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水浒人生

第2章 (一)两种力量较量的背后心理——宗教和皇权的较量

水浒人生 蓝黑莓 3326 2025-02-15 09:20

  “任何神秘的活动都不可能没有相应的物质表现。”——纪德

  水浒开篇里的欲擒故纵—洪太尉劳请张天师

  水浒传的开篇很有评书的味道,张口不提水泊梁山,而是费劲地讲皇帝身边的人物洪太尉,领了圣旨到江西信州道教圣地龙虎山请张天师驱瘟禳灾的经过。

  皇宫太监洪太尉,手擘圣旨来到此地,就像钦差大臣一般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恭敬的迎接,随即传话给了龙虎山真人道士们下来接旨。次日,山上住持和监宫真人等和一帮道童下山把他迎接进三清殿,而张天师,根本不见身影。真人们不敢打开圣旨,只能接过来供奉在大殿中。

  这让洪太尉心理很是不爽:“天师今在何处?”这句话里透出了一股不满,我可是皇命在身的,岂可慢待,简直是藐视皇权。

  住持真人接过话:“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我知道你的不满,但是张天师有他的道性,不在这里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洪太尉也不好发作,因为人家是天师,并非凡夫俗子,有皇家法外特权,不能以对待俗世之人的规矩去约束他。

  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快去请啊!换句话说,快去叫他下来接旨!

  真人禀道:“这代祖师道行非常,清高自在,倦惹凡尘,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未尝下山。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天师怎能够屈就俗人,当是俗人仰视拜见的,而且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

  神秘感越强,越是捉摸不定,越是显得地位崇高,法力非凡。

  看看吧,虽然你是钦差,代表了皇权,可我们这儿是圣地,超出世俗之外,没人能够对天师发号施令!

  真人接着话锋一转:“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你是来求我的,你必须要放下身段,心诚、恭敬。这个事儿能不能办成,责任全在你,我们可不迁就。皮球一脚给踢了回去!

  洪太尉赶紧解释:俺一路素食到此,紧赶慢赶,怎能心不志诚!

  道法自然,不能不敬畏。洪太尉无可奈何,脱去锦缎金玉,沐浴,更换布衣,穿上草鞋,提着香炉,独自徒步上山。送行的真人还不断嘱咐:“太尉要救万民,心要志诚,休生退悔之心!”洪太尉嘴里念叨着天尊宝号,气喘吁吁行了三五里,直感到两腿酸软,脚底刺痛,只是叫苦。老天见证,自己的这份赤诚必会感动上苍,请到天师。对于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皇宫太监,这番考验还嫌不够,突然间一阵风起,道边“嗖”的一声跳出一头吊睛猛虎,张牙舞爪冲着他猛扑过来,洪太尉仰身倒地。老虎咆哮两下,跳下山坡而去。接着又从树丛中窜出一条银尾大蛇,高昂头颅,嘴吐舌信子,盘踞在道路中间,晃悠两下又钻回草丛。洪太尉被吓得面如死灰,牙齿磕磕直打颤,心脏都要蹦出来了,四肢已经麻木瘫软,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这一来回,彻底杀灭了他所代表的世俗权力的威风。

  洪太尉嘴里先是埋怨皇上给他派了苦差事,后来直接骂道士们捉弄自己。这个过结先记着,寻不到天师,下山再跟他们算账!

  真人们可不给你算账的机会。这时有个道童模样的人骑着牛吹着笛子,慢悠悠地转出山凹来。洪太尉连忙叫那道童:你从哪儿来,认识我吗?道童不理睬。在洪太尉几次追问下的,道童呵呵大笑,说:天师能掐会算,早已知道你来的目的,他“自会去驱瘟禳灾,你回去吧!”言罢自顾自转身而去,并没有安慰洪太尉那颗受到惊吓的心,也没有给出更多的解答。皇权在宗教神秘的法力面前根本没有机会施展力量。

  这时候,读者们大概都猜出道童的真实身份了。张天师自己不亮明身份,经历了一番波折,却借着道士们的口讲出来:“这个牧童正是天师”。这一套操作是什么意思?无外乎两个寓意:一则洪太尉经历了虎蛇惊吓,但是只身徒步上山,诚意已在,通关成功;二则天师神秘莫测,面容形象非常人可以想象,自然,法力也不是常人能够揣测的。

