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老战友
从成衣店出来之后,还没有到中午,几个人就在前门大街转悠了起来,转着转着三个人就来到了东安市场。
在燕京的四大市场,东安市场是可谓最老的一个。东安市场位于东皇城外,地处热闹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始建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因清政府修建东华门外的御道,道路两边的摊商迁至八旗兵神机营校场一带,最初这里仅是在清廷工巡总局规划的一处“自由市场”。岂料这里的商贩越聚越多,市场越摆越大,小吃、玩具、日用品、洋货、衣服、鞋帽等各色商品一应俱全,由“自由市场”变成了“购物中心”。因临近皇城东安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被命名为“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摊商”和“铺商”齐聚一堂。商品种类繁多,既有经营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店铺,又有各种风味小吃;既有文化娱乐场所,又有经营文物珠宝的商店。当时著名的小吃铺有豆腐脑马、爆肚冯。名誉京华的餐馆有江苏风味的森隆餐馆、上海风味的五芳斋,广东风味的小小酒家、湖南风味的奇珍阁、四川风味的峨眉酒家以及东来顺的涮羊肉等。市场的北头盖起了吉祥茶园,地摊、杂耍、买药的到处可见,使这里变成了一个热闹繁华的商业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东安市场也成立了管理处,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行业、网点格局和传统的经营特色。
进入市场之后各种各样食物的香气汇聚,夏涛带着他们买了不少的点心小吃还有各种各样的果脯,以至于小丫头就像一个小仓鼠一样。
看到国营商店的牌子之后,夏涛直接带着两个人走了进去,这里面的国营商店可是比夏涛之前进去的那个供销社气派了好多,相应的无论是货物还是买卖的人也是多了好多,看的何雨柱和何雨水眼花缭乱。
不过夏涛没有去买东西,而是在那里寻摸人,很快就在卖食品那里寻摸到了自己的战友洪键奇。
洪建奇是夏涛的战友,两个人可是一个班里面出来的人,只不过这家伙在一次战役里面负伤然后退役,之前来信的时候告诉自己他现在在安东市场国营商店里面当店长。
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夏涛大步流星的走了过去,还没等这家伙反应过来一拳捶到洪建奇的肩膀上。
“你丫的,现在活的很滋润啊!这么久也没有你的消息,我还以为你死丫的。”
洪建奇被人捶了一下之后先是一愣,然后看到捶他的人是夏涛之后,也是相当的高兴,接着隔着柜台回了夏涛一拳,然后带着笑意的骂道:‘滚犊子,你小子死我都不会死,老子活的可是相当的滋润。算你小子还有良心,知道来燕京来看老子,不忘老子我当时在部队教你打枪,对了这个次探家准备呆几天。”、
“不是探家,我和你一样,转业了,被分到了燕京,以后咱们就可以经常在一起了。”夏涛笑着开口。
“不对,按道理说你小子现在不应该转业,老团长绝对不会放你的。”他说完这句话上下打量了一下夏涛。
“你小子受伤了,伤到哪里了?”洪建奇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上下打量着夏涛。
对于夏涛他可是太明白了,他和自己这大老粗不同,夏涛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再加上家世的关系,要是没有问题,基本上就不会退役,能够让他退役的只有一个,就是受伤不再适合部队。
“内伤,不影响生活,不过也快养好了,身上的零件不缺,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夏涛毫不在意的开口。
“行,那就行。”听到夏涛这样说,洪建奇长出了一口气。
“走走,到我的办公室里面,对了,你这内伤影响喝酒不。”洪建奇开口。
“喝你两个没有问题,就你那酒量。”说到这里还鄙视的看了洪建奇一眼。
“你小子,真是小看人,现在我的酒量可以,这次说什么都要把你喝美了,中午咱们就去吃涮羊肉。”
“算了,中午已经答应了弟弟妹妹去便宜坊吃烤鸭,咱们去便宜坊怎么样。”夏涛开口。
“弟弟妹妹,我记得你小子是独生子女啊?”洪建奇有点迷茫的开口。
“我姨家的孩子。”夏涛说完,对着那里的何雨柱招招手。
“柱子,雨水,这是哥的战友,洪建奇,以后你们可以叫他洪大哥。”
“洪大哥好。”
“洪大哥好。”
“好,好。”洪建奇高兴的开口然后扭头对柜台开口。
“张姐,给我称半斤ABC米老鼠奶糖,半斤槽子糕,再来半斤茉莉花茶,给我送到办公室。”
“好的,洪主任。”柜台那里张姐开口。
“别,太破费了。”夏涛赶紧拦着。
“得了,我亲弟弟妹妹的关你什么事情,走走,去我办公室里面。”说着就拉着夏涛到他的办公室,不过临走的时候还叫过来一个服务员让他顶替自己。
“老洪,你混的可以啊!这么大的面积,不错,不错。”进了洪建奇的办公室之后,夏涛四下的打量起来,然后开口。
“还凑合吧!这以前可是四大家族公司的店铺,被咱们收回来改造。”洪建奇把泡好的茶放在夏涛他们面前开口。
“对了,你这安排到哪里了,什么级别。”
“我可比你强多了,营长转业,不过具体的还没有说,老政委你知道吧!他安排我先去跟着对楼氏轧钢厂公司合营,学一点经验。”
“呦呵!你小子可以啊!营长,回来最低也是科级干部,哪像我,才正股级干部,你小子可以。”
“别了,你我还不知道,你要不是受伤,估计你比我级别高。”夏涛笑骂道。
“也是,毕竟你小子可是我带出来的兵。对了告诉你小子,王府井大街那里新建的百货楼,估计到时候我要去那里工作,级别提升一级,副科级,咋样哥们也不差不是。”
听到这里,夏涛有点惊讶,王府井百货大楼,地处于王府井大街,国家成立后在眼睛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货零售商店,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
无论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这家商店都以其琳琅满目的商品、热情周到的服务,吸引着来自祖国各地的消费者。短缺经济时期,百货大楼曾经排在BJ国营“四大商店”之首,为保障市场供给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直接展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的“窗口”,也一直被外界视为我国国民经济起伏变化的“晴雨表”。