弟,你是否有什么隐疾?”

  陆源摇了摇头,他这隐疾,别人可医不了。

  来到这方世界几十年,沉睡三年,突遭大变。此时望着周遭师兄们的殷切提点。虽然黯然,却又不免有些心热,作揖再拜。

  “不必如此多礼。”消瘦师兄扶起,旋即他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三年之后,能否得传大道,就要看你自身的修持了,这些日子你要多读道藏,权当积累。不过也不要惊慌,即使不能留在五庄观,也能学得些术流静动的旁门。”

  术流静动,可都不能长生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