  作者深埋伏笔,拉足了张力,虽是两股权力发生对抗但是没有发生直接接触,以致无声无息。像一套太极拳,借力打力,化有声于无声。施耐庵把两组力量的较量写得是活灵活现,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施耐庵恐怕也是一个深懂人情世故的高手。

  当时洪太尉并不知道道童的身份,他不敢坚持上到山顶寻找天师,刚刚遇到半路上的这番惊吓,又听了道童的传话,半信半疑,内心的那一点真诚早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借着话题转身下山回到方丈室。洪太尉歇了一宿,次日,真人众道领着太尉游山。在正殿后廊有一所殿宇,牌额上书写“伏魔之殿”,门上贴着重重封条。洪太尉不顾真人道士们百般劝阻,非要教人打开殿门,看看到底里面锁者什么鬼怪魔王。大概这时候,洪太尉已经缓过劲来,他是想找回失控的权利感吧。毕竟山上的事让他感到自己像一只被耍弄的猴子,毫无尊严,皇家颜面更无从谈起,心中一直好不懊恼。

  一众人进去之后空荡荡的,大殿中间立着一块石碑,上写“遇洪而开”。洪太尉满血复活,底气十足,心想,这不就是等着我来打开的吗?多少年前就写好了,冥冥中我就是真命贵人呀!洪太尉大发威风:再敢阻挡,回朝廷奏你们阻挡寻找,不让我见天师,私设殿宇,谎称锁镇魔王,这些罪过,一并算清。真人等惧怕太尉的权势,只得应允。

  洪太尉随即二话不说,命人扳倒石碑,挖地三尺,触到一块青石板。众真人道士又是一番苦苦相劝,越劝越激发了洪太尉的好奇心和权力欲,促使事情越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洪太尉执意让人打开石板的那一刹那,一阵巨响处,一股黑烟直冲上来,掀塌了半个殿角,在空中散作数道金光,消失在四周,瞬间不见了。洪太尉惊的目瞪口呆,魂魄飞出体外。

  这么怪异的事情有些吊诡。为何,真人道士引洪太尉游山观光,偏偏就来到了这个尘封已久的殿前,而真人又告诉他说里面镇锁着什么魔王,殿中石碑上刻的字偏偏是“遇洪而开”,像是命中注定似的。“洪”是指洪太尉,还是指时代的洪流?这难道不是道士们有意为之?读者们会说:有巨响和黑烟作证啊!朋友们想想:烟花爆竹被点燃时,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古代人们也会制造硝烟什么的,道士们装神弄鬼像吃家常便饭一般,手到擒来。这可是他们职业生涯里的重要的而且是必备的技能呢!在文明尚且蒙昧的年代,科学技术不是常常被人别有用心地利用吗?

  那作者写这一段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我想,一是真人道士们要震慑住洪太尉,道教圣地里有不可知因素,让他不能小看道教的法力,回到朝廷后不要胡言乱语说些对龙虎山大不敬的话,动摇道教的神圣地位,干扰到天师禳灾驱瘟的顺利进行。二是,放走的魔王是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共计一百零八位,从而引出水泊梁山里的有座次排名的人物依次出场。这一百零八将,今生是江湖好汉,前世却是恶煞魔王,所以他们身上兼有亦正亦邪两面特质。这不就是人的特质吗?有时正义感爆棚,要行侠仗义,铲除奸恶,为国尽忠;有时又欺压弱小,烧杀抢掠,不讲道德。

  弱势者总爱迂回行事,这大概是一般通行的规律。因为他们知道硬碰硬大概率不会占据优势。手里没有啥实质性的能力,又缺少强力支撑,还想装模作样彰显地位,那么,绞尽脑汁耍弄手段,甚至不惜装神弄鬼,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西方世界,同样存在着宗教和皇权的斗争,近千年的博弈过程,狡诈血腥的程度一直是史书撰写的重点。而我们的文化从大统一开始就强调了世俗权力的崇高地位,所以,道家那点弯弯绕更像是蒙昧时代小孩子的鬼把戏。

  以前看水浒,只关注到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年龄见长之后,回过头来细细品读,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笔力深厚、人情练达。单是这个开篇,承上启下,就已经展现出一部名著的风范。

  封建社会的尘世凡间,人们更看重权力等级,官宦贵戚维护皇权,民间百姓看中铁拳,宗教人士坚守信仰,每一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斗争方式。《水浒传》为读者们打开了历史画卷,各色人等装扮齐整,一一粉墨登